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發明:古人比我們更超前
- (英)詹姆斯·M.拉塞爾
- 567字
- 2021-07-03 00:15:45
機械鐘
發明地:中國
時間:8世紀
有時候,歷史的樂趣藏在細微之處,比如一些發明最初的名稱。世界上第一個機械鐘就曾被稱作“(開元)水運渾天俯視圖”。
發明它的人叫一行(1),是一個和尚,一位信仰佛教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一行在725年發明了水運渾天俯視圖。它最初被用作天文工具,卻意外地兼顧了時鐘的功能。盡管名字里有“水運”兩個字,但嚴格來說,水運渾天俯視圖并不能算是一個水鐘(因為水鐘是用鐘里貯藏的水量直接度量時間的)。盡管如此,它仍是由水力驅動的——一股落泉帶動水輪,每24小時轉動一圈。水運渾天俯視圖的內部機械結構是由金和銅鑄造而成,包括了一組輪子、鉤子、針、傳動軸、鎖扣和桿子。在每個整點都有鈴聲自動響起;每過一刻鐘,都有鼓聲提醒。
另一個有著華麗名稱的鐘是中國官員蘇頌(2)在1086年到1092年間為宋朝皇帝(宋哲宗)研制的水運儀象臺。這也是一座機械天文鐘,但它體積巨大,占據了一座超過10米高的鐘塔的好幾層。它由銅澆鑄而成,由水力驅動。在塔頂的平臺上,一個球體記錄著行星的運轉。水運儀象臺一直正常工作,后于1126年在蒙古軍隊的入侵中失去下落。

中國蘇頌研制的水運儀象臺
注釋
(1)一行(約683—727),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人,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
(2)蘇頌(1020—1101),字子容,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人,北宋中期宰相、天文學家和天文機械制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