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 暮年追思錄
- 振鴻
- 3038字
- 2021-06-23 09:44:12
俗話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正當我沉浸在與蘭“精神之戀”白熱化之中的時候,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了蘭的一封來信,信的內容僅寥寥數語,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信的大意是欲與我斷絕往來,割斷我倆之間的情絲。閱完這封來信后,我痛苦得不能自已,肝腸寸斷,欲哭無淚。
蘭之所以給我寫了這么一封來信,是因為她母親和二姐都竭力反對我和蘭之間的戀情,事情發生的根源是她二姐私自拆開并偷看了我寫給蘭的信,于是,便向她們的母親告了密。
蘭的二姐是一所大醫院的護士長,其夫是海軍軍官,而她們的母親是遠近聞明的“勢利眼”,酷似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一心想攀龍附鳳,總想把自己的這位待字閨中的小閨女,找一位有錢有勢有地位的如意郎君嫁出去。最好是腰纏萬貫的達官貴人,或至少是象她二閨女女婿那樣的、薪金不菲的軍官或待遇優厚的醫生,而我不過是一個渾身上下不名一文不明、囊空如洗的窮光蛋而已,家里又清貧如洗,蘭的母親又怎能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我這樣一窮二白的人呢?
于是她勒令蘭給我寫了這樣一封“絕交信”,看完這封信后,我發了瘋般地將那封信撕了個粉粹,然后將紙屑朝天拋去,紙屑滿天飛舞,又落了一地。我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我不知道蒼天為何對我如此不公,如此冷酷無情?我漫無目的地遛跶到了海邊棧橋[1],俯身在橋頭回瀾閣[2]旁的堤壩上遙望著天際邊漂泊著的孤帆,一陣夾著海腥味的風朝我迎面撲來,我感到一絲涼意,鉛灰色的蒼穹籠罩下的大地,一片肅殺的景象。棧橋像一條輕輕伸出的長長的手臂,似在召喚孤獨的旅人回家。正是孤橋獨帆,落日余霞,失意人在天涯。
[1]青島棧橋是山東青島海濱風景區的景點之一,是國務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
[2]回瀾閣是一個雙層飛檐八角亭閣,位于青島棧橋最南端,被視為青島的重要標志。
我真想站在堤壩上向大海里縱身一跳,那樣一切便都結束了,一切愛和憎,情和怨都會在剎那間化為烏有!難道我真的要親手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嗎?生命對我來說不過剛剛開始,錦繡的前程正在向我招手,母親哀怨的眼睛正在望著我,目光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不!我決不能輕易放棄生命,因為它不僅僅屬于我自己,它屬于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兄弟姐妹們,我的全家人。我尚有義務將來撫養我年邁的父母,我尚有責任用我勞動的雙手幫助我的父兄構筑起我及家人的食宿無憂的安樂窩。
我想起了美國作家杰克·倫敦寫的《熱愛生命》一書中對主人公渴望生存,在生命的危難關頭與餓狼做殊死搏斗的描寫,書中主人公的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和那種大無畏的、克服千難萬險的凜然精神令人熱血沸騰,由此,我想起了生命的珍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絕不能輕言放棄。
我朝著幕著夜色蒼茫的落日走去,落日的余暉灑在天主教堂樹著十字架的尖頂上,教堂的鐘聲響了,響徹遲暮的黃昏的夜空,做彌撒的人們從教堂里出來,臉上掛著心安理得的微笑,身著黑色修道服的修女禮貌地閃身一旁雙手合十,為行人讓路,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和安謐。
我信馬由韁地一路走下去,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八大關[1]一帶,這里有很多頗具歐洲風情的建筑:羅馬式的圓頂城樓、意大利式的尖頂教堂、俄羅斯式的古典城堡、德國式的大檐屋頂房舍等造型各異、千奇百怪的建筑群體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可謂集歐洲古典與現代建筑之大成。我沿著曲徑通幽的花徑小路走下去,在那座中外馳名的花石樓[2]前停了下來,我望著這座據古典城堡式的奇巧建筑嘆為觀止,樓前的大理石少女雕像栩栩如生。
[1]八大關位于SD省QD市市南區匯泉東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著名的風景療養區,面積70余公頃,被譽為“萬國建筑博物館”。
[2]青島花石樓坐落于八大關景點南端的岬角,地勢突兀,三面臨海,氣勢恢宏,已成為八大關風景療養區的標志性建筑物,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筑藝術風格的歐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臘和羅馬式風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
夜色籠罩下的蒼茫大地有些神秘:眼前是大海、巉巖、沙灘、孤帆,波濤依舊,我心潮彭拜。我想起了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的孤星血淚,倫敦街頭四處飄泊的苦命的流浪兒與今夜失意、孤獨、凄苦的我何其相似乃爾!在這個月明如晝天如水的的夜晚,我面對月夕花朝,四顧茫茫,獨我一人,我不禁涕泗橫流。
此時此刻已是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分,四周一片死寂,屈指可數的幾顆黯淡的星星無精打采地懸掛在夜空,冷眼窺視著這個冷漠的世界,月亮躲進了云層,不見了蹤影,千呼萬喚不出來。我拖著疲憊的雙腿,躑躅在夜闌人靜的馬路上,腦子里一片空白。在這夜闌人靜的時分,我向何處去?那燈火闌珊之處可有我的蒹葭秋水—我的夢中伊人?
而我的夢中伊人今安在,她身在何方?我茫然四顧,四周圍一片茫茫,腳下荒草萋萋,難道這里是天之涯、海之角,斷腸人在天涯?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向何處去,我朝著一個方向走去,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我又餓又累,突然想起了上衣口袋還有幾粒花生米,我伸手到口帶袋里撈出兩粒花生米,然后一個一個地丟進嘴里,啊!真正的美味,又香又甜,香脆可口,嚼上一粒,滿口生香,繚齒三日,余香不散。
饑腸轆轆的我吃了幾粒花生米后,身上總算有了一點力氣,繼續步履維艱地走下去。歲月滄桑、星轉斗移、世事難料!去年我和蘭還沉浸在愛河之中,沐浴著甜蜜的甘霖,我倆互相書信往來、卿卿我我、你恩我愛之中互盟誓約“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做連理枝”,而今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錯!錯!錯!
我的耳畔突然響起了蘭銀鈴般地笑聲,她那無所不在的迷人的微笑,曾經是如何地令我心動啊!她那傾國傾城的容貌,和那沉魚落雁的豐姿,又是如何地令我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啊!而如今她的一封情斷義絕的“絕情書”卻使我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我恨我的優柔寡斷,我恨我的懦弱無能;然而,盡管前面沒有路,但我要用我的雙腳踏出一條路來。誠如魯迅先生所言“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海泊河公園[1]門前,海泊河被人們俗稱為水源地,從前是一片空曠的荒地,叢冢片片,到處是破磚殘瓦和殘垣斷壁,到處是廢墟和垃圾。入夜,有時還能聽到野狼凄厲的哀嚎,令人毛骨悚然。
建國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織人力、物力把這片閑置的荒野打造成了一座供人游玩觀賞和憩息的公園。園里綠樹成蔭,白樺樹、悟桐樹隨處可見。海泊河上有彎彎的拱橋,橋下流水潺潺,青蛙呱呱亂叫,到處是蝶飛蜂舞,一派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的景象。
昔日的污濁腥臭的“龍須溝”變成了今天的波光鱗鱗,碧波蕩漾的海泊河,湖光山色令游人樂而忘返,園林深處有人造假山,山頂上有古香古色古撲典雅的涼亭,涼風習習撲面而來。
[1]海泊河公園,位于QD市市北區海泊河下游,是一個綜合性公園
假山上的亭臺樓榭更是別有洞天,站在峰頂憑欄遠眺,園內景致一覽無余,處處是山青林美,水流花落,流連其間讓人望峰息心。高大挺拔的法國梧桐樹給這片中國式園林帶來了些許異國氣息。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迎春花開遍大地,園內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千姿百媚,爭奇斗妍。黃昏時刻,夕陽西下,一輪紅日徐徐西沉,讓人遐思無限,感慨萬千。小河靜靜地流淌,蜿蜒迂回繞園而過,兩岸整齊的槐樹和柳樹排列成行,依依垂柳迎風飄蕩。
巧奪天工的能工巧匠們堪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硬是把一片無人光顧的荒蕪之地變成了一座青島的“頤和園”,不能不令人擊節稱嘆。在這里你可以看見坐在河畔悠閑自得垂釣的老翁,如果你詩興大發,便可以任意地朗誦唐詩宋詞,或現代抒情詩,或引吭高歌,唱一唱《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咯秋莎》,我相信一定會有人駐足諦聽,樂而忘返,流連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