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總結:毛姆創作生涯回憶錄(毛姆文集)
- (英)毛姆
- 1004字
- 2021-07-08 15:31:22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將我的靈魂從某些觀念的困擾中解放出來,這些觀念已經在其中徘徊了太久,引起了我很大的不適。我并不想去說服任何人。我缺乏說教的本能,我在了解了一件事情以后,內心中從未感到過要去將它傳授給別人的欲望。我不太關心人們是否贊同我的看法。我當然認為自己是對的,否則我也就不會這么想了;我認為他們是錯的,但他們錯他們的,我絲毫不會為此而生氣。而且在發現我的判斷和大多數人都不同時,我也并不會感到特別地不安。我對自己的天性是有信心的。
我必須把我自己當作一個重要人物來寫;我也確實重要——對我本人而言。對我本人而言,我是這個世上最重要的人物;不過我并沒有忘記,且不論像“絕對”這樣堂皇的觀念,就算只是從常識的立場出發,我也無論如何是無關緊要的。就算我從來沒有存在過,對宇宙而言也不會有什么兩樣。盡管我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我的某些作品貌似必然地被賦予了重要意義,我的意思也只是:它們的重要性僅僅體現在我為了討論的目的而有機會提到它們的時候。我想,極少有嚴肅作家(我的意思不僅是指那些寫嚴肅題材的作家)會對其作品在他們身后的命運遭際完全漠不關心。令人想起來感到高興的,并非他有可能獲得不朽的地位(文學作品的不朽最多也就幾百年的時間,然后就極少有能超越學校教科書意義上的不朽的了),而是你的作品仍有可能被好幾代的讀者饒有興趣地閱讀,并在本國的文學史上占據無論多小的一席之地。不過就我而言,即便是對于這種并不算過分的可能性也是深表懷疑的。遠的且不論,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就眼看著有好幾位曾在文壇紅極一時、風頭遠勝過我的作家,已經重又沉入默默無聞之境。我年輕的時候,喬治·梅瑞狄斯[6]和托馬斯·哈代貌似肯定是會流傳下去了,可是他們對于今天的年輕一輩來說已經沒什么重要性了。時不時地,無疑還會有某位想找個題目寫寫的批評家寫出一篇有關他們的文章,有可能會使得這里或那里的讀者去圖書館找出他們的這本或是那本作品來看看;但我想,他們很明顯并沒有寫出任何一本像《格列佛游記》《項狄傳》或是《湯姆·瓊斯》那樣如此廣泛地被人閱讀的作品。
假使在接下來的篇章里,我在個人意見的表達上顯得有些獨斷專行的話,那只是因為我覺得在每種說法前面都加上“我認為”或者“在我看來”實在令人感到厭煩。我說的一切都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讀者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有耐心去閱讀以下的內容,他會看到我能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一個人能夠確定的事情是少之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