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人親眼看見秦兵已后退,城門的防守自然就松馳了許多。每天都會開啟一次城門,讓人進出。郭開就乘這個間隙,派遣心腹門客出城,將他的一封密信,送往城門的秦軍大營。信中大意是:
“某久有獻城之意,奈不得其便。然趙王已十分畏懼,倘得秦王大駕親臨,某當(dāng)力勸趙王行銜璧輿櫬之禮。”
王翦看完,馬上派人飛馳回咸陽送給秦王政。
為了速滅趙國,秦王政親自帶領(lǐng)三萬精兵,由大將李信護駕,取道太原,親自來到邯鄲城下,再次將城池團團包圍,晝夜不停地攻打。城上的士兵遠遠望見秦軍大旆上的“秦王”兩個大字,大驚,馬上飛報趙宮。
聽說秦王親自來了,趙王遷更是嚇得面無人色。郭開勸道:“秦王親自提兵至此,看來不破邯鄲勢不罷休哇!公子嘉,顏聚看樣子也是靠不住的,愿大王早做決斷!”
“寡人愿意降秦,可秦王要殺的話該怎么辦?”
“秦王沒有殺害韓王,又怎會害大王呢?如果獻上和氏璧與邯鄲地圖,秦王必會歡喜。”
“你覺得行的話,就寫降書吧。”
郭開屁顛屁顛地寫好降書,又奏道:“降書雖然寫好了,但公子嘉知道了必定會阻攔。聽說秦王的大營在西門,大王不如假借巡城之名,直接前往西門,打開城門獻降,何愁秦王不接納?”
趙王一向只聽郭開的,在這危亡之際,更回沒了主張,郭開怎么說他就怎么做。顏聚正在北門巡視,忽然接報說趙王已出了西門,大驚。
公子嘉飛馬趕到,說:“城上奉大王之命,已豎起降旗,秦兵馬上就要進城了。”
顏聚說:“我拼死護住北門,公子趕緊收聚趙氏公族,火速出奔代地。以后好圖謀復(fù)國。”
公子嘉依其計,率領(lǐng)趙氏宗族數(shù)百人,和顏聚一起出北門,星夜逃往代地。在顏聚的勸說下,公子嘉自立為代王,以號令當(dāng)?shù)匕傩铡M瑫r為收攏人心,趙嘉表彰李牧,恢復(fù)其官爵,親自祭拜。對外遣使聯(lián)絡(luò)燕國,屯兵于上谷地區(qū),以抵御秦兵來犯。
再說邯鄲城中,秦王政準降后,長驅(qū)入趙宮。趙王遷以臣子禮參拜,秦王坐著接受,底下趙國故臣多有潸然淚下的。
秦王政高居王座,手中把弄著和氏璧,笑著對眾臣說:“當(dāng)年先昭襄王曾以十五城要交換這寶貝,卻仍是求之不得啊!”
嬴政下令,將趙國地方設(shè)為鉅鹿郡,趙王遷安置于房陵,封郭開為上卿。
到了這會子,趙王遷才知道郭開是個賣國賊,感嘆道:“如果李牧還在,秦人怎能吃得上我邯鄲的粟米呢?”
趙王遷在房陵的住所四面石壁,其實是座石室。他住在這里,耳畔水聲淙淙,就問左右這是什么河?
左右答道:“楚國有四條河,江,漢,沮,漳,這條河叫沮水,出了房山直達漢江。”
趙遷凄然長嘆:“水本無情,卻能自達于漢江,寡人被關(guān)在這里,望故鄉(xiāng)千里,永不能歸矣!”
于是,定下一首山水之賦:“房山為宮兮,沮水為漿;不聞?wù){(diào)琴奏瑟兮,惟聞流水之湯湯!水之無情兮,猶能自致于漢江;嗟余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xiāng)!夫誰使余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余聽不聰兮!敢怨秦王?”
長夜漫漫,趙遷每唱一回,都哀慟不能自已,漸漸病倒不起,終卒。代王嘉聽說趙王遷已死,遂給他上了個謚號為趙幽謬王。
趙國君臣凄凄慘慘,可秦王政可是志得意滿,趙國一滅,他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又前進了一大步。這回伐趙興師動眾,秦王班師回到咸陽,也需要休整一段時間。
郭開也得跟著秦王去咸陽,他為趙相多年,家里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一下不能全帶走。于是在自家宅子里挖了個地窖,專用來藏寶。
到了咸陽,大略安置停當(dāng),郭開總惦記著自己邯鄲故宅里的財物。再說來到秦國,上下打點,結(jié)交權(quán)貴也得用不少錢啊!于是他向秦王請假回去搬取財物,秦王政笑著答應(yīng)了。
郭開回到邯鄲故宅,打開地窖取出財物,裝了滿滿十?dāng)?shù)輛車子。不料他早被人盯上了,半道被人殺了,所有的財寶都被一搶而空。世人傳言,這事是李牧生前的門客干的。郭開這一生,為了金錢而賣國,最后枉送了自家性命,也是個蠢材!
再說說那位好不容易逃回本國的燕太子丹,這回死里逃生他是恨透了秦王政。為了報仇,他是散盡家財,招募門客與死士,以圖報復(fù)。他尋訪來的勇士有兩個叫夏扶,宋夏,甚受厚待。另外還有個叫秦舞陽的,十三歲時就在白日里當(dāng)街殺死仇人,太子丹赦免其罪,收在自己門下。
之前那位秦國的逃將樊於期,本來躲在燕國的大山里,聽說太子姬丹好收門客,這才出來投奔。太子丹待他為上賓,專門在易水東面,為他修筑一座房子,命名為樊館。
太傅鞠武勸諫太子丹:“秦國是虎狼之國,正在蠶食天下諸侯,即便是不得罪他們,也會生出事端。何況還接納其仇人,這樣好比批龍之逆鱗,必會自傷其身。太子應(yīng)該速速把樊將軍送到匈奴那邊去再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結(jié)匈奴,或可保我燕國無虞。”
“要是用太傅的法子,必會曠日持久。我如今心里跟油煎似的,一刻也等不得了。何況樊將軍窮途末路來投我,若是因為強秦的緣故,將他遠棄于荒漠,于心何忍?姬丹便是死了,也不能做這樣的事。愿太傅為我考慮!”
“以弱燕抗是秦,猶如以毛投爐,以卵擊石。臣智淺才疏,不能為太子畫策。我認識一位田光先生,智慮深沉,認識的也都是能人異士。太子想圖謀秦國,必田光先生不可。”
太子丹聞言,馬上請求鞠武為他引見。究竟田光是個怎樣的人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