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溝通:改變人生的說話技巧
- 張卉妍編著
- 1826字
- 2021-07-09 16:16:08
第8課
尼倫伯格定律:最成功的談判是雙贏或多贏
【核心提示】一場圓滿的、成功的談判,每一方都是勝利者。如果你總想自己得勢,必然造成與他人“勢不兩立”的局面。
【理論指導】
現代社會,不管是商業活動,還是日常生活,談判可謂無處不在。談判不應該是零和博弈,而是雙方不斷尋求共同點,直至取得滿意結果的過程。美國著名談判學家尼倫伯格提出,成功的談判,雙方都應該是勝利者,其結果是雙贏或多贏。這就是尼倫伯格定律。
雙贏強調的是雙方的利益兼顧,即所謂的“贏者不全贏,輸者不全輸”。雙贏談判是把談判當作一個合作的過程,談判的雙方通常在利益與需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通過談判來化解矛盾,并嘗試和對手像伙伴一樣,共同去找到滿足雙方需要的方案,使雙方的利益最大化,沖突更少、風險更小。當然,雙贏或多贏的局面需要雙方進行充分溝通。
盡管兩個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橙子,然而,他們各自得到的東西卻沒有物盡其用。這就在于他們事先并未做好溝通,也就是兩個孩子并沒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沒有事先申明價值導致了雙方盲目追求形式和立場上的公平,結果,雙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談判中達到最大化。
試想,如果兩個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許會有多個方案和情況出現。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兩個孩子想辦法將皮和果肉分開,一個拿到果肉去榨汁,另一個拿皮去做烤蛋糕。也許經過溝通后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有一個孩子既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想要整個橙子的孩子提議可以將其他的問題拿出來一塊談。他說:“如果把這個橙子全給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還了。”其實,他的牙齒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讓他吃糖了。另一個孩子想想也許就答應了,他剛剛從父母那兒要了5塊錢,準備買糖“還債”,這次他可以用這5塊錢去打游戲,才不在乎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事實上,兩個孩子的談判思考過程就是不斷溝通、創造價值的過程。雙方都在尋求對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時,也滿足對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其實,商務談判的過程也是一樣。好的談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場,追求寸步不讓,而是要與對方充分交流,從雙方的最大利益出發,創造各種解決方案,用相對較小的讓步來換得最大的利益,而對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則來取得交換條件。在滿足雙方最大利益的基礎上,如果還存在達成協議的障礙,那么就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對方著想,幫助其掃清達成協議的一切障礙。這樣,最終的協議是不難達成的。
在談判桌上,談判雙方通常都會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立場。例如,一個精明的賣主會把自己的產品功能講得天花亂墜,以抬高產品的價格;而聰明的買主會雞蛋里挑骨頭,從不同的角度指出產品的不足之處,從而將價格壓低。雙方都會講出無數條理由來支持自己的報價,導致談判陷入僵局。如果談判沒有陷入僵局,那么通常是一方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或雙方經過漫長的多個回合的討價還價,各自都進行了讓步,從而達成一個中間價。
這種談判方式,是典型的“立場爭辯式談判”。立場爭辯式談判的特點是,談判每一方都在為自己的既定立場爭辯,通過一系列的讓步,最終達成協議。
必須正視的是,在商業活動中,如果大家都采取這樣的談判方式,往往會使談判陷入一種誤區。人們從實踐中得到的教訓是,這種談判方式有時會導致談判各方不歡而散,甚至還會破壞雙方今后進一步的合作。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想讓談判達到雙贏效果,那就要遵循以下原則:
1.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要知道人們在談判中,不是為同樣的東西而來的。不要認為對方想得到的東西,會令你有所損失,你們要的不一定是同樣的東西。糟糕的談判對手試圖強迫對方改變立場,而高明的談判對手知道即使立場差別很大,雙方的利益也可以是共同的,所以他們通過行動讓對方改變立場,關注雙方的共同利益。
2.從全局出發
談判時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要把談判局限在一個問題上。
3.忌貪婪
不要太過貪心,不要企圖拿走談判桌上的最后一分錢。
4.不要過于斤斤計較
談判時要較真,但不要太過分,不妨把一些東西放回到談判桌上,比如給一些額外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