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結束前,我與兒子商定的暑假計劃基本沒能執行,主要是情況在不斷變化,計劃也跟著不斷改變。原定暑假什么班都不報,什么課都不上,他就在家好好休息,在家多讀點書,讀些平日想看而沒時間看的課外書,英語閱讀也一樣,隨性而為,想讀什么讀什么。
可是期末考試結束后,兒子說,信息課即計算機課(QB)他很感興趣,一定要報名,又說暑期奧數班的內容有些章節是開學后的秋季奧數班不講的,要去上課,不然下學期就聽不懂跟不上了。孩子這么好學我們當然高興,就給他報了名。
放假后,我又聽一位家長說,有一個作文班不錯,自從孩子上了課以后,作文大有長進,那孩子還報了習字班。我們一聽,覺得作文班是應該報,馬上升四年級了,作文對語文來說舉足輕重啊。又想到兒子平時書寫潦草,寫字可以訓練他的認真,于是又給他報了習字班。這兩個班的上課時間都與學校的兩次暑期活動沖突,一次是去樂平山做志愿者拾垃圾,一次是假期中間返校。兩個活動兒子都很想參加,能和多日不見的同學見面是件快樂的事,但是因為要上課我們向老師請了假,兒子為此傷心地哭了。說實話,看見他哭我心里不好受,前面兩個班是兒子自己想學自愿報名的,后兩個班是我們加上去的,兒子沒有怨言??墒且驗檫@兩個班影響他參加活動,他畢竟是孩子,何嘗不想體驗一下當志愿者的感受,并且還能和同學們在一起玩。這些話我沒說出來,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安慰兒子以后還有機會。
這么一來,兒子暑期報了幾個班:奧數(奧語)班十天;信息班第一、第二期各十二天;作文班(夏令營)全封閉六天;習字班十二天,加起來五十二天,若不是有交叉在一起的上課時間和晚上的課時,整個暑假幾乎都在上課了。兒子真不容易!
就在兒子四處奔波上課時,還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兒子周末上課的英語學校讓他報名參加口語比賽。我們當時沒太在意,想他太忙了,有這么多課要上,這個比賽就不參加了。但他的一位來自加納的外教老師通過中方老師聯系我們,希望兒子一定要參加這個比賽。老師這么懇切,我們還能說什么呢,關鍵是兒子不怕辛苦,愿意去學校接受賽前培訓,他喜歡這所學校,喜歡這位外教老師。
兒子經過兩次培訓,在初賽中勝出進入復賽。復賽中獲得一等獎,兒子以第一名的成績將與中學級別的一位同學代表本地區培訓機構赴北京參加競賽。為了這次比賽,老師又對兩個參賽的孩子進行了一對一的強化訓練。
這是我們沒想到的。雖然這次參賽人員不多,取得第一名不足以說明兒子的英語有多好,水平有多高,但他能取得第一名,并代表學校赴京參賽,是老師、學校對他的肯定,會增添他的學習信心,意義本身比成績更重要,我們為兒子感到驕傲。
爺爺聽了很高興,說他學得不錯。外公聽說后激動不已,特意打電話叮囑我三件事:第一,孩子去北京要跟緊大人,不能走丟,千萬不能丟了孩子,說他只有這一個外孫,這么有出息的外孫(雖然言過其實,但長輩那種護犢的心情我能理解);第二,要注意北京的氣溫,不能讓孩子受涼感冒;第三,要注意飲食,不能吃壞了肚子。八十多歲的老父親怕自己說話時忘事,還梳理了一遍思路,撥通電話就說有三件事要交代,讓我好感動。
比賽地點在北京大學校園內,屆時這所培訓機構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學生都會齊聚北大進行口語競賽,我們很高興可以帶兒子參觀這所國人景仰的著名學府。培訓機構為我們訂好了車票,我和他爸決定陪兒子一起赴京參加這場“迎接奧運,挑戰英語”大賽。
列車上,兒子激動不已,一直處于亢奮狀態。他本來就想去北京,暑假因課程多,沒能滿足他的愿望,沒想到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去北京的機會。兒子文縐縐地說:“在我過往的生命中,我去過零次北京?!?
我們聽了大笑。
九歲的兒子初嘗成功的喜悅,他很高興,我們更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