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朝堂激辯(1)

王珪府上,王珪正捧著一本厚厚的典籍翻看,不時掩卷沉思。王府管家領著幾位老態龍鐘、步履蹣跚的老舉子前來拜見。太學老者說:“王大人,劉幾擊了登聞鼓,已被羈押,以自由之身終換得我等冤屈到達圣聽。王大人,你一定要為我等做主啊!”

王珪平靜地說:“我人微言輕,能做得什么主呀?如今大勢所趨,你等還不明白嗎?你等若是立即改弦易轍去學歐陽體,我看仍是大有前途的。”太學老者愣住,隨后抽泣。王珪將老舉子們打發了去,繼續翻看典籍,忽然心生一計。

興國寺庭院,黃昏時分,曾鞏、章惇、曾布、張璪圍著蘇軾和蘇轍,七嘴八舌地討論廢榜一事。蘇轍一直不言語,只顧看著蘇軾。蘇軾說:“我看廢除此榜也不是大事,我等至多不求功名。可文風改革的大業,也就前功盡棄!此事非一榜進士之事,而是關乎國體運脈。”章惇贊道:“子瞻兄高瞻遠矚,令人欽佩。還請指示辦法。”蘇軾沉吟不決。

曾鞏說:“我以為我們要聯名上奏皇上,痛陳太學體之弊端,彰明文風改革之必要,并將奏章散布天下。道理既明,太學體必倒!”眾人轟然叫好。張璪心思細致,說:“這奏章易寫,但如何才能送到皇上手里?”眾人一愣,一時無話。

張璪說:“我等沒有上奏章的資格。”曾鞏突然想到:“既然太學生可以,我等也可以去擊登聞鼓呀!”章惇爽快地說:“好,我們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于這一做法,眾人點頭稱許。曾鞏說:“可是誰去擊鼓呢?”說到此事,眾人面面相覷,皆默默無語。張璪嘆道:“擊鼓者要被羈押坐牢,若無人擊鼓,可如何是好呢?”蘇軾眼神一動,似乎想到了什么。

就在此時,巢谷突然從一棵大樹后跳出來,大喝一聲,嚇了眾人一跳。巢谷說:“我去,我去擊鼓。”蘇轍笑道:“巢谷,不要在這里說笑。”巢谷說:“誰說笑了,我不會寫奏章,你們來寫;你們不敢擊鼓,我敢。我來擊鼓,我若擊鼓,半個汴京城都聽得見。”曾鞏說:“巢谷兄,你確定不是說笑嗎?擊登聞鼓者是要坐牢的。”蘇轍欲攔巢谷,巢谷不理他,說:“誰跟你說笑了,我巢谷不怕坐牢。不過你們須答應我一件事。”

曾鞏忙問:“何事啊?”巢谷說:“我幫了你們的忙,你們以后寫書立傳,一定要給我單寫一篇,要夸我巢谷是個曠世大英雄,擊鼓的聲響半個汴京城都聽得見。如何?”章惇贊道:“巢谷兄真壯士也!我等答應你。”張璪輕聲地說:“太好了,這一來我等功名無憂了。”巢谷說:“那好,君子一言,四個巢谷都追不到。明天我就幫你們去擊鼓。”眾人哈哈大笑。蘇轍知道巢谷的脾氣,犯難起來,看看蘇軾。蘇軾嘴角微露笑容,卻不說話。

興國寺蘇洵的寓所,傳來咚咚的敲門聲。蘇洵應聲開門,幾個門童魚貫而入,手里拿著盛有飯菜的大食盒,不等蘇洵說話就把各式精致的菜肴放于桌上。蘇洵說:“你們這是…誰讓你們送來的?”幾個門童并不回答,放置完后即鞠躬出門。蘇洵正一臉納悶,猜想是誰。這時,王珪滿臉堆笑地出現在門前,向蘇洵拱手。王珪道:“久聞明允公大名,當朝參知政事王珪特來拜會。”蘇洵感到十分驚異,急忙施禮說:“哎呀,這如何敢當。王大人屈尊來此,這可折殺小民也。”王珪客氣地說:“哎呀,明允公,不必客氣,近聞你身體不適,我前來看望,趕快坐下吧。”

蘇洵說:“多謝王大人關懷,我已經好多了。”王珪謙和地說:“明允公不必多禮。哎,為何不見明允公的二位進士公子呀?”蘇洵說:“兩個犬子不才,在寺院與覺新大師談論佛典,要不讓他們和覺新大師一同來拜見大人?”王珪說:“哎,不必了,明允公,下次再見他二人不遲。”

蘇洵還在與王珪對坐談話。王珪說:“明允公,非我謬贊你,公雖未及第,但文名早已聲震四海。過去老夫雖主持貢試,卻更要聆聽圣意,明允公不會怪罪我吧!”蘇洵忙稱:“不敢”,王珪繼續說道,“明允公鴻儒身份,豈會怪罪我呢。我不僅佩服明允公,對二位公子的才華也是欣賞有加啊,這次貢試我也力主二位公子及第。特別是貴公子蘇軾的那篇《刑賞忠厚之至論》,我已讀了不知多少遍,仍是愛不釋手。”蘇洵沉穩地說:“不提這個,不提這個。犬子劣作,哪當得大人的謬獎。”王珪說:“明允公過謙啦,此文皇上都已看過了,也夸好,還說用典不俗呢!”

蘇洵學問雖好,但為人卻沒有機心,不禁擔憂地問:“皇上這么說嗎?”王珪故作真誠而又急切地說:“怎么,明允公不知道嗎?”蘇洵說:“蘇某不知。犬子蘇軾雖有幾分學問,卻生性狂放,藐視成規……”王珪凝神聽著,當聽到“藐視成規”,臉上忽然閃過了一絲驚異的表情。蘇洵畢竟是聰明人,他似乎覺察到了什么,便突然停住轉移話題:“這應試之文,本是看不出真學問的,犬子有多少斤兩,我這父親能不清楚嘛……”二人相對一笑。王珪覺察到不對,眼神一轉,卻并不繼續追問,只捻須沉思,體味著蘇洵的話。

王珪走后,蘇洵攜蘇軾兄弟拜望歐陽修。在當時,主考官錄取了考生,習慣上便被看作是考官的學生,及第后拜望考官,在當時也是一種風俗。更兼蘇洵與歐陽修有交往,所以父子一同前去,也表示對歐陽修的敬重。

蘇軾、蘇轍見到歐陽修,一躬到底:“恩師在上,學生蘇軾、蘇轍拜見恩師。”歐陽修扶起兄弟二人,將蘇氏父子請進屋,分賓主落座。

歐陽修欣賞地看著蘇軾,對蘇洵說:“明允兄,我真是羨慕你啊。你生得好兒子。取讀子瞻之文,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呵呵!”蘇洵謙恭地一揖,說:“全靠歐陽大人栽培!”歐陽修對他們三人說:“哪里哪里。子瞻,好啊,老夫的這次文風改革最大的發現就是你。當然,子由也不錯。明允兄,真乃蘇門鼎盛啊。”蘇洵謙恭地說:“歐陽公,我來拜見,只為一事,今日王珪大人來訪老夫,席間談話王顧左右而言他。老夫甚為擔心,有一事不敢不說,犬子自作聰明,于科考文章中私造典故,恐給大人帶來禍端!”

歐陽修看看桌上的典籍,說:“明允兄,造典之事老夫早已知道。子瞻年少氣盛呀,本沒什么大不了的。可皇上已看了子瞻的文章,曾問過我此典出自何處,我當時搪塞了過去。但皇上若再繼續追究,卻是極難再遮掩的。明允兄放心,老夫也正在想應對之策。”蘇洵起身施禮:“歐陽公,當受蘇洵一拜!”歐陽修急忙還禮:“明允兄也學會這凡俗之禮了,快快請起!唉,只怕此事被人利用,借子瞻來敲山震虎,直指我等的文風改革大業。不過老夫一把年紀,已無所謂了,若是子瞻有個三長兩短,那可……”蘇洵和蘇轍萬般憂慮,皆看著蘇軾。蘇軾陷入沉思。

明月當空,興國寺的庭院里樹影稀疏。蘇軾與蘇轍在院中散步,蘇軾說:“子由啊,你看這天上的明月,是不是想起眉州老家了?”蘇轍憂慮地說:“哥哥,你怎么忽然說起家鄉來?”蘇軾眼里閃著淚花,動情地吟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子由,不知如今母親的身體怎樣了,我好生牽掛她。也不知你我新婚的妻子怎樣了,也許那洞房里的花燭已將淚流干,她們卻垂淚到天明。”蘇轍說:“哥哥,你說的這些話,竟使我感傷起來。”蘇軾說:“記得趕考路上,父親總囑咐我要謹言慎行。如今我卻闖下這個大禍,讓父親擔心,我真是個不孝之子。子由,如果我真出了什么事,你要好好照顧父親。”蘇轍有些不解,低頭不說話,蘇軾神情落寞,久久地仰望夜空……

崇政殿內,韓琦奏道:“啟奏陛下,臣奉旨同呂誨、胡宿二位大人監查此次科考放榜一事,現已查實,主考并未舞弊,對死去的太學生也已安撫。”仁宗點點頭,顯然早已知道。呂誨出班奏道:“陛下,知貢舉歐陽修雖未舞弊,卻至今不能使鬧事舉子平息……”仁宗皺起了眉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怀安县| 丰城市| 丹巴县| 台中县| 甘谷县| 阿坝县| 西昌市| 白山市| 靖江市| 吉首市| 五指山市| 昭通市| 福安市| 边坝县| 临清市| 白银市| 广昌县| 兴业县| 板桥市| 双峰县| 茂名市| 广德县| 宁远县| 鄂托克前旗| 瓮安县| 安康市| 毕节市| 武定县| 施秉县| 卓尼县| 马关县| 海门市| 左贡县| 连城县| 辛集市| 麟游县| 铁岭市| 张北县| 即墨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