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二郎故里話今昔
  • 嵇道鑫 袁鑫編著
  • 2468字
  • 2021-06-18 11:08:42

1.1 “海西”地名淵源

古稱海西的官方說法來源于漢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 曾在境內置海西縣。這是有史可查的灌南境內最早建縣的歷史記載,也是該縣地方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歷史事件。但是如果我們要考察灌南縣境內在漢代海西建縣之前的歷史沿革,可以發現,灌南地區古稱海西早于漢代,境內最古老的地名稱謂也不是海西,且海西古稱還包括灌南周邊地區。海西故城,據《方輿紀要》記載,漢代時屬于東海郡。在海州南一百二十里。其遺址當在今灌南縣境內,古老相傳,距新安鎮東南大約十公里,現在新集鄉的城頭村即是原址。

灌南縣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定居,繁衍生息。西漢時(公元前90年) 為境內建縣之始,中國古代地名大辭典解釋:“海西縣,漢置,晉廢,東魏復置,齊周時廢,故城在今江蘇東海縣南,漢封李廣利為海西侯,后漢劉永立董憲為海西王,晉桓溫廢帝為海西公,皆此,按漢書地理志作海曲,錢大昕曰,曲當作西,李兆洛亦謂海曲凜海西之訛。”故灌南又有“海西故國”之稱,其“海西”一詞的由來,也經歷了一段歷史演變過程。

灌南地區最初被稱為“東海上”

遠古時期的中華大地,天下分為九州,灌南地區隸屬徐州。這里的“徐州”和現代行政區劃中的“徐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據《禹貢》記載:徐州之域——“東至海、北至岱、南至淮”。因為灌南地區地處東海(今黃海) 之濱,所以在夏商時期灌南地區及其周邊地區一直被稱為“東海上”;西周時期,“東海上”屬于兗州的轄地;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郯國,隸屬越地,但時間不長即為楚國的疆域。“東海上”隸屬楚國的時間比較漫長,一直到秦代統一全國設立朐縣為止。我縣的一些業余地方史愛好者認為古海西文化受楚文化影響比較大,有一定道理。

秦代灌南就稱“海西”

秦始皇統一六國,天下分為三十六郡,并且首設“朐縣”,時灌南地區隸屬朐縣所轄,先后分屬薛郡、郯郡。朐縣的范圍是很大的,它包括今東海、海州、灌云、灌南等地區以及今漣水縣北部地區。古朐縣境內有朐山,灌南地區位處朐縣和朐山的南部,這也是后世把“朐南”作為灌南縣及縣城新安鎮古稱之一的由來,取朐縣之南或朐山之南的含義。

在秦代,由于境內以及周邊的灌云大部分地區和漣水縣北部地區地處東海(今黃海) 西側,所以其原有的地區名稱“東海上”在民間逐步被新名稱“海西”所替代。

“東海上”具體是在何時被改稱為“海西”的?由于史料有限,我們目前還無法找到確切的依據,當然也無從考證。但是我們從現有的史料中可以得出結論,最遲在秦代就有了“海西”的地名稱謂。

司馬遷的《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方士徐氏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愿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問占夢,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禱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瑯邪北至榮成山,弗見。

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并海西。

……

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十月東巡,曾奉秦始皇令求不死之藥的徐福怕因入海求神藥,數年不得而遭譴,就騙秦始皇說因海中大鮫魚所苦而不得至。性格剛烈的秦始皇便帶著人馬,準備好漁具,親自乘船下海巡捕巨魚。從瑯邪北至榮成山,一直沒有見到大鮫魚。一直到了“罘”這個地方,才見到巨魚,秦始皇將大魚射死,于是就近從海西這個地方上岸。

《史記》中記載的“罘”就是位于今灌云縣伊蘆鄉罘山村的罘山。罘山,在秦代是位于海中的一座島山。《隆慶海州志》記載:“罘山,去州治東五十里。舊志云:秦始皇浮海而還,見巨魚,射殺于此。”“遂并海西”的“并”不是合并的意思,而是“就近、靠近上岸”的意思,“海西”的范圍包括今灌云縣、灌南縣以及漣水縣的北部地區。海西這一地域稱謂雖然源自民間,但是相沿成俗,官方、民間均予認可,以致史學家司馬遷都把它寫入了不朽的史學著作《史記》中。

“海西”與“海曲”之誤

有一些愛好者認為“海曲”也是灌南縣的古稱之一,其理由源自《漢書·地理志》中的記載,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海曲”,一是指的是今天的山東省日照市,與灌南地區無關;另一個是指我們的灌南、灌云等地區,但這是作者的筆誤或訛傳。對此,清代江蘇的兩位訓詁學家錢大昕(嘉定人)、李兆洛(常州人) 都給予了考訂、糾正。錢大昕曰:曲當作西;李兆洛:海曲凜海西之訛。

“海西”的縣治在灌南

從《史記》中對海西的記載可知,在漢代建縣之前的秦代,海西地區所涵蓋的范圍也包括今灌云地區。到了漢武帝時期正式設立海西縣,今灌云縣的大部分鄉鎮已“劃歸”海西縣管轄,只有北部少數鄉鎮仍屬朐縣管轄。到了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首設海州于龍苴(今龍苴鎮),統轄6郡19個縣,灌云縣境為東彭城、海西、東海3郡的領地,由此可見仍然有部分灌云地區隸屬海西。但古海西縣的縣治在今灌南縣境內。

灌南鄰近的漣水縣古稱有很多,而“海西”也是他們眾多的古稱之一。漣水古稱海西,不僅與漣水北部地區曾經是古海西的一部分有關,還與漣水曾經是古海西郡的郡治所在地有關。

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原北東海郡改為海西郡,治所漣口(即今江蘇漣水縣漣城鎮北郊),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但時間不長,到了北齊又改海西郡為海安郡,至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海安郡,轄地并入海州。就是說,古老的海西,不僅有縣級建制的歷史,也有地級建制的歷史。而在漣水境內歷史上曾經設立的海西郡(海西縣隸屬其管轄),畢竟時間太短,在漣水縣的歷史上連浪花一瞬都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漣水人并不把海西作為自己的主要古稱,只有一些文史工作者才把海西作為漣水的古稱之一。

古海西縣的縣治位于今灌南縣境內的新集鄉塘河村城頭,是灌南人的驕傲,把海西作為灌南縣的古稱,最科學、最合理,也最具說服力。只是把灌南古稱海西源于漢代曾在境內設立海西縣的說法不全面、欠科學。準確地說,灌南縣之所以古稱海西,是因為境內在古代地處東海(今黃海) 的西側,秦代就被稱為海西,漢代又在這里設立了海西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平顶山市| 江孜县| 白银市| 平度市| 西峡县| 北京市| 报价| 东至县| 西昌市| 安义县| 新蔡县| 崇信县| 新巴尔虎右旗| 湖南省| 含山县| 宣恩县| 泰宁县| 阆中市| 利津县| 大洼县| 措勤县| 寿宁县| 肃宁县| 怀化市| 二手房| 新巴尔虎右旗| 黑河市| 嘉鱼县| 昌黎县| 崇仁县| 崇州市| 文安县| 绥化市| 故城县| 紫云| 怀柔区| 宽城| 阳山县| 明光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