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幸福密碼:腦科學新知帶給我們平靜、自信、滿足
- (美)里克·漢森
- 1029字
- 2021-06-18 19:32:45
紙老虎妄想癥
恐懼的特殊力量是消極偏見的一個方面,其重要程度值得我們特別加以探討。我們的祖先可能會犯兩種錯誤:第一,認為叢林里有一只老虎,實際上壓根兒沒有;第二,認為叢林里根本沒有老虎,實際上真的有一只。第一種錯誤的代價是不必要的焦慮,第二種錯誤的代價則是死亡。結果就是,我們慢慢進化為寧可犯第一個錯誤一千次,也不要犯第二個錯誤一次。
然而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在犯第二個錯誤。就個人而言,比如,我平日不經常用牙線剔牙,而且開車速度過快。第二種錯誤的一個變形是相比錯誤的代價,對可能的收益持一種過度樂觀的態度,比如,許多賭徒和搖滾界的明日之星總是高估獲得回報的可能性。人腦的默認設置總是傾向于高估威脅,低估機遇,并同時低估應對威脅和贏得機遇所需的資源,然后我們用那些支持這種信念的信息使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對那些不支持這一信念的信息則采取視而不見甚至拒絕的態度。杏仁體中甚至有特定的區域專門阻擋未被學習的恐懼體驗,尤其是來自童年時期的恐懼。結果我們被那些實際上比我們所恐懼的更小、也更容易處理的威脅占據了心神,卻忽視了那些比我們所期望的更大的機遇。實際上,我們的大腦非常像是得了“紙老虎妄想癥”(paper tiger paranoia)。
這些基于生物學特征的傾向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被加強,比如一個人的脾氣。有些人(比如我)本質上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焦慮。同樣有影響的還有個人經歷。引發驚慌和痛苦的生活經歷,尤其是那些精神創傷體驗,自然會令一個人更容易感到害怕。如果你在一個充滿各種危險的社區長大,有一對總是怒氣沖沖、喜怒無常的父母,或者在學校受到欺凌,那么即使你現在生活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與一群和善的人們為鄰,你也依然會經常保持警覺。個體當前的生活狀態也是一個影響因素。比如,或許你現在有一個總是無故發火的室友,或者在工作場合受到騷擾。經濟因素也在其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當手頭吃緊或者日常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時,人們自然會感到心神不寧。縱觀人類歷史,從來不乏政治集團利用人們的害怕心理來攫取權力的例子。
你有哪些害怕的體驗呢?害怕從范圍上涵蓋了從輕度警覺,到憂慮、不安,再到著急、焦慮、恐慌和恐懼等情緒狀態。害怕在你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呢?當我們害怕時,我們會變得瞻前顧后、言不由衷,會更緊緊地依附于“自己人”,而對“外人”更容易產生恐懼和生氣的情緒。因為“外人”也跟我們一樣在強大的恐懼面前手足無措,所以我們受到驚嚇時的反應也會讓他們感到害怕,于是他們會反應過度,這反過來又會令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