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錯圖(手繪彩圖修訂版)
- (清)聶璜著 戴啟飛 吳冠臻譯注
- 376字
- 2021-06-18 19:39:44
龍門撞

龍門撞
龍門撞,即鮪。其最大的特征是脊背上有黑白相間的紋路。據(jù)說這種鯊魚能游過黃河,跳過龍門,并因此而得名。
【原文】 龍門撞,亦鯊魚之名,其背黑白相間,其肉嫩,甚美。張漢逸曰:“此魚即鮪也。”《詩》,“鳣鮪發(fā)發(fā)”〔1〕,指河中之魚也。今此魚不止在海,必能入河,入河則可達龍門矣,故曰“龍門撞”。
《龍門撞贊》:滄漭〔2〕大海,任從魚躍。不撞龍門,焉能騰達?
【注釋】
〔1〕鳣(zhān)鮪(wěi)發(fā)發(fā):鳣魚、鮪魚繁盛眾多的樣子。出自《詩經(jīng)·碩人》:“施罛(gū)濊(huì)濊,鳣鮪發(fā)發(fā)。”
〔2〕滄漭:水面遼闊的樣子。
【譯文】 龍門撞,也是一種鯊魚,魚背黑白相間。其肉質(zhì)滑嫩而鮮美。張漢逸說:“這種魚正是鮪魚。”《詩經(jīng)》里所說的“鳣鮪發(fā)發(fā)”,是指一種黃河中的魚。可知不僅海里有這種魚,黃河里也有,那么它必定能逆流而上,游入黃河,跳過龍門,所以得名“龍門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