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幸福密碼:腦科學新知帶給我們平靜、自信、滿足
- (美)里克·漢森
- 1229字
- 2021-06-18 19:32:44
自我導向型神經可塑性
我的一位神經學家朋友曾經把大腦形容為一個“3磅重的木薯粉布丁”。它看上去黏糊糊的,毫不起眼,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人類健康、日常效率、心理康復、個人成長、創造力和成功的主要內部源泉。你感覺憤怒還是輕松,沮喪還是充實,孤獨還是被關愛,取決于你的神經網絡;而愉快的人際關系、成功的組織協調、國家的昌盛富強,乃至最終我們人類能否生活在一個和平且持續繁榮的世界上,其基礎就是大腦之間的互動方式。
經驗依賴型神經可塑性的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不論男女,都有能力讓自己的大腦改進得更好——這就是杰弗里·施瓦茨(Jeffrey Schwartz)所說的自我導向型神經可塑性(self-directed neuroplasticity)。即使你自己不使用這種能力,其他外力也會替你塑造你的大腦,這些外力包括工作和生活當中的壓力,科技和媒體,周圍干勁兒沖天的人的影響,痛苦的過去殘留下的陰影,以及我們將在第2章看到的來自大自然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用各種快捷、簡單而有趣的方式來發揮自我導向型神經可塑性的威力,以構建一種持續的輕松、自信、自我接納、滿足和被關愛的感覺以及內心的平和。本書所要教給你的練習非常簡單,那就是:把每天的積極體驗轉化成積極的神經結構。用更專業一點的話說就是:你要激活你的精神狀態,繼而將其設置為你的神經特質。當你需要時,可以隨時提取這些神經特質,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你的內在力量,成為你思維當中不斷積累的積極體驗。
運用思維去改變大腦,從而讓思維變得更好。這樣日積月累,一個突觸又一個突觸,你實際上是在把幸福種進你的大腦里。
通過這一過程,你將克服消極偏見:大腦擅長從壞體驗中學習,卻不善于從好體驗中學習。正如你將在第2章看到的那樣,如果將思維比作花園,那么更適合在大腦這片“土壤”中生存的,不是鮮花,而是野草。因此,通過反復內化積極體驗來播種內在力量的種子,就顯得愈加重要了。
吸收精華
·人的內在力量包括適應性、自信、決心和洞察力,還包括心性的平和、滿足感和愛。這些力量能夠幫助你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困難,從重壓之下復原,愈合過去的傷痛,保持生活的幸福安寧,處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事情,并且用耐心和關懷對待他人。
·大多數內在力量都是在歲月當中建立起來的。本書的主旨就是利用積極體驗來培養你的內在力量,即重塑積極體驗。
·對思維進行觀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你還需要不斷減少消極的東西,增加積極的東西。我所關注的是后者,即在你思維的花園里種花。這意味著要對你大腦的構造進行改造。
·所有的精神活動(不管是視覺還是聽覺,歡樂還是憂傷)都是建立在潛在的神經活動基礎之上的。反復出現的精神活動會給我們的神經結構帶來持久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經驗依賴型神經可塑性。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思維來改變自己的大腦,從而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好。
·增強幸福感及其他一些內在力量的最佳方法就是去經歷這樣的體驗,然后使這些積極的精神狀態轉變成積極的神經特質。這就是內化積極體驗:激活一種積極體驗,然后就像編程一樣將其編入你的大腦里。
[1] 1 磅= 0.454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