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16. 三日奏對

魯莊公大敗而歸,回國后誠懇地向施伯道了歉,并向他討主意:“這個公子糾是應該殺還是留呢?”

施伯說:“小白剛即位就能凝聚人心,大敗我軍與乾時,他的能力不是公子糾能比的。何況現在齊國大兵壓境,不如答應他們殺公子糾,與齊講和。”

公子糾的悲劇就此降臨了,他死后,魯國要將召忽與管仲裝進囚車送回齊國。召忽是個烈性子,他說:“子死孝,臣死忠!召忽將追隨公子糾于地下。”于是以頭撞柱而死。

管仲呢?他自有說法:“有死臣必有生臣。吾將活著入齊,為公子糾辯白其冤。”

施伯見此,又有一番主意,他對魯莊公說:“我看管子回齊,小白必不會殺他。此人乃天下奇才,不死必有大用于齊,則齊國必將稱霸天下。不如請主公與小白求情免其一死,咱們做個順水人情,將來管子必感恩于主公。只要管子欠咱的人情,以后也好為我所用。”

魯莊公有點猶豫:“他畢竟射過齊君,若吾方這么做的話,怕那姜小白會遷怒于我國。”

“若不可用此人,不如殺了他,把尸首交給齊國好了。”魯莊公想了想覺得也可以。

出使魯國的公孫隰朋聽說了,急趨入宮,來見魯莊公說:“管夷吾射吾君之帶鉤,寡君恨之入骨,非要親手殺他不可。若把尸首交還,那還似沒報此仇一樣。”莊公信了,于是將管仲押入囚車,并將公子糾,召忽的首級一并交付于隰朋,讓他回國復命去了。

管仲早知這一切都是鮑叔牙為了救他設下的計謀,但擔憂魯國的施伯是個聰明人,等他醒過神來,必會派人上來追殺,到時這條小命就不保了。于是制作一首《黃鵠》歌曲,教押送的人唱,此曲旋律輕快,唱著唱著,所有的人不由肋生雙翅,越走越快,一日能走兩日的腳程,飛快地出了魯境。施伯果然派公子偃來追趕,卻沒趕上,只好無功而返。

鮑叔牙已在堂阜迎接,兩個好朋友一見面好一陣唏噓。管仲心有慚意:“我和召忽一起侍奉公子糾,現在他死我卻沒相隨他于地下,于臣子的節操上有虧呀!怎么還能侍奉殺死他的仇人呢?將來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召忽?”

鮑叔牙勸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你有治理天下的奇才,只是未有時機罷了。主公小白志大才高,若得到你的輔佐,必能經營齊國,雄霸天下。將來你功蓋天下,青史留名,何必要守那點匹夫之節?”夷吾默然。

說來齊桓公姜小白也沒有那么容易忘記那射鉤之仇。他曾對鮑叔說:“管夷吾射吾中鉤,那箭還在呢。每每想起此事,恨不能生食其肉,我怎么能用他呢?”

“當時各為其主,管子沒做錯什么。主公若用他,必可為您射下這方伯之位,何苦要糾結于那一個帶鉤呢?”

“寡人可以不計較那射鉤之事,許他大夫之職亦可。再說,有汝等人臣在,為何定要拜他管仲為相呢?”

“咱們這些人不過是守著規制綱常,做些具體的事罷了。至于說內安百姓,外撫四夷,使國泰民安,開疆拓土,功垂千秋的話,咱們就不行了。非管夷吾不可呀!”

齊桓公還是對稱霸很執著,一聽此言很是動容,追問道:“那管子有什么過人之處?”

鮑叔正色:“臣有五處不如管夷吾。其一,寬柔惠民,不如也;其二,治國不失其柄,不如也;其三,忠信結于百姓,不如也;其四,制禮義施于四方,不如也;其五,執鼓于軍門,使百姓敢戰無退,不如也。主公欲用管子,必須拜以相位,待以父兄之禮,占卜吉日親往郊迎。則四方賢士知主公禮賢下士而不計私仇,必樂用于齊國。”齊桓公想了想,還是一一答應了。

鮑叔牙安置管仲于郊外公館,到了拜相那天,管仲沐浴了三道,衣冠袍笏都是上大夫的規制。齊桓公親往郊外相迎,與管仲同乘一車入朝,百姓觀者如堵,一時傳為美談。

入朝后,管夷吾自然先磕頭賠罪,君臣互讓不止。待入坐后,名垂青史的三日奏對開始了。這些政治措施一條條有些枯燥,還是揀些重要的提綱契領地說一下。

齊桓公首先問治民之道。管仲說:“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民相親。赦舊罪,立無后,使人口增長。減輕刑罰,薄稅賦,使人民的腰包能鼓起來。教化民眾,使其知禮,民正矣。將全國民眾按士農工商分為四民,士之子常為士,農之子常為農,工商之子常為工商,世代不改其業。民自安矣。”

點評:這是個好法子。傳統手藝可以世代傳承,不會有斷代,且人民有活干,有事做,自然可以安居樂業。

齊桓公想發展國防事業,問財力不足的問題怎么解決?管仲的法子是:削山為錢,煮海為鹽。就是開采銅礦制作銅錢,利用濱海地利發展制鹽業,使齊的銅器與鹽通行天下。在價錢賤時,低價買進四方百貨囤積,待價高時拋出。簡直是古代的巴菲特呀,低買高拋!還有“為女閭三百,以安行商”。什么意思呀?就是設立“紅燈區”,以招徠天下行商之人。

管仲的方法使齊國的商業迅速發展,成為當時天下商業最繁榮之地,即便到了戰國晚期,臨淄依然是萬商云集之地,百貨駢集流通之所。

齊桓公又問強兵之法。管仲的法子是:若只是繕修甲兵,增招軍士,那天下諸侯都會群起而效之,沒什么用。要做,就要去掉這些表面虛浮的,專心增加內里的實力。將全國分為21個鄉,工商之鄉六個,軍士之鄉十五個。軍士之鄉里,五家為一軌,五人為一伍,設軌長;十軌為一里,五十人為小戎,設有司;四里為一連,二百人為一卒,設連長;十連為一鄉,兩千人為一旅,鄉良人率之。十五鄉可出三萬人,作為三軍,主公掌握一軍,高家和國家各掌一軍。平時種田打獵,戰時出動。軍伍之中,人人是從小到大的發小,夜戰時聲相聞,晝戰則目相識,連口令都不需要,大家同生共死,戰則同強。有這么三萬人,齊國足以橫行天下。

好一個嚴密的保甲制啊!這樣的軍隊肯定戰斗力強,毫無疑問的。

齊桓公心中豁然開朗:“兵力強了,那可以征召天下諸侯了嗎?”管仲對曰:“不能。主公要想稱霸于諸侯之國,就必須尊周天子,而與鄰國親睦。主公可以派出游士八十人,以車馬衣裘,財物寶貨,周游四方,結交賢士。同時,觀察各諸侯言行,有言行不端的可加以攻伐,侵取其地;行篡位弒君之事的可誅殺,以立主公之威。這樣,天下諸侯,必相攜來朝見主公。到那時,主公可領著他們同往周室以尊王,則霸業成矣。”

桓公一條條聽下來,二人一問一答,不覺三日,全不知倦。姜小白已完全拜服于管仲的才華,決定要拜他為相。管仲提出要求:“一個好漢三個幫,獨木難成林。若要我執相位,需五大臣相幫。升降揖遜,辨辭剛柔,任命隰朋為大司行,掌外交事務;開荒墾土,任命寧越為大司田;平原廣牧,統領三軍,任命王子成父為大司馬;決獄斷案,不誣無罪,任命賓須無為大司理;犯顏直諫,任命東郭牙為大諫之官。”

齊桓公毫無二話,一一應承下來。于是拜管夷吾為相,將當年全國所有門市租金賜與他為賞。更尊他為仲父,待遇在高國二卿之上。不許全國稱“夷吾”二字,只得稱仲,蓋古人以字為尊。

話說那邊魯莊公聽說齊國拜了管仲為相,簡直要氣瘋了,齊國人簡直是在羞辱他的智商啊!于是謀劃著要發兵齊國以報乾時之仇。齊桓公聽說了,問管仲:“不如咱們先發制人,直接討伐魯國怎么樣?”

管仲不同意:“各項措施還沒落實,不好出兵的。”桓公畢竟年輕氣盛,不聽,拜鮑叔牙為將,率部直逼長勺。

施伯向魯莊公推薦一人,正是那位“肉食者鄙”的曹劌。長勺之戰的過程,早已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大家都耳熟能詳。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出處正在此。總之長勺之戰,魯國大勝,齊國大敗而回,被追到三十里外,死傷無數。欲知后事,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永胜县| 瓦房店市| 玉溪市| 弥渡县| 海丰县| 阳春市| 崇文区| 毕节市| 友谊县| 合作市| 泰宁县| 礼泉县| 葫芦岛市| 陆河县| 怀柔区| 大石桥市| 五华县| 潮州市| 安岳县| 廊坊市| 睢宁县| 涟源市| 马尔康县| 社旗县| 象州县| 新化县| 兴国县| 南丰县| 清流县| 斗六市| 弥勒县| 尼玛县| 得荣县| 新余市| 广平县| 吴旗县| 资兴市| 喀喇沁旗| 周口市|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