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zhuǎn)星移,寒氣刺骨時又要過年了,李家莊子的家家戶戶開始進(jìn)行過年的準(zhǔn)備。置辦年貨、掃塵除舊……忙碌了一年,只有這時的忙碌滿懷喜悅和期待。殺雞、磨面、蒸饃、打年糕、包餃子……無論家里窮困還是富裕,都想法設(shè)法準(zhǔn)備一點兒拿得出手的年貨,辭灶、除塵、祭祖、敬天,以求得新一年的吉祥如意。
盡管李家莊子家家戶戶擁有了夢寐以求的田產(chǎn),他們的年看起來還是那么寒酸。孩子們期盼的節(jié)日穿戴的新衣服,似乎也只有幾戶人家的孩子才能穿上。大多的人家在祭完灶后,把沉重的自染自做的藍(lán)布舊衣服洗洗曬曬,就當(dāng)過年的新衣裳穿了。莊里沒有一戶人家殺豬備年的,也沒有幾家貼得起春聯(lián)。
李家雖然逐年入不敷出,一年比一年光景暗淡,但是還依然是李家莊子里年貨置備得最像樣的人家:新衣服——每人一套,不過除了孩子外,其他人都沒敢穿,大白面棗花饅頭,厚厚的棗糕,令外人垂涎的鮮美的肉餡餃子,雞,魚,肉,蛋……妯娌們努力花盡心思制備年貨,雖然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做工考究上,都較早先已經(jīng)沒法比,也沒法看了,但李家還是豐盛過李家莊子其他任何門戶。
婆婆提醒兒媳婦們,眼下不比從前,斷然炫不得富。所以除了年飯年菜,老太太還特意囑咐兒媳婦們煮了一鍋紅薯干,以備來人拜訪時,端上桌來。孩子的新衣服只能初一穿一天,其他人的新衣裳只在關(guān)起門來焚香祭祖敬天時才穿一下……
韓章姁覺得沒必要這樣小心遮掩。她悄聲跟大嫂交流自己的意見時,二嫂也聽見了,她先開口道:
“老三媳婦,就聽娘的吧!現(xiàn)在哪里吃一碗飯都不容易。如果你現(xiàn)在出去轉(zhuǎn)悠一圈,回來就明白了!”
“你二嫂說得對!外面確實饑荒連天的……我們家除了小侄子,都是女人,更應(yīng)謹(jǐn)慎。”
韓章姁不再說話。季元英以為自己的話太重了,讓她難堪了,又道:
“老三媳婦,你別介意我的話。其實遮不遮掩,我們這些長輩們都無所謂了,小心駛船,為的是孩子們。”
“二嫂,我覺的您說的是,只是我在想,段司令在時曾經(jīng)說他們流血流汗是為了大家都過好日子,現(xiàn)在我們這里都勝利了,為什么日子比從前也沒有多大的改變,都困頓不堪的。”
“也許要慢慢的來吧!”梅爵側(cè)過頭來道。
節(jié)前上墳,老太太準(zhǔn)備紙錢,詢問兒媳們的意見:
“我們是少燒點兒過去還是多燒點兒?”
“還是多點兒吧!年底了,天寒地凍的。”季元英道。
“是啊!”景沁然也嘆息道。
“可是燒多了讓別人看見,怕是不妥!”老太太慎重考慮道。
“少了怕他們挨餓受凍,過不好年;多了怕莊里人看見,蜚短流長,讓我們的年不好過。”任淑賢愁眉緊皺道。
“這有什么好糾結(jié)的?面上少拿點兒,遮蓋著多拿點兒過去。反正一燒一把灰,誰還能把灰還原成紙,數(shù)數(shù)多少?”韓章姁道。
“是的,三嫂說的有道理。”梅爵本不想讓眾人去燒紙,認(rèn)為緬懷一下就是了。但是看到老太太和嫂子們鄭重對待的態(tài)度,她無法說出革除她們做法的想法。
過年上墳,按照李家慣例,應(yīng)該只有男人去。但是李民源一個人去,顯然不可能,即便他成年了,所有人也都不放心。所以所有的人都去了。
到了墳地,眾人看到一片凄寒的荒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李家祖墳地兒,看到李丹姊的墳前有人來燒過紙,還擺著果酒點心。眾人面面相覷,但是誰也想不出可能會是誰來看望這個丫頭的,而且還是單獨(dú)看望她。
除夕的夜里,迎接春天的儀式格外鄭重,寒氣也退避三舍,悄悄為即將到來的春天讓路。
祭了祖,吃過年夜飯,開始了守歲……李家的幾個孩子一開始都興致盎然,穿上了新衣服,跑進(jìn)跑出,然而不久就瞌睡了。她們的母親慵懶的剝著熟葵花籽或者花生給孩子們或者自己吃,偶爾喝口茶水,盡量提醒孩子不要睡,孩子們使勁睜睜眼,再熬一會兒,又撐不住眼皮了……幾番醒睡之后,老太太終于發(fā)話:
“讓孩子們?nèi)ニ伞5鹊骄刺鞎r再叫他們起來……”
孩子們?nèi)ニ耍笕藗冞€堅持守著,守著時間,守候希望。屋里靜靜的,屋外也靜靜的。外面偶爾有孩子的喊叫笑鬧聲傳來。聽見外面嬉鬧的聲音,韓章姁睜睜快要合上的眼皮說:
“這時候,還有人這么有精神頭,也不犯困。迷迷糊糊的聽到說笑的聲兒,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
“你們也別硬撐著,困了就在椅背上靠靠!”老太太看看兒媳婦們盡力挺直腰桿坐在那里,就寬言道。
老太太一說話,反而打破了個個困乏的禁錮,來了精神,但是誰也沒說話,靜靜的聽著門外的聲音:笑鬧聲時遠(yuǎn)時近;偶然有鞭炮聲,脆響一聲后,顯得黑夜更加沉悶,無法撕裂的沉悶……妯娌們想到了往年,聚坐在一起守歲,誰若是瞌睡了,必遭老太爺老太太白眼的情形。為了新年的愉快,誰都盡量做到不在二老面前瞌睡。于是她們想各種辦法,例如丫頭婆子輪番上陣守著提醒神情困倦的主人,又如年夜飯少吃飯菜,再如夫妻二人以照看孩子為由輪番找個角落歇息片刻……而今又守歲,只是只有她們在守了。
梅爵看著老太太少了威嚴(yán)的臉龐,再看看各位嫂子們,忽而覺得甚是好笑:一群不是李姓的人,在苦苦支撐著李家!熬夜為李家敬祭神靈祖先;忽而又覺得很悲壯:女人們提心吊膽的,活得這么辛苦,這到底是什么力量讓她們心甘情愿的聚在這里呢?大嫂也少算計了,二嫂也不在自己面前蠻橫了……難道這些改變僅僅為了活著嗎?自己也變了,變得少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了,變得靈魂有些麻木了,常常忘了自己只是這里的客人的身份……
新歲的那一刻就要到了,老太太領(lǐng)著兒媳婦們換了新衣服,凈面洗手,把用心備好的年貨端到上房天井里擺在供桌上。午夜鞭炮齊鳴,村里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平常這個時候,她們大多洗洗睡了,可是今天,即使早早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但是她們并不想?yún)⑴c這份熱鬧,希望每一天都是平靜的,既不希望別人惦念,也不希望上天驚擾,一切都不驚心,就好。
李家午夜時敬天開始了,隨著外面或遠(yuǎn)或近的鞭炮聲響起。孩子們也被各自的母親叫醒,拉扯著哄了出來……在老太太的指揮下,李民源最前,一家子跪在蒲團(tuán)上,敬拜天神……李民源在母親的協(xié)助下燃放鞭炮,炮聲響完起,迷迷糊糊的孩子們也都被震清醒了。鞭炮的碎屑散落一地。
鞭炮響完,祭拜結(jié)束。眾人踏過鞭炮的碎屑,趁著天未亮,各自回房歇息片刻去了……
任淑賢拉著女兒回房,邊走邊在內(nèi)心感嘆:現(xiàn)在新年的各種祭拜,真是簡單多了。老太爺在時,拜祭儀式上,女人都是要靠邊站的。那時女人的任務(wù)就是給自己的丈夫和兒子穿戴整齊,監(jiān)督準(zhǔn)備干凈豐盛的祭品,把祭品擺上桌子,然后伺立一旁,等待拜祭結(jié)束,再把祭品撤下來……女人們除了勞碌外,所拜的對象也就只是長輩和尊輩。而現(xiàn)在,所有的相關(guān)拜祭活動都由統(tǒng)一人群完成了。看得出,每次拜祭,老太太內(nèi)心除了虔誠外,還疑惑自己做得正確與否,畢竟她以前也是靠邊站的。她提醒自己,以后這些事要跟老太太好好學(xué),否則老太太也走了,自己也須帶著妯娌們讓這個家像樣的過下去。
季元英推門進(jìn)屋,屋里回響外面的鞭炮聲,剛才敬天的敬畏與虔誠頓時消散,轉(zhuǎn)而擔(dān)心去上墳時紙錢燒得太少了,不知道他們父子們有沒有過年的余用,下次上墳一定多燒些給他們。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活著,否者以后誰會年節(jié)給他們送錢。她想到還有侄子可以依靠,梅爵似乎也不小氣,心里勉強(qiáng)安慰。剛躺下,又想到景沁然和自己情形相仿,不知道她今晚是不是也這樣倍加想念兒子和丈夫……
景沁然回到自己的房里,覺得屋內(nèi)空蕩蕩的,回響著外面?zhèn)鱽淼穆暵暠夼陧懀谙肴绻煞蚝秃⒆舆€在,這會兒屋內(nèi)一定是人來人往,幾個孩子吵嚷不停……自他們離開后,日升月落日復(fù)一日,她感覺自己漸漸平息了憂思驚恐,漸漸沒了感觸……然而今夜,兩行冰冷的淚從眼頰滑落,她竟不覺。
初一清晨,前來拜年的客人寥寥無幾,老太太和兒媳婦們也少到別家去拜訪。李家人都怕村民忌諱,自覺減少往來。想不到,村北頭的王金寶媳婦在初一的晚飯后到訪。
妯娌們看到來客一身還算新的自染的粗布藏藍(lán)褲褂,舉止簡單簡潔,黃中泛黑的臉上堆積著笑意。意料之外的訪客,老太太連忙招呼她入座,不過心里不太歡迎這位鄰里之客,妯娌們看老太太臉色,知道原委。
王金寶媳婦在李家莊有個綽號,叫“大喇叭”,平日無事,喜歡串門,各處報道東家長、西家短。雖然自從男人們突然去世,老太太非常期盼家里常來客人說說笑笑,可是她不希望來客是口無遮攔的人。果然,“大喇叭”入座后說了幾句過年的話后就滔滔不絕的播報起村里村外的新聞來:
“我早上去張寡婦家耍,你猜怎么著,我剛坐下,就有人打門,結(jié)果是村里老光棍,他進(jìn)了門就滔滔不絕,好像喝醉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喝的,說話都說不利索。”
“那后來呢?”韓章姁見“大喇叭”停止了廣播,連忙追問。
老太太對著三兒媳婦直翻白眼,不過她也看到,三兒媳婦根本沒有看到她的神情。
“后來,我就不走,等著看看老光棍走不走!結(jié)果,張寡婦臉上掛不住,開門趕他走,他站起來,還要點支煙再走……他那煙,半天才點著,明擺著就不想走……”
老太太不想再聽下去,起身說頭疼,就去別屋了。妯娌們見老太太走了,也就沒有拘束了,任淑賢問“大喇叭”道:
“村里還有什么別的新鮮事兒?”
“新鮮事兒多了去了,這村里,就你們家一天到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什么都不知道……李鐵蛋剛?cè)⒌南眿D跟別人跑了……王小五他老娘摔斷了退,沒錢治,在家里,腿都爛了,哎呀哎呀……還有瘦猴子家的老母豬下了二十頭小豬……”
再往下,就是貓貓狗狗的事兒,妯娌們大都聽不下去了,感覺這聊天,真是雞同鴨講,她們悄悄使眼色,讓韓章姁結(jié)束對話。
韓章姁領(lǐng)會大家的眼神,開口道:
“金寶媳婦,說了這么長時間,也累了吧!”
“不累不累!”不等韓章姁說完,“大喇叭”就大聲道,繼續(xù)她的七個碟子八個碗。
妯娌們哭笑不得,各自找由頭離開客廳,留下韓章姁一人應(yīng)付來客……
韓章姁并不討厭來客說道家長里短,反而饒有興致的探問,尤其是張寡婦家的故事。
金寶媳婦終于結(jié)束串李家的門,被韓章姁熱情的送了出去。送走客人,韓章姁意猶未盡,跑去找老太太以及妯娌們。到老太太屋里,才發(fā)現(xiàn)眾人都在。她立刻宣布自己的聽聞:
“張寡婦家以前來了個男人,天天在她家吃住,而且一分錢也不掏,也不給幫忙干活……后來就被她趕走了,現(xiàn)在又來了一個肯給她錢花,手腳勤快的給她忙里忙外……”
“行了!行了!老三媳婦,再也不要提這些傷風(fēng)敗俗的事兒!我們家干干凈凈,說都不要說!都趕快回去歇著吧,這些天也夠累的!”
老太太不耐煩三兒媳婦熱衷這些粗陋見聞,但是又不好過于苛責(zé),只要耳不聞為凈,讓眾人都回去了。兒媳婦們出去了,老太太自言自語道:
“話嘮,聲音又高又細(xì),說個不停,吵死了!”
梅爵回到六房,回味三嫂說:村民隨意收留男人……再相比,李家女人,在男人們離開后堅定的守起清凈,究竟誰是誰非,回想著老太太一提起村寡婦不守婦道就氣不打一處來,評價那是傷風(fēng)敗俗,她心里感到悲哀。不守婦道,為了謀生。堅守婦道,為了循規(guī)蹈矩,為了心中的傳統(tǒng)理念……她心中感嘆:雖然李家漸漸衰落,但是和村里的人觀念以及思維并沒漸漸趨同,李家人依然是李家人,村里其他人家依然是其他人家,各自在自己的門庭內(nèi)考量自己的生活。從這一點看,似乎思維觀念的改變比其他方面更艱難,而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能改變到什么程度,也難以捉摸。
新年里,不用勞碌奔忙的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一晃就從初一到元宵節(jié)了。元宵節(jié)晚上家家戶戶吃湯圓。吃湯圓也是一個過年的必經(jīng)的儀式。
李家人多嘴雜,有人喜歡吃軟糯的食物,有人不喜歡,往年老太太寬容,不喜歡的人喝口湯也就罷了;然而男人們離開后,老太太要求每個人必須得吃,再是不喜歡,至少也要吃一個。這幾年,每次到了吃湯圓時,眾人就會看見季元英和李民源的吃藥般的痛苦吃相,大家就會忍不住哂笑起來。任淑賢這時就會笑著說:
“我真是想不明白了,這么好吃的東西怎么到你們嘴里怎么就那么難以下咽。”
吃過湯圓,李姝婷、李姝嫻兩姊妹照往年一樣吵著要看煙花。韓章姁一聽狠狠瞪了兩個孩子一眼。老太太疼愛孫女,嗔怪三兒媳婦道:
“你瞪孩子干什么!領(lǐng)著她們出去看看,誰家放煙花,瞧瞧不就行了!”
“娘,煙花,以前在這個莊子里,也只有我們家才會放。而自從我們家的煙花沒有了,村里其他門戶和我們一樣,元宵節(jié)也只有一碗湯圓。出去哪里看去!”
聽韓章姁這么說,妯娌們都依稀看見暮色降臨,全村子里人站在李家的墻里墻外,等著李家院內(nèi)院外紅紅綠綠的耀眼炫目的煙花升起,大人小孩跟著李家一起熱鬧的場景。
元宵節(jié)晚上,吃過湯圓,看到月亮升起,老太太招呼眾人到院里觀月。眾人跟著老太太照舊觀賞了一會兒便散去。李家莊子沒有一戶放煙花的,簡單的吃一碗湯圓,一夜后,年就算是過完了。
十五的夜晚漸漸深沉,清白的月亮皎皎升高,白茫茫的光線白紗一般照撫著李家大院。朦朧的院內(nèi)斷斷續(xù)續(xù)傳出嗚咽的哭泣聲,梅爵睡意模糊中被驚醒,起來細(xì)聽,辨認(rèn)出是二嫂在哭。她披衣站起來,想過去安慰安慰,穿好衣服,向前走了幾步又停住了,突然覺得自己過去純碎是多余的。其他嫂子們未必睡著了,但是她們都不起來,并不是無心,而是無能為力。二嫂悲苦的是自己孤家寡人,誰能幫她改變現(xiàn)狀?誰能幫她達(dá)成心愿?沒有。其他人自我尚不能自救,又如何幫她。白天,妯娌們舉止言談盡量保持常態(tài),深夜,滿腹委屈酸楚再也無法阻擋,涌流而出。她退回去,悄悄躺下,反復(fù)琢磨:也許幫她們轉(zhuǎn)移思念的苦楚,就不要讓她們閑著,白天多動,夜里也就少些輾轉(zhuǎn)難眠的悲切攪粘的時間。
這一夜,景沁然也難以入睡,她撩起簾櫳,望著窗外清幽的月光心中念吟:月光長空清幽幽,共與蕭瑟滿枝頭。湯圓不裹酸苦辣,只爭甘味朝朝留。
過完年,日子又恢復(fù)了從前的模樣,以至于讓人疑惑,這年究竟過過了嗎?忙碌虔誠的敬祭按時進(jìn)行了,為什么生活卻不見什么改變呢?李家莊子除了李家外,都期盼改變,但是李家人卻大多期盼不變,尤其是老太太,她只期望家里人人安好,或者能再多些人,除此外,她不奢望改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