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長的哲學課:自我與人生的思考
- 梁光耀
- 850字
- 2021-07-12 17:42:38
推論是思考的主體
厘清概念、澄清判斷固然重要,不過,推論才是思考的主體。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進行數不清的推論,只是不自覺而已。推論是一種心理活動,如果用語言或文字呈現出來的話,就是論證,論證由前提和結論所組成,從前提推出結論就是推論,而研究論證的學科叫作“邏輯”。狹義的邏輯是指演繹法,廣義的邏輯則包括歸納法。演繹法涉及必然性的推論,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必然為真。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體,銅是金屬,因此銅是導電體。”歸納法涉及概然性的推論,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很有可能為真,但并非必然為真。例如:“大部分癌癥晚期患者都活不過五年,A是癌癥晚期患者,所以A很有可能活不過五年。”明白了演繹和歸納的分別,對提升思考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也容易識別錯誤的推論。
所謂錯誤推論是指前提推不出結論,并不是說前提為假,很多人會將這兩點混淆,并且傾向先判定前提的真假,反而少注意前提和結論的關系,有些人還以為若前提為真,結論就必定成立。評價論證時,要將這兩步區分清楚,第一步是判斷論證的強度,即前提對結論的支持程度,暫時不需理會前提的真假,我們先假設前提為真,然后看前提對結論的支持程度;第二步才判定前提的真假。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是避免以上先判斷前提真假所產生的問題;第二是若發覺前提不足以支持結論的話,也用不著進行第二步,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因為有時判定前提的真假要花很大的功夫。
如何評價論證
前提←真/假
▽ ←強度
結論
錯誤的推論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前提跟結論不相關,完全不能支持結論;另一種是前提跟結論有相關性,但不足以支持結論。很多錯誤的推論都可歸入謬誤,謬誤即不正確的思考方式,例如之前提到的歧義就容易引致錯誤的推論,那是混淆了字詞的不同意思。例如:“烹飪是一種藝術,藝術是藝術史家研究的對象;因此,烹飪是藝術史家研究的對象。”這個推論看似合理,但明顯是錯誤的,這是因為藝術有兩個不同的意思,第一個前提的藝術是指一種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技巧,第二個前提的藝術則是指藝術品,以為它們是同一個意思就會導致錯誤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