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腦幸福密碼:腦科學新知帶給我們平靜、自信、滿足作者名: (美)里克·漢森本章字數: 1542字更新時間: 2021-06-18 19:32:46
好體驗的維可牢
在人類祖先的進化過程中,他們需要對那些重要的、突顯出來的事情做出反應:如果是根棍棒,就躲開;如果是根胡蘿卜,就靠近。如果是跟我同一物種的一個善意的同類呢?就前去親附。結果就是,大腦進化出了一種能夠對好消息(比如朋友的面容)和壞消息(比如房間里冒出的煙味)做出反應的突顯網絡(salience network)。這個網絡告訴你哪些是相關信息,你應該關注哪些、記住哪些。突顯網絡所傳遞出的信息指引著執行控制網絡,后者位于額頭后上部,是負責塑造你的行動、語言和思維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中心區域。
如果你正承受著壓力,那么你的突顯網絡會變得對壞消息非常敏感。此時你處于紅色警報狀態,這種消極的致敏作用或許能幫助你生存下來,但同樣也會讓你感覺非常糟糕,并產生過度反應。通過內化積極體驗,你可以讓突顯網絡對好消息過敏,從而使其處于綠色狀態。
使大腦對積極體驗過敏的方式有很多種。扣帶回皮質(cingulate cortex)的上部和前部就像內置的鈴聲,一旦發現你脫離既定的目標或計劃,它就會發出響聲(“最好趕緊回到正事兒上來”)。常規性地尋找機會內化積極體驗,能夠訓練大腦的這一區域,確保你始終向著積極體驗前進?;蛘咭阅X島區為例,這一區域一邊持續監控身體,一邊向大腦報告身體的情況。通常,在偶有疼痛或消化異?,F象的情況下,身體的核心功能能正常運轉。反復轉入一種溫和且愉悅的身體功能健康狀態,例如感覺到有好多空氣可以自由呼吸,能夠刺激腦島區對一種每次呼吸都能感受到的非常重要的積極體驗。
當然還有杏仁體,從很多意義上來說它都是突顯網絡的核心。杏仁體對好消息和壞消息均能做出反應。減少對壞消息的反應可以幫助你減弱焦慮和生氣的感覺,但是僅僅依靠杏仁體,并不能為你增強幸福的感覺。鑒于此,你需要對積極體驗做出更強烈的反應,也就是坎寧安(Wil Cunningham)所說的“快樂的杏仁體”。
就杏仁體的激活情況來看,人們似乎可以被分成三組。有的人對積極刺激和消極刺激的反應強烈程度相同。有的人則有一個“臭脾氣的杏仁體”,他們對消極刺激的反應要強過積極刺激,風險和痛苦對他們的影響要比機會和愉悅來得大。第三組人的杏仁體對積極刺激的反應要大過消極刺激。這一類擁有“快樂的杏仁體”的人,更專注于推進好體驗,而不是預防壞體驗。這就是所謂的“進取型取向”,它對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人際關系和事業的成功有著巨大的益處。這一組人的積極情緒比前兩組人的更多。實際上,這些更會享受快樂的人,會對位于人腦深處的依伏神經核(nucleus accumbens)產生更多的杏仁體刺激,依伏神經核是一個控制中心,負責啟動個體做出追求目標的行為。在實際生活中,幸福感能夠鼓勵我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采取一些切實的措施。
為什么大腦會進化出這種讓臭脾氣的杏仁體變快樂的能力呢?借助壓力性荷爾蒙皮質醇(stress hormone cortisol)在其中起作用的惡性循環,杏仁體能夠迅速對消極體驗致敏。這幫助我們的祖先看清周圍所面臨的威脅,使他們的大腦變成壞體驗的維可牢,從而在艱苦的環境中幸存下來。但是在好的環境下,無論是在百萬年前的叢林還是在當今大多數人們的生活中,使杏仁體對積極體驗致敏就是適者生存法則在起作用了,這一點將強化對機遇的親近機制,從而幫助你的大腦變成好體驗的維可牢。
積極體驗,尤其是那些新鮮的積極體驗,會刺激神經遞質多巴胺的釋放。當你內化積極體驗時,你通常會延長多巴胺對杏仁體的輸入時長。這種多巴胺的持續釋放,使得它對積極的事實和體驗的反應更強烈,并向你的海馬體發出相關信號,基本上就等于在說:“這個得留著,好好記住!”總之,不管是否通過扣帶回皮質、腦島區、杏仁體或突顯控制網絡及執行控制網絡的其他部位,反復內化積極體驗都有可能使你的大腦變得“更黏”(更有吸引力),而這又反過來增強你的積極體驗,使大腦在積極循環中黏上加黏。
[1] 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