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丑前腳剛走,吳起馬上暗自調遣兵將,分作三路,尾隨其后。田和得到張丑預先送來的信,以為吳起的兵馬羸弱,又毫無斗志,并沒做什么準備。忽聽轅門外鼓聲大作,魯國兵馬突然殺到,不由大驚失色。
齊國這邊,馬來不及披上戰甲,車來不及套上韁繩,全亂了。田忌領著步兵出戰,段朋忙著整頓兵車。沒提防魯將泄柳與申詳分左右殺入,乘亂夾攻。這一下,齊軍大敗,被殺得尸橫遍野,一直被追到平陸才落下腳。
這樣的戰果令魯穆公很是滿意,馬上拜吳起為上卿。
那邊田和在嗔怪張丑誤事,張丑十分委屈:“我見到的的確如此,哪里知道這些全是吳起的陰謀?”
田和嘆道:“看來吳起在用兵上,與孫武,田穰苴不相上下。如果他一直被魯國重用,我齊國哪有寧日?必須派一人前往曲阜,與吳起通好,此后再無相犯,你能去嗎?”
“愿舍命一行,將功折罪。”
田和買了兩名美女,加上千鎰黃金,張丑假扮成商人,一齊帶到魯國,私下里送給吳起。那吳起雖才華卓越,但人品較差,是個貪財好色之徒,二話不說馬上收下受用了,還對張丑說:“回去替我謝過田相國,只要齊國不入侵魯國,魯國哪里敢加害齊國呢?”
出了曲阜,張丑故意四處宣揚他給吳起送禮之事,弄得城中沸沸揚揚,都在傳說吳起接受了齊國的賄賂。魯穆公想:“我就知道吳起之心不可測。”
他想削奪吳起的爵位并將他問罪,吳起知道了,馬上丟下家中那些美婢嬌妾,獨個兒逃奔到魏國,信在翟璜家中。正好魏文侯需要一個合適的西河邑守,翟璜馬上想到了吳起。
魏斯本不想用這么個殺妻求將的人,架不住翟璜的勸說,便召來吳起說:“聽說將軍為魯國立下大功,為什么竟然來到本國呢?”
“魯侯聽信讒言,不相信臣,所以只得逃死于此。聽聞君侯禮賢下士,豪杰歸心,吳起愿執鞭馬前,為您效命。”
魏文侯便拜吳起為西河守。吳起來到西河,修城墻,擴城池,操演兵馬,訓練出在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一支軍隊——魏武卒。他采用的訓練方式十分嚴厲,類似于現代的特種兵訓練,迅速提升了魏國軍隊的戰斗力。同時,他還另外修筑了一座城邑,以抵御秦人,稱為吳城。
說到秦國,這十多年也不消停。吳起來到西河時,秦惠公已薨,世子嬴出子嗣位。這位秦惠公本是秦簡公之子,沒有問題。但他爹秦簡公卻是秦靈公的叔父。當年秦靈公死后,兒子嬴師隰還太小,主少國疑嘛,群臣便奉靈公之叔秦簡公即位。
之后,簡公死,惠公立,惠公死,出子嗣位,已是三傳。這時的嬴師隰早已成年,對大臣們說:“秦國本是我父親的,我有什么罪,你們廢了我?”
大臣們無言以對,商議著殺了嬴出子而立嬴師隰為君,是為秦獻公。
吳起嗅覺靈敏,趁著秦國君位生亂的機會出兵,奪取了河西五座城池。消息傳出,韓國趙國都派人來稱賀。魏文侯得意之余,更覺得翟璜這位人力資源總監有大功于國,便想拜他為相國。
大臣李克反對,說:“翟璜不如魏成。”魏文侯思索了一會,點頭表示同意。
李克出朝,迎面正遇上翟璜興沖沖地上前問道:“聽說主公要選相,讓你決定,這事定了嗎?是誰?”
“已經定了魏成。”
翟璜聞言忿然:“主公要伐中山,我舉薦了樂羊;主公憂心鄴地,我舉薦了西門豹;主公擔憂西河,我又薦了吳起。我哪里不如魏成了?”
“魏成舉薦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與主公非師即友。而你所舉薦的,不過都是主公的臣下。魏成食祿千鐘,九成都用在招徠賢士上頭。而你的食祿都自己享用了。你跟魏成如何比得?”
翟璜啞口無言,再拜道:“在下失言,請求自此后為您門下弟子。”
自此之后,魏國將相和睦,邊境安寧,三晉之中,惟魏最強。
再說齊國的相國田和,眼見魏國日益強大,而魏文侯又賢名播于天下。自然要十分拉攏,與魏國深相交好,以得到最大的支持。時機成熟,田和終于亮劍了,他將齊康公放逐于海上,只給了一座城池作為食邑,其余的用度他可就不管了。
之后,田和托魏文侯作個牽線人,在周天子面前說話,要求仿照三晉的先例,正式冊命田氏為齊侯。此時,周威烈王已崩,太子姬驕嗣位,是為周安王,周王室的力量更加衰弱,早就得看諸侯們的臉色行事了。
周安王十三年,王室正式賜田和為齊侯,史稱田太公。自從陳國的公子媯完為避禍來到齊國,被齊桓公用為大夫,歷經十世,幾代謀國,終于在田和這一代正式取代了姜姓公室,篡奪了偌大的齊國。自此,姜太公受封的姜姓齊國已經絕祀,取而代之的是田氏的齊國。齊國還是齊國,但已改姓田,而不是姜。
此時的三晉都流行選相為時尚,相國的權力可與后世實行“三省六部”制時的宰相不能相比,那權力可要大得多,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魏國的相國已定下魏成,趙國的相國還是公仲連,韓國的相國叫俠累。這個人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俠累本出身寒微,與濮陽人嚴遂因緣際會,結為八拜之交。嚴遂家境殷實,而俠累家貧,經常得到嚴遂的周濟。后來,嚴遂還出錢資助他周游他國,俠累這才能到韓國做官,直至相國之位。
俠累如今功成名就,為了立威,便嚴格自家門禁,杜絕訪客謁見。嚴遂來叩門,俠累知道他是想走自己的門路,便把他撂在一邊,一個多月都不理會。
這般翻臉不認人,嚴遂該怎么辦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