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世的哲學課:他人與社會的思考
- 梁光耀
- 1666字
- 2021-07-12 17:41:33
兩種嫉妒
我將嫉妒分為兩種,一種是涉及親密的人際關系,例如以上存在于兄弟姐妹之間的嫉妒,又或是兩性關系上的爭風吃醋;另一種則涉及成就上的競爭,例如在學業或事業上嫉妒比我們優勝的人。當然,這兩種嫉妒并非互相排斥,朋友之間就經常出現這兩種嫉妒,例如三個朋友一同去旅行,如果其中兩個比較投契,剩下的一個就會有被忽略的感覺,若由此產生怨言,就是第一種嫉妒;而在工作上跟朋友競爭的話,失敗的一方也很有可能產生第二種嫉妒。
我們也可以在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奧賽羅》(Othello)中找到這兩種嫉妒,這正是一個由嫉妒引起的悲劇。故事發生在16世紀時的威尼斯,當時威尼斯正面臨土耳其艦隊的攻擊,威尼斯共和國派出奧賽羅迎戰,因為只有他才能擊退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阿古是奧賽羅的部下,由于不獲提升而懷恨在心,并進行報復。他施詭計令奧賽羅相信妻子跟得到提升的凱西奧有染,煽動其嫉妒之心,結果奧賽羅把妻子殺掉,鑄成大錯。正如奧賽羅在劇終所說,他并非一個易妒之人,但愛情卻是容不下第三者,也最容易引發人的嫉妒之心,這屬于前面所講的第一種嫉妒。而伊阿古則是一個嫉妒心極強的人,根本就是嫉妒的化身,他不但嫉妒凱西奧獲得提升,也嫉妒奧賽羅的成就,于是設計陷害他們,這就是以上所講的第二種嫉妒。
存在于親密人際關系中的嫉妒跟愛有關,無論是子女需求父母的愛,還是男女之間的愛,愛與嫉妒的關系十分微妙,正是因為害怕失去愛,才會有嫉妒的表現。但我認為這種嫉妒有一定的合理性,試想丈夫跟別的女子談笑風生,即使沒有任何越軌的行為,做妻子的也一定不好受,因為有不被尊重的感覺,甚至是一種威脅,擔心會失去丈夫的愛。這也是一種本能性的嫉妒,生物的本能就是為了繁衍下一代,男方為了確保女方懷的是自己的血脈,所以要打退第三者;而女方亦要依靠男方負起養育的責任,也容不下第三者。從這個角度看,嫉妒有著保衛家庭的功能,家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一般來說)孩子在家庭中成長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顧,就像我小女兒的嫉妒一樣,她要擊退外來的“入侵者”,保護自己的利益。
雖然說這種跟愛有關的嫉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過了火,也是有問題的。例如妻子經常要丈夫報告行蹤,又不容許丈夫跟異性交談,若找不到丈夫就立刻起疑心,這些奪愛的行為正是嫉妒心的表現,也反映出嫉妒者是占有欲極強的人,但同時又缺乏安全感。從這個角度看,愛的反面并不是恨,而是嫉妒,因為嫉妒就是奪愛,施愛才是愛。我本人有一個實際的經驗,記得在香港中文大學做助教的時候,有一位女學生打電話給我請教問題時,我聽到她的男朋友在旁邊不斷擾攘,我感受到強烈的醋意由電話傳過來。也許有人認為這不是真正的愛,但何謂真愛呢?那就不得不訴諸愛的代言人——耶穌的權威性定義:“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既然愛排斥嫉妒,所以,有嫉妒成分的愛就不是真愛。但是,耶穌所講的不過是最理想的愛,我反而認為在愛情之中,嫉妒是必要的惡,正如奧古斯?。ˋugustinus)所說:“不感到嫉妒的人并沒有墜入愛河?!辈淮嬖谌魏渭刀实膼矍榭赡芤呀洸辉偈菒矍榱耍攰W賽羅誤以為妻子對他不忠時,嫉妒也是人之常情。即使妻子對丈夫不忠是事實,但據此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也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學習控制自己的憤怒。奧賽羅的真正問題不是嫉妒,而是輕信,不做求證,以及不能控制自己的憤怒,這些性格缺點才是導致悲劇的原因。當然,如果能做到寬容就最好,但要原諒對自己不忠的伴侶,的確不容易。
至于第二種嫉妒,那是無關于愛的,我們也不會用“吃醋”來形容,我認為這種嫉妒是社會性的,經由后天學習而成,主要是競爭的產物。正如前面所講,第一種嫉妒是天生的,一歲多的小孩也會因爭奪母親的愛而有嫉妒的表現,但我們卻找不到嫉妒心很重的小孩,嫉妒的性格是后天慢慢形成的,競爭正是其助長力。嫉妒他人就是因為對方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很明顯,如果我不是很喜歡跑車的話,我就不會嫉妒一個擁有跑車的人。正由于對方擁有,對照出我有所欠缺,才會令自己有一種不如人的感覺,由此而產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