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與他那位舉鼎而亡的長兄相比,更像他們靜深有謀的老子。這次他先派弟弟涇陽君嬴悝乘坐他的王車,假扮秦王,在武關候著;再派將軍白起領一萬人在關內設伏,準備劫持楚王。為防萬一,還另派將軍蒙驁領一萬人在關外為后備。
武關內外已是諸事備妥,秦昭襄王為安楚王之心,還不斷往郢都遣使問候,來往不絕。楚懷王深信不疑,欣然來到武關之下。
關門大開,秦國使者相迎道:“寡君已在關內等候大王三天了,請大王到館舍下榻。”
楚懷王剛進關門,只聽一聲炮響,關門馬上緊閉。這一聲響,楚懷王生疑了,問使者道:“為什么關門閉得這么急促?”
“這是秦法規定的,現在到處打仗,不得不小心著點。”
“秦王何在?”
“已在公館等候著了。”
一行人向前行進了兩里左右,遠遠望見秦王的侍衛整齊排列在公館前頭,使者吩咐停車。公館中走出一個人來,雖然錦袍玉帶,但楚懷王覺得此人舉動缺點王者氣度,不像是秦王。心下躊躇,不肯下車。
來人鞠了一躬說:“大王不必生疑,我的確不是秦王,實乃王弟涇陽君。請大王先入館歇息,自有話講。”
怎么辦?已經在人家的地方了,楚懷王也只得就館,與涇陽君相對而坐。就在此時,只聽外頭喊聲四起,近萬名秦兵已經團團包圍了公館。
楚懷王問:“寡人來赴秦王之約,你們為什么包圍我?”
涇陽君說:“沒關系。寡君偶染微恙,不便出門,又怕失信于大王,所以派我來迎接大王屈尊前往咸陽,與寡君一會。這些兵士都是來護衛大王的,千萬不要推辭喲!”
這時哪還由得楚懷王做主,早被夾著登上了馬車。秦軍留下蒙驁繼續守住武關,涇陽君陪同,白起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蕩望咸陽進發。靳尚還算機靈,找了個空子逃回楚國去了。
楚懷王自嘆道:“悔不該不聽昭睢與屈原的話,被那靳尚給害了!”說完,淚流不止。
到了咸陽,秦昭襄王于章臺會集群臣召見楚王。他自己南面而坐,卻讓楚懷王北面參見,執臣子之禮。楚懷王怒極,大聲抗辯道:“寡人是信了秦國是婚姻之國,才來卦會的。如今秦王假稱有恙,將寡人誘到了咸陽,還不以禮相待,是什么意思?”
秦昭襄王說:“之前你答應把黔中之地給秦國,卻不了了之。今日邀你前來,不過為了踐行前約。只要你答應割地,馬上便送你回楚國。”
“寡人愿割黔中,可以與秦王盟誓,再派一名將軍跟隨寡人前往楚國受地,如何?”
“盟誓那玩意不可靠,必須先遣使回楚,將地界交割完成,才能放大王回國。”
秦國的臣子們,也紛紛上前勸楚懷王,終惹得他大怒:“你欺騙我到這個份兒上,還要強逼我割地,寡人死便死吧,決不受這樣的脅迫!”
昭襄王便將楚懷王軟禁于咸陽城中,不肯放他回國。
再說那靳尚逃回郢都,便來與昭睢商議:“秦王要我楚國的黔中,把大王扣押了。”
“大王在秦國回不來,太子又在齊國為質,若齊人與秦人合謀,也不放太子歸國,那我楚國豈不是無君了?”
“公子蘭不是在呢嗎?為什么不能立他?”
“太子在位日久,大王也還在秦國,若是違背王命,廢嫡立庶,他日大王歸來,我等如何辯解?如今之計,只有向臨淄假傳訃告,請回太子,齊王必會相信。”
“這次我不能陪大王共患難,便往齊國效點力吧!”
靳尚出使齊國,假稱楚懷王薨,需迎回太子主喪嗣位。齊湣王問孟嘗君:“楚國無君,寡人若留下楚太子,來交換淮北之地,如何?”
“不可。楚王也不止有一個兒子,若咱們留下太子,他們肯拿地來贖,自然是好;倘若他們另立一人為王,那咱們齊國既無尺寸之功,又戴上一頂‘不義’的帽子,不合算哪!”
齊湣王也深以為然,便禮送楚太子熊橫歸國。熊橫即楚王位,是為楚頃襄王。公子蘭與靳尚依舊得到重用,并未受一點影響。
楚頃襄王一即位,便遣使去告知秦國:“有賴社稷神靈相佑,楚國已經有王了!”
秦王扣押楚懷王,也沒得到一寸土地,大怒。遂興兵伐楚,派白起為主將,蒙驁為副,率領十萬人馬進攻楚國,一連奪了十五座城池,這才凱旋而歸。
一晃,楚懷王在咸陽已呆了一年多,守衛漸漸懶怠。趁這個時機,楚懷王喬裝改扮,逃出了咸陽城,準備向東回到楚國去。秦王得知后,馬上發兵來追,楚懷王不敢繼續向東走了。于是轉道向北,準備先到趙國去。
此時趙國在位的王是趙惠王,年紀尚幼。聽說楚懷王來投奔,與群臣一商議,一來怕惹怒了秦國,二來他父親也就是趙主父還遠在代地,這么大的事他不好自專。于是,便閉門不肯接納楚王入內。
楚懷王無法,只得向南準備逃往魏國大梁。這么一折騰,秦君已經追上來了,楚懷王又被涇陽君押到了咸陽。沒幾天,受了此番刺激折磨的楚懷王含恨吐血,發病而死。秦國把他的尸身送回郢都。
楚地百姓可憐他,一個金枝玉葉的王,屢屢被秦國欺騙,以至于客死他鄉。百姓們前往迎喪的,個個痛哭流涕,如喪考妣。天下諸侯厭憎秦國的無道之舉,又開始醞釀“合縱”之事了。
懷王之死對楚國的朝堂也產生了震動。屈原哀痛,好好一個君王,卻被公子蘭與靳尚害成這樣?更可恨的是,這兩個人依舊在朝中呼風喚雨。搞得君臣上下,安于現狀,毫無為懷王報仇之意。他屢屢向楚頃襄王進諫,要親賢遠佞,選將練兵,以報懷王之仇。
那么,屈原的進諫會起作用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