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世的哲學(xué)課:他人與社會的思考
- 梁光耀
- 619字
- 2021-07-12 17:41:32
家里有四個兄弟姐妹,小時候父母難免對我們有不同的對待,例如大的要幫忙做家務(wù),小的反而過年有新衣服,這樣就常會招來“偏心”或“不公平”的怨言,而父母則報以“別小氣”“大方一點”或“做大要讓小”的評語。父母還認(rèn)為,我之所以“心胸狹窄”,是由于兩條眉毛生得太接近,于是強行將我眉心的眉毛拔掉。
根據(jù)《圣經(jīng)》的記載,人類第一宗兇案就是因嫉妒而起,這也是一出倫理悲劇。話說亞當(dāng)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后,生了該隱和亞伯兩兄弟,但上帝似乎對弟弟有些偏心,只接受了亞伯的獻祭,卻拒絕了兄長該隱的獻祭,該隱難以忍受,于是殺了亞伯。中學(xué)時讀這故事覺得有點無聊,覺得動不動就殺人,現(xiàn)在才明白,該隱之所以難以忍受,是由于嫉妒之心作祟。
不錯,最早的嫉妒就是出現(xiàn)于家庭之中,為了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或父母有不公平的對待時,兄弟姐妹之間常有吃醋之事發(fā)生。不過,我認(rèn)為這完全是正常的,它讓我們學(xué)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盡快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反而現(xiàn)在多了少子化家庭,對小孩子的成長未必是好事。原來小孩子的嫉妒很早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我很驚訝還是一歲半的小女兒已有這方面的表現(xiàn)。有一次我們跟另一個家庭去日本旅行,由于對方負(fù)責(zé)駕車,而且他們有一對比我女兒大半歲的雙胞胎女兒,于是太太有時會幫忙照顧。而每次太太這樣做的時候,小女兒都會大吼,就像是控訴一樣,還會趁對方的家長不察覺時,快速地走去打這兩姐妹,這很明顯是報復(fù)。我也來不及阻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伺機而行,動作之快,簡直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