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管仲,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是古之賢相標桿,后世多少能臣名相都對他推崇倍至,有代表性的比如諸葛亮.但誰都不是天生成才的,管仲也曾走過一段彎路,青年時的他,一度是公認的“屌絲”.
管仲年輕時家貧無依,曾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自古以來合伙做生意都是大家各自入股投資,待到賺得利潤時,按各自的出資比例來分錢.可管仲偏不,出資時他掏得最少,分錢時他反要多拿.人人覺得鮑叔牙吃了虧,可鮑叔牙自己卻不這么覺得,他說:“你們不了解管仲,他不是個貪財之人,實在是因為家貧負擔重,不得以才如此.”
后來兩人一起棄商從軍,到打仗時,管仲在大家沖鋒時總躲在后頭,撤退時反而昂首闊步走在最前頭.大家都說管仲是個貪生怕死的懦夫,也只有鮑叔牙不這么覺得,他又說:“管仲不是個怕死的懦夫,他是因為家中有老母只有他一人奉養,所以才如此愛惜自己的生命的.”
人生有此知己,夫復何求?自然,管仲與鮑叔牙結為莫逆之交,二人的友誼貫穿了一輩子,也輝映了千年的歷史.
二人的才能與賢名隨著歲月流逝而不斷增長,就連齊襄公也知道了,特聘請他們為自己兒子的老師.還記得襄公最初娶宋國公主時,魯國和莒國各陪嫁了媵妾嗎?那魯國的女子生的是庶長子,名公子糾;莒國的女子生的是次子,名公子小白.齊襄公任命召忽與管仲做公子糾的師傅,鮑叔牙做公子小白的師傅.從這點看,大約襄公對公子糾的期望要更高一些.本來鮑叔牙還有點不悅,但管仲安慰他:“主公只有兩個兒子,將來君位不是公子糾的就是公子小白的.不管是誰即位,咱們倆都得互相舉薦對方才是.”鮑叔牙這才安心上任.
待到襄公伐衛歸來,公然與文姜在禚地雙宿雙飛.小白想著這樣不對,自己身為人子怎么也得勸一句.于是特意進見父親說:“畢竟魯侯的死外面還沸沸揚揚的,怎么也得注意一下影響.”不了不了.襄公大怒,脫下一只鞋子就朝他扔了過去.心想,老子的事,還輪不到你小子來說三道四的.
鮑叔牙說:“有奇淫者,必有奇禍.我們不如逃往莒地避一下吧.”于是,二人果然收拾行裝到莒國去了,齊襄公毫不在意,對此不聞不問.由此看來,小白在父親心里也不那么重要。
“管鮑之交”名副其實,不久之后,管仲在齊國也呆不住了。他族叔管至父替公孫無知邀他入朝,他哪里肯:“這種不知死活的人,自己的脖子已經架在刀下了,卻毫不自知。別來拉我陪葬。”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和召忽一商量,干脆兩個人帶著公子糾也回了他舅家——魯國。魯莊公挺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給的待遇也是大夫級的。
在中國歷史上,往往那種不起眼的人,在關鍵時刻卻能改變歷史的進程。比如李自成如此英雄,他怎么能料到自己會死在九宮山的一個農夫手里?再比如現在齊國那個跪在無知腳下的大夫雍稟,貌似卑微,心里卻在謀劃著一件大事。
齊國有位老相國叫高敬仲,德高望重,雖致仕多年卻在朝中聲望頗高。連稱與管至父弒君出道,朝中難免不服,一直想與這位老臣拉拉近乎,給自己政治上加點分。這日,老先生忽然請這兩人來府中喝酒,可把連管二人給高興壞了,急急往高府上趕。
誰料這卻是場“鴻門宴”。二人進得府中,為表敬重,并不曾攜有一寸鐵器,馬上被埋伏好的甲士砍成數段,身首異處。
那邊雍稟持著一封假信去見無知,謊稱有情報,公子糾即將引魯國大軍前來攻城,報殺父之仇。無知大為驚恐,馬上召集朝臣一起商議御敵之策。這剛一上朝,屁股還沒坐上寶座,眾朝臣像商議好了似的,一齊一擁而上。那個雍稟掏出利刃自無知背后猛刺一刀,立時血流如注,浸濕寶座。連妃聽說此事,自知無法逃脫,也投繯自盡了。想此時距無知登上君位,不過才一個多月而已。這須臾富貴有如黃梁一夢,卻夢斷身死!可見國君這個位子真是個“高危”職業。
眾大夫商定前往魯國迎回公子糾來繼承君位,因為畢竟魯國是大國,且公子糾為長子,肯定是他了。魯莊公聞訊大喜,馬上就要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大夫施伯有不同意見:“齊魯勢力此消彼長,現在齊國君位虛空,正利好魯國。不如先不要送公子糾回國,再觀察一段時間。”
可此時文姜已回了魯國,先是催莊公為自己的哥哥兼情人報仇,后得知仇人已死,又催促送娘家侄子回去繼位。魯莊公沒辦法,只得派曹沫為將,秦子與梁子一齊護送公子糾回國。
管仲心中不踏實,他想著莒國離齊國更近一些,恐怕小白會比公子糾先到。便帶著三十乘兵車先行去截殺。
果然到了即墨,得到消息,小白在莒國士兵的護送下已從此地經過。遂疾行三十余里,正遇見一群莒兵在埋鍋造飯。管仲先向車中的小白行個禮,問:“公子別來無恙,這是要往哪里去?”
小白說:“回國奔父喪而已。”
“公子糾乃是兄長,理應由他主喪;就不勞公子奔忙了。”
鮑叔牙喝道:“你回去吧,現在咱們各為其主,不必多說了!”身旁的莒兵們也一個個睜眉怒目,管仲是個不吃眼前虧的主兒。佯裝害怕而退,卻突然彎弓搭箭,照定小白就是一劍。那姜小白大喊一聲,口吐鮮血,一頭栽倒在車中。周圍的人慌了手腳,邊哭邊喊:“不好了,公子不中了!”
管仲以為得手,趁亂揚長而去。歸來報與魯侯與公子糾,一行人遂不著急,緩緩向著臨淄前行。
誰知這一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帶鉤,也不知是管仲的箭法不太準還是小白命太好,總之那么大一個體積,偏偏他就只射中了一枚小小的玉帶鉤,這真夠倒霉催的。姜小白也是天生演技派,又是吐血又是倒地的,連鮑叔牙都騙過了,這份機智也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告訴鮑叔,若他裝得不像,那管仲準又要再射,所以這苦肉計是必須的。
姜小白換了輛小車,另帶了幾個人,從小路往臨淄城疾馳而去。待入了城,鮑叔牙持著名牌四處拜謁朝臣,夸說自己學生有多么賢能,勸他們立小白為君。大夫們說:“先前我們已跟魯國方面報信迎公子糾了,現在小白先回來了,該怎么辦呢?”
鮑叔牙說:“你們要迎公子糾但小白卻先回來了,這是什么?這是天意,天意不可違啊!再說,魯國幫忙立了齊侯,將來必然指望齊國回報于他。看看鄭厲公子突和宋莊公的事吧,還不吸取教訓嗎?齊國經此一亂,非賢君不能安國定邦哪!”
眾大夫深覺有理,遂迎小白為君,是為齊桓公。注意,這位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姜小白是也。
魯莊公聽聞此事,感覺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傷害,遂發兵欲攻打齊國.新君甫定,上下君臣都很擔心,但鮑叔牙對這場戰爭卻很有把握.將全國軍隊分為左中右三軍,由王子成父將右軍,寧越為副將;命東郭牙將左軍,仲孫湫為副將;他自己和小白一起坐鎮中軍.東郭牙足智多謀,他出主意說:“魯侯認為我軍有戒備,必不敢深入我境.乾時那個地方有地利,便于伏兵.可于此處設伏,必能一舉破敵.”鮑叔牙覺得這主意不錯,于是派雍稟負責挑戰誘敵,其作人包抄設伏.
這邊魯莊公行軍到乾時,管仲說:“齊國人心未定,現在應該一鼓作氣直入齊境.”
莊公輕蔑地說:“若像你說的,小白早被射死了.”
剛安下營寨,雍稟就來挑戰.魯莊公親駕戎車上前責問:“你們殺了無知,求我送回公子糾.現在又立了小白,是什么意思?信義安在?”
雍稟仿佛很羞慚,抱頭竄走.莊公派曹沫去追趕,那雍稟又回頭接戰,接著曹沫又陷入鮑叔牙大軍的重圍之中,他拼盡全力才殺了出來.
此時,忽聽炮聲震天,寧越,仲孫湫的伏兵,和鮑叔牙的中軍殺聲四起,從四面八方象墻一般地向魯軍推進.鮑叔牙傳論諭:“有捉住魯侯的,賞萬戶邑.”頓時無數人向魯莊公的戎車奔來.
梁子取下繡旗立在自己的輅車上,魯莊公換了身小兵衣裳,另乘一輛小車,由秦子護著殺出了重圍.梁子被寧越擒住,齊桓公命斬于軍前.
這一仗魯國慘敗,十停里折去七成.管仲指揮著殘兵撤退,第二天,在路上又遇到王子成父和東郭牙的伏兵.秦子接住王子成父,曹沫接住東郭牙,兩下里殺得難解難分.管仲保著魯莊公,召忽保著公子糾,奪路而逃.
好在那魯侯也是個神箭手,誰追他追得急,回首就是一箭,竟然箭無虛發,連殺數將.齊兵膽寒,稍稍退卻.管仲又把車上的值錢東西扔了一地,縱齊兵搶拾,這才得以脫身.
秦子死于亂軍中,曹沫負傷,好在只是傷了一只胳膊.齊軍趁勝追入魯境,把汶陽占了去.
臨淄,小白早朝,百官齊賀乾時大勝.只有鮑叔牙皺眉:“公子糾尚在魯國,有管仲與召忽輔佐,真正是心腹大患.”于是,桓公向魯國送呈國書,要求討回公子糾,并將召忽與管仲綁了押回齊國,小白要報那射鉤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