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禍不單行

  • 青青志
  • 辰鉥
  • 5223字
  • 2021-10-24 10:01:00

秋去冬來,天,寒氣漸重。街巷的行人添加了御寒的衣物。太陽光線較春夏冬冷淡多了,而人們對太陽的溫暖卻越來越珍視。

上學的風波折騰了一番后,李家莊子的人們抓住了李家這一家子人的軟肋。針對這根軟肋,他們就采取這樣的做法:只要覃紅星去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就找李民源的麻煩,李民源就暴跳起來回家找覃紅星的麻煩。于是李家就水火不容,雞犬不寧。村民們這么做,然后就可以置身事外的袖手旁觀的看熱鬧了。

覃紅星思慮這樣在村里周旋下去,只是浪費時間,難以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受冬姨的啟發,轉而想試試看看把老三轉到鄰村去讀書。可是到鄰村探聽的結果是:他們低年級學生夠多了,教室都滿著,接納不了。不像四五年級以上的許多孩子學習差跟不上,留級的留級,退學的退學,班級里就剩不了幾個學生在讀書了。

究竟怎么辦?難道真的就這樣不讓年紀尚小的老三讀書了?覃紅星愁得整夜睡不著覺。她夜里突然想起應該去上級單位反映,村里這些人公報私仇,胡作非為。她覺得這樣一定可解決問題,又興奮得睡不著了。

第二天,覃紅星早早起來做好了飯,照顧孩子們吃完了飯,就告訴李民源她要去城里買東西。她心里明白,告訴丈夫自己的想法,他不僅不幫忙,還會拖后腿。

李民源聽妻子要進城買東西,就很不耐煩:

“什么東西在村里小賣店買不就行了嗎?去城里,又耽誤時間,又費錢。”

“小賣店沒有,需去城里買!你看好孩子,飯多做了些,晌午熱熱就行了!”

覃紅星知道丈夫是不會同意她拋頭露面給孩子爭取可能的教育機會,進城就只能聲東擊西。丈夫懼怕找來麻煩。他只寄希望于為難他們人的人能自我良心發現。她暗暗嘲笑他那是癡心妄想。

覃紅星匆匆進了城,滿懷希望找教育部門能順利的解決問題。以前做記者,教育各部門她都跑過,去哪里都不陌生。時間快近午時她才趕到城里,教育部門的人都下班了,只能等下午他們來了再說。她感到餓了,兜里的一點糧票舍不得用,就到大門口守門人那里討口水喝。守門的老人看看她,用水瓢從水筲舀了半瓢涼水遞給她。看著她風塵仆仆的樣子就知道走遠路來的,又遞過來一個小板凳:

“坐著喝吧!”

“謝謝大爺!”

“來辦事啊?”看她喝了一氣,趁著間歇時,老人家問。

“是的!”

“那要等下午了!”

“哦!”

“從哪里來的?”

“李家莊子!”

“哦,這里最高的領導是部隊剛轉業來的,就你們村人,你是來找他的吧?”

“嗯嗯!”

“吃點東西,等下午才能見到了!”老人家說著,端來一個白柳編深底盤,盤子里擺著熟紅薯干。

她只拿了兩個熟紅薯干。她知道人家給她吃的是因為她和最高領導來自一處,且她要找的人是最高領導。她吃了幾口,想起了什么,和老人家打了個招呼,借口說自己東西落在別處了,趕緊出了大門。

既然領導是李家莊子的人,還有找的必要嗎?就怕找的結果連老大和老二的學也上不成了。李家目前沒有與他們李家莊的其他人對抗的力量,現在是曾經的窮人一手遮天。這一刻忽覺丈夫的謹慎是正確的,但是退避三舍不能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怎么辦?她覺得一個人在浴血奮戰,找不到出路,也不見幫手,很無助,很累……

如何破這個棋局?她想到了表舅舅,他一定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可是他在哪里呢?再想想自己覃家的親戚,能靠的人已經都走了,那就還是回去暫且靠自己吧……

進一次城不易,走在街上,看見出售的食品,她狠狠心,用票給孩子們買了一包白面饅頭和一斤肉,就有氣無力的往回走。孩子們現在一定在家里期盼萬分的等著進城的母親帶好吃的回去呢……

轉眼到了臘月,辭完灶,離年就越來越近了,到處是一派忙著備年的景象。李家莊子家家戶戶越來越忙碌,備年是忙碌的內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巷子里時而響起或遠或近的鞭炮的炸裂聲。大紅的春聯都備齊了,嶄新的衣裝也都剪裁縫制好了……李家莊子與往年不同的是,家家戶戶豐足年肥,只有李家冷冷清清的。

李家今年收獲的小麥早就吃得差不多了,往年的早已顆粒不剩,能多多磨面粉的只有紅薯干;雞也賣光了,只有空雞窩臥在墻角,孩子們也沒做新衣裳,只能穿平常的衣服。而他們的平常穿的衣服也沒多少錢買布料,有的是改了大人的。家里能吃的東西不多,倒是柴草不少。

寒假一開始,李維軍就領著弟弟妹妹們到野外撿柴拾草,是他們自覺要去的,因為他們的心里都揣著一個白面饅頭、肉、魚飄香過大年的美夢。而要實現這些夢,就需要柴火。母親一天操勞不已,沒有空暇出去撿柴;父親每天一早出去,天黑回來,或空手,或背著筐子,筐子也多空來空去,也不敢問在他干什么。所以他們就自覺去干活,自己努力,朝著自己好夢靠近些。

早上,老大老二寫了一會兒作業,又哄哄著要去撿樹枝。老三說:

“大哥,我們今天去后山溝吧,那里樹多,肯定就有干枯樹枝。”

“嗯,樹枝比草葉耐燒,還不占地方。就去后山溝!”

“去后山溝啰……”

“你們又要去撿柴草啊!老五不要去了,看著妹妹。老大你領著弟弟出去要小心,別磕著刮著……”覃紅星正在淘洗玉米和一點兒小麥,聽見孩子又自覺要去撿柴草,連忙囑咐。

“知道了!”李維軍邊收拾工具,邊漫不經心的回答母親道。

“差不多就回來,別走太遠啦,你弟弟們年紀小,走不動遠路……”

“知道了——”

孩子們出了門,奔后山溝而去。后山溝看著不遠,可是走起來,卻一直到不了。幾個孩子,拖拖拉拉,總算快到樹林了,老三一屁股坐在了路上,說:

“大哥,我餓!”

“那,我們去前邊喝點兒溪水吧!喝飽水就不餓了……”李維軍無奈道。

老三看看兩個哥哥,知道他們也拿不出吃的,只得挺直腿站起來,跟著哥哥去溪邊喝水充饑……

偏遠的后山溝果然枯枝多,他們很快撿拾了一堆,然后坐下來休息。

李維軍雙手抱著后腦勺在干枯的草地上躺了下來,弟弟們見狀也躺下來。清風翻起陣陣濤聲,響在山間。不知名的鳥兒鳴叫在林木間,咪啾,咕嘰,咕咕咕,啾啾啾……偶爾有莫名的動物咕咕叫聲傳來,遼遠孤寂。他們不言語,目睹天空籠蓋著深邃的蔚藍,樹枝縱橫伸展,彎折拐繞,探進視野,如畫在單調的天空一般。

望著天空,聽著變幻多端的聲響,他們心里卻不約而同的想起了吃的。弟弟想著要是現在有個大白饅頭多好!哥哥想的是家里什么時候能過上吃飽了上頓不用擔心下頓的日子……

躺了一會兒,活動的熱汗不多時就消逝了,他們感覺有點兒涼,起身把樹枝捆了四捆,老大兩捆,老二一大捆,老三一小捆,用繩子拉著往回走。經過溪邊,他們又跑到水邊喝水充饑,老三喝了幾口,尊在水邊,看看哥哥們說:

“大哥二哥,水冰涼冰涼的,我現在喝完水更餓了……”

“再忍忍,我們快點兒走,一會兒就到家了!你沒看見媽在家淘洗麥子嗎?說明……”李維軍說到關鍵處,卻住了口。

“說明什么?”老三趕緊追問。

“說明要有饅頭、餃子吃了!”老二替大哥補充道。

“呵呵……”三個孩子蹲在水邊,看著各自的倒影在河中波動,想著冒著熱氣的餃子饅頭,老二和老三就一起樂呵呵的笑起來。

孩子們回到家里,沒想到母親為他們做好了香噴噴的白面油餅。孩子們心花怒放的吃起來。李維軍邊吃邊問母親:

“媽,不是說家里面粉很少,過年前就不能動了嗎?”

“別問,趕緊吃!吃完了,別再說起吃過東西!”

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話,頓時明白了什么。他們不再說笑,趕緊大口吃起餅來。

傍晚,李民源回來了,看見孩子們圍著在做飯的覃紅星,悶聲把一條十多厘米的小魚掛在屋檐下。孩子們看見父親,沒有聲動,當看見了小魚時,都圍了過去。孩子們欣喜的看著小魚。李維群先開口道:

“呵呵,今天可以吃魚了!”

“不能吃,這個是要留著過年敬天的!一個個的,就知道吃。”李民源面無表情的說。

聽見丈夫冷冷的言辭,覃紅星回頭瞟了一眼,看見孩子們頓時失望的神情,還有丈夫對于孩子的期盼那無動于衷的神情,她覺得自己比這幾個孩子還失望。什么東西都要留著過年,這一點兒,丈夫和李家莊子的人一樣的做派,過年顯貴,平常受罪。

李民源再也不是覃紅星心中的亮點,漸漸的,她覺得他是一塊陰影,搖晃在她的眼前,讓她總感覺很累,很乏,很壓抑,每當想起他,看到他,就想批評他,教訓他,說服他,把他那些自以為是而實際上是大錯特錯的做法糾正過來,但是他是那樣的執拗,那樣的頑固不化,實在讓人難以忍受,難以理解。于是面對這位無法接受又無法改變的人就厭煩,想起他就厭惡。現在她對他是看不懂、看不慣、看不上、也看不起……再想想當初對他的種種肯定,這可真是情隨事遷了。

李家寒酸的新年受到莊里人的譏刺:每人幾個數量的素白菜豆腐餡餃子,白面與玉米面兩摻和的黃饅頭,硬邦邦的象征性的湯圓……初一拜年的人群,聚在一起高一聲低一聲的談論李家的年貨寡薄景象,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且樂此不疲。對此,李民源怒火中燒,覺得丟了面子,罵覃紅星不會節儉,不會備年;而覃紅星卻對村里人的揶揄和丈夫的謾罵充耳不聞,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盡自己所能讓孩子出人頭地,決不能在這村莊里任人欺壓。

元宵節過后,孩子們就開學了……盡管李維群在家里,不能去學校讀書,覃紅星還是盡量抽空教授他,不讓他落下。李維群大多時間自己看書學習,不會的經母親一點即通。只是他學習的優秀得不教育體系的認可,也就意味著他的學業是不被社會承認的,他也就無法以此成就自己的人生。這是覃紅星期盼他們都以此順利離開李家莊子謀生的內心無法接受的。

李維群在家里很認真學習的樣子,讓覃紅星和李民源看到就心充滿愧疚。但是誰也不敢提,包括老大老二也是不敢說什么,他們顯然也在風風雨雨里感到了這其中的不同尋常。平常放了學,回到家的孩子除了寫寫作業,照看妹妹,則是一起學習看書。緊張的小心翼翼的脆弱的氣味彌漫在這座破爛不堪的大院里。

李維群只能天天在家學習。覃紅星多用心顧及他,慢慢發現這個孩子奇特的之處:別人說話,他從不插嘴,但是他聽得比任何人都用心。而他用心往往用在別人說的不好方面或對他不利的方面。他用心的結果就是逃避,情緒極其焦躁的逃避。兄弟姐妹間開個玩笑,如果他覺得是在笑他,當時臉色難看不說什么,但是許久之后的某一天,他會突然跳起來,神經分裂般的挑剔別人過去說過某句話的老底兒。她發覺后心里很是懊悔沒有早點注意到。她猜測這孩子大概是被迫輟學時打擊造成的,也許更早,只是她忙著顧及他們的溫飽,卻沒有顧及到他們的精神狀態罷了。她注意到了老三的狀態,擔憂得整夜難以入睡。

老三的種種難題解決還沒著落時,老二的問題又出來了。

老二比老大低一年級。他是初中一年級。初中課程比小學要多得多,內容也深得多,所以學習也要用心得多才可以保持優異。老二倒是學習很用心,可是問題也就出在很用心上。在這些孩子中,老二身體最弱,一般的事情還能抵得住,但是一勞累過多,人就虛脫了。平日里老二很用功,身體勉強支撐得住。到考試時他就要加勁學習,一加勁人就支撐不住,就病得連坐都坐不住了,只好回家休養幾天。每次將近考試,覃紅星就擔憂掛念他,一掛念,老二就不負所憂的拖著病懨懨的身軀回家來了。

這老三是學習用功刻苦,沒有學生的資質去考場考試驗證;這老二也是用功刻苦,卻是沒有體質去考場考試。孩子們看見母親急得兩鬢泛出斑白,人很快老了許多。

李民源看似不急,似把什么都窩在心里,又似把一切都不放在心里,每天默默的做做可以做的事打發沉悶的時間,似乎在和日月周旋,人世間或者說這個家里的是非都離他很遠一般。

覃紅星看著丈夫在家里似事不關己的樣子,更是氣惱。終于,她發現他還是急的,從他突然做的決定也可以看得出。

這一天,吃完晚飯,李民源果斷的告訴覃紅星:

“我明天去找墓,找到了就趕緊把墓遷回來,我們就搬離李家莊子,去別的地方……”

覃紅星一聽又著急上火又滿懷希望:現在家里勉強能吃上點兒東西,雖然還是吃不飽。如果李民源去找墓,遷墓,少了一個強壯勞動力,家里就只有她一人挽著一家子快要輕飄飄的糧袋子,家里要更加困頓了,怎么還能保障這幾個孩子吃到東西呢?但是,她也相信,只要離開了這里,孩子上學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所以,覃紅星對于丈夫的決定只有無可奈何的贊成。

“好,我今晚蒸些窩窩頭,你明天帶著去……”覃紅星想了想說。

第二天,早飯后,李民源背著糠皮做的窩窩頭去找墓地了。一連幾天,每次他都是很精神的出去,然后又很頹廢的回來。覃紅星看著他的頹廢的的神情,就建議他是不是問問那些還健在的長輩們,像表舅舅等人。李民源也聽取了建議,四處找人打探,但是并沒有結果。不是那些知道的人也找不到墓地了,就是那些知道的人也已經不在了。李民源還是只能自己憑想當然繼續去尋找……

日子并不像覃紅星想的向樂觀一方面走去,而是朝悲觀的方向越走越遠。李民源越是想盡快找到墓地,越是找不到墓地的所在之處。家里的擔子全部壓在了覃紅星身上。盡管她竭精殫力,家里還是越來越困頓不堪。

覃紅星不得不殫精竭慮的應付眼前的難關。為了給孩子們湊花費,她把雞蛋大多攢著賣了。公雞再也不舍得殺了吃,為了拿到集市換幾塊必要的開支錢。面對入不敷出的困頓,他們只好商量把留著長大殺肉吃的小黑也賣了。

三位衣衫泥巴裹糊的買豬人來李家大院內抓豬。小黑誓死抵抗,把抓它的人狠狠的咬了一口。孩子們一字擺開站在屋門口看到豬嚎叫著被抓走,就哭了。覃紅星鼻子一酸,也禁不住淚珠滾落下來。她不是哭豬白白養了一年也沒嘗到肉味兒,是哭日子怎么如此艱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班戈县| 长兴县| 项城市| 邯郸市| 新昌县| 宿迁市| 凤阳县| 上栗县| 农安县| 永丰县| 宾阳县| 灌云县| 蒙阴县| 揭阳市| 攀枝花市| 广元市| 唐河县| 南通市| 普陀区| 阿合奇县| 岚皋县| 延安市| 榕江县| 凤山市| 永善县| 怀集县| 伊川县| 安岳县| 宁都县| 屏东县| 利辛县| 元朗区| 肥乡县| 中牟县| 杂多县| 金山区| 宾阳县| 乐至县| 天津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