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兇殺
- 戰國風云三十年(全集)
- 許葆云
- 2577字
- 2021-06-25 10:37:12
巨子石庚說得不錯,此時孟嘗君田文已經知道了巨子將到臨淄的消息。只是并沒有備下酒饌等候,而是擺了一桌酒,把大夫蘇代請來密商大事。酒過三巡,孟嘗君嘆了口氣:“蘇大夫認得墨家巨子嗎?”
蘇代這樣的舌辯之士在各國混跡,怎么能不知道墨家的事?只是以他的人品作為,實在不敢去和墨者打交道,所以并不認識巨子。既然不識,蘇代覺得不妨把糊涂裝得徹底些:“下官只隱約聽聞有‘墨家’這一回事,卻不知其詳,或許是傳聞吧?”
“不是傳聞,墨家豪俠各國都有,巨子還是我的朋友,現在巨子派人傳話,不日就到臨淄,可我不知該怎么接待他。”
蘇代笑道:“這些江湖豪客喜歡的無非‘金銀酒肉’四個字,君上盡其所好就是了。”
裝糊涂的人有時候也惹人討厭。
蘇代這個糊涂裝得太明顯,孟嘗君有些不高興,提高了聲音:“墨者!豈是俗物?若只是酒肉之徒,本君哪肯與他結交?”想到正有事要蘇代幫忙,又把聲音放緩了,“巨子此番到臨淄來,是想勸大王發兵救魏,卻讓本君從中引薦,真不知如何是好。”
蘇代把糊涂裝過了頭,惹得孟嘗君不太高興,這時也就不敢再裝了。略想了想:“下官且不論別的話,只問一句,君上是贊成大王伐宋,還是不贊成?”
猶豫半晌,孟嘗君嘆了口氣:“蘇大夫也知道,大王是不聽勸的……”
孟嘗君并不糊涂,深知伐宋對齊國不利。可孟嘗君太喜歡手里這顆相印了,為了權力,他不敢冒險去勸諫齊王。
孟嘗君是什么貨色蘇代清楚得很,早知此人是這樣回答,于是把聲音提高了些:“這就對了!大王早已下了伐宋的決心,此事勸不得!可若不讓秦國得到安邑,我齊國怎能順利攻宋?眼下齊國伐宋如箭在弦,朝堂上無人敢逆大王之意,偏偏君上剛接掌相印,卻引薦這么一位多事的墨者來勸大王出兵救魏,這不是當著齊國文武兩班的面駁了大王的面子嗎?到時候大王一怒,只怕君上的相位又要被罷黜,弄不好,連薛邑的封地都難保。真要鬧成這樣,事情就糟了。”
蘇代說的孟嘗君何嘗不知?所以他并不想把巨子引薦給齊王,免得給自己招來麻煩。可巨子名聲太大,平時又與孟嘗君結交甚深,這次巨子不遠千里專程來拜訪,孟嘗君若不把巨子引薦給齊王,豈不失信于人?那孟嘗君幾十年苦心經營才得來的禮賢下士、舉忠正義的好名聲不就毀了?所以對孟嘗君來說,最好就是巨子不要來臨淄拜會他。可巨子已經在來臨淄的路上,想讓他不來臨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這位惹事的巨子永遠消失……
孟嘗君找蘇代來,就是讓他辦這件事的,正因為要用蘇代,所以他偏要把心里的話反過來說:“墨家巨子是名動天下的人物,又是我的故交好友,這位先生若到了臨淄,我無論如何要把他引薦給大王才是。”
蘇代當然知道孟嘗君內里的心思。可正因為猜透了孟嘗君的心事,他反而更要裝作全然不知,笑著說:“君上果然是個仁厚君子,處處為朋友設想,可眼下齊國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家國宗廟全賴君上一人維持,當大事者應顧大局,不可拘小節而違大義,蘇代愿意替君上面見巨子,勸他早些回楚地去。”
見蘇代一味偷奸耍滑,不敢接自己的話,孟嘗君干脆也不接蘇代的話頭,只淡淡地說:“你說的這些我懂,可巨子要來臨淄,我總不能不讓他來吧?”
眼看孟嘗君毫無顧忌,直接把話挑明了,蘇代心里不由暗暗吃驚。
像孟嘗君這樣秉執國政的權臣,其心思之陰險,手段之兇殘,非平常人所能想象。蘇代雖然精明,心里卻沒有這份狠毒,既不想殺害臣子,也不愿得罪墨家。可這些日子蘇代一直拼命巴結孟嘗君,主動跑到人家面前來做走狗,現在孟嘗君真的把蘇代當成心腹走狗來用,讓他去殺人,蘇代想推脫也推不掉了。
何況蘇代也是個要辦大事的人,他又怎么會為了保全巨子的一條命而去得罪孟嘗君?這種時候,蘇代必須順著孟嘗君的意思,像惡狗一樣撲上去咬人。眼看孟嘗君已經把意思挑明,話卻不肯說透,蘇代明白孟嘗君這樣的人,是不會親口說出“殺人”兩個字的。這時候蘇代必須主動迎上去,把這個殺人的差事攬過來。于是湊上前來伏在孟嘗君耳邊低聲說:“君上,我這里倒有個法子,能讓巨子不來臨淄。”
“什么法子?”
“巨子從大梁而來,必須要過陽關,我現在就動身到陽關去等他,對巨子說:‘大王已經答應出兵救魏,只是安邑太遠,齊軍鞭長莫及,想請趙國出兵共同救魏,巨子既然為救魏而來,可以不必來臨淄,改去邯鄲勸說趙王,趙軍先發,齊國大軍隨后就到。’”
孟嘗君皺起眉頭想了半晌,緩緩地說:“墨家以誠信著稱,你用這樣的話騙他,日后事情揭穿了,可不大好看。”
蘇代這一輩子經過無數風浪,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可孟嘗君說話時的語氣還是讓他身上發冷,忍不住偷瞄了孟嘗君一眼,見這個丑陋的矮子滿臉都是惡狠狠的兇相。蘇代不由得渾身一顫。可事到臨頭,不替孟嘗君殺人也不行了。只得把牙一咬,笑著說:“齊國攻宋是大事,怎能為了一個冥頑不靈的墨者壞了國策?這件事君上不必問了,交給蘇代,我一定辦得妥妥當當。”
孟嘗君抬起頭來直直地盯著蘇代的眼睛:“你知道該怎么辦?”
“知道。”
孟嘗君點點頭,就此把這個話頭扔在一邊,不再提它了。
孟嘗君把殺人的勾當交托出去了,可蘇代心里卻忐忑不安。他知道巨子是個非凡之人,墨家勢力雖然大不如前,可墨者豪俠仍然遍布天下,殺害巨子的事一旦被人戳破,蘇代只怕難以活命,必得給自己留條后路才好。
于是蘇代臉上不動聲色,肚里動足了心機,又陪著孟嘗君喝了半天酒,抓了個機會笑著說:“陽關是齊國重鎮,又是熱鬧地方,人多嘴雜,容易惹來麻煩,我想最好能陪著巨子一路去趙國,走到齊、趙邊界荒僻之處再下手,這樣更穩妥些。可下官要去趙國,總得有個說辭才好,能不能請君上到大王面前討一道詔令,派下官出使趙國,這樣就走得名正言順了。”
派蘇代出使趙國,這對孟嘗君來說是舉手之勞:“不必去討詔命了,我寫一個手勅給你,就說本君上次在邯鄲受平原君款待,現在送他一份謝禮,待會兒我取兩塊璧、幾匹絹給你,帶到趙國去吧。”
孟嘗君的狠毒蘇代比不了,可蘇代的鬼心眼兒孟嘗君卻也猜不到。眼下蘇代一心想要的正是這個東西。孟嘗君的親筆手勅,倒比齊王的詔命更好,心里暗暗高興,卻苦著一張臉對孟嘗君說:“這次去趙國路途也不近,邯鄲那里又冷,倒是個苦差事……”
蘇代這話里又透出要錢的意思。孟嘗君也知道蘇代是個貪婪小人,托此人辦這么一件大事,當然也不能虧待他,沖馮諼做個眼色,馮諼忙捧出一匣金子來。孟嘗君笑道:“這里有十金,請蘇大夫帶上,路上花用。”
一見錢,蘇代的一張臉馬上就笑開了花,忙千恩萬謝了過來,又陪著孟嘗君飲酒,不再說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