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后的猨翼山
- 山海無界:東方遇到西方
- 奈目·鵬飛山海經工作室
- 4251字
- 2021-06-07 15:43:15
卿云歌
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山海經·南山經》
他睜開眼,如同從萬古長夜里醒來。
熹微的晨光,灑在猨翼山上,照亮了一片山頂空地。四圍如刀削,上則亂云繚繞,下則絕壁通底,水霧蒸騰,深不可測。此山地勢之險,須猿猴生翼方可上,故名。
空地很大,方圓約三十丈,高低不平。西北最高,怪巖嶙峋;東南偏低,怪樹雜生;溪流便隨高就低,盤旋而下。溪邊有奇石,水底有白玉,大小怪魚游弋其中。兩岸建有許多木柵,圈養著諸般獸類,外形莫可名狀。它們也正紛紛醒來,開始發出聲響。
這一切于他都是新的,草木魚獸皆不識,也就無所謂奇怪與否。只他所在之處,是巨石摞起來,頂上覆了怪茅,建成好大一座屋子。看起來,他和那些獸類約略是不同的。
“你醒了?”隨著窸窸窣窣的游動聲,她出現在門口。她皮膚粗糙微黑,顴骨突出,從表情到聲音都很清冷,唯眼大而窅,在看見他的瞬間有光芒一閃而逝。腦后的烏發蓬亂地垂下,一直披拂到胯邊,再往下只見長長一條蛇尾,兀自在野草間來回擺動。
他的嘴動了幾下才出聲,似乎喉嚨還在適應,聲音顯得飄忽且嘶啞:“……你……你是……誰?”
“你呼我巫姑即可。我出自巫族,是女媧后裔,居于靈山。”她身裹純白獸皮,腰間掛一件翠綠的蛇形玉器,說話間,她雙手捧起,對著門外四方祭臺拜了拜說:“開辟鴻蒙,女媧創世,彼時萬靈皆由天地之精化生,體態形容并不截然分明,或龍首,或蛇身,或獸足,分而為神、巫、獸三族,神主上界,獸主下界,巫則調和陰陽,上知神意,下育百獸。”
他目視沿溪所建木柵問:“那些都是巫姑所育?”
近處木柵內有一頭怪獸立起,外形像馬,白首虎斑,唯獨尾巴赤紅,它張開嘴對著天空吼起來,聲音悠長渾厚,像是在吟唱。
“嗯。那是鹿蜀,我用白首馬、斑斕虎和蜀葵育出的。”
“如何育得?”
她指指祭臺上的長方凹槽,讓他走近了看,只見臺邊雜亂放置有石刀、石錐、骨針等諸多工具,還有各種形狀奇怪的石罐,罐里裝著怪異的藥液,有的鮮紅如血,有的烏黑如墨,還有的亮黃如陽光,目不能直視。她一一指點,像是有意要把這些教給他,臉上帶著詭異的自得。
“喏,再看左近木柵,探出頭那只叫窫窳,牛形,馬蹄,那紅色身體費了我兩罐禽血,半月之夜的兩息巫法。更遠處那頭正在啼哭的叫狍鸮,羊身虎牙,眼睛長在腋下,神族送來十只羊、兩只虎加一具神族士兵軀體,三晝夜才做得。”
他忽覺身上發冷:“神族要你做的?”
她眼尾一挑,露出尖刻的嘲諷:“那可不?神族沒落,不思進取,力量日益減弱,又恐神界地位下降,遂開始屠食獸類以強自身。知我巫族善醫,能以巫術造出怪獸,食之各有特殊功用。”
他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低頭打量自身,狐疑道:“難道我,我也是……你造的?”
她平靜地注視著他:“你與那些不同,你果然有智慧……”
話音未落,只聽空中有人高聲喊道:“巫姑接神諭——”緊接著,一隊巨獸降落,獸身上各乘著一名神族將士,威風凜凜。
巫姑示意他進屋,然后游過去,淡淡吐出一個字:“講。”
為首神將,獅身大耳,耳朵上穿掛兩條青蛇,名叫奢比尸。他亢聲道:“奢比尸傳神帝諭,神族今晚舉辦百年一次的扶桑會,神尊神將悉數與會,須獸三十頭、天狗三十頭、猙獸三十頭、鵸鵌百只、鴸鳥百只、肥遺百只、鯥魚五十條、文鰩五十條……”
巫姑不耐,冷聲打斷那長長的食單:“溪邊有柵,林中有籠,東南角有池,你等自去取。我只問一聲,有新近造得的絜鉤,做湯鮮香味美,可美容顏,要否?”
奢比尸大約已習慣于巫姑的冷言冷語,亦知她地位特殊,賠笑道:“末將還另帶了一份口諭,神帝要那能治忌妒心的神獸‘類’給神后與諸神姬食用。”
“嗯,我這絜鉤只一點神奇:遇風即損氣息,少時便失了鮮味,美顏效用也會大打折扣。須得置一大鼎,現煮現食,一刻也不得耽誤。氣味所至之處,管教個個得益。”
神族食用猨翼山的怪獸日久,皆知其奇效,聽說有新獸可食,奢比尸大喜,搓著手再三表示回天界必大加美言,便帶領隊伍樂顛顛地跟著巫姑去了。留下一群坐騎三三兩兩,坐臥著閑話。
其中一只巨獸,六足四翼,面目模糊不清,信步溜達著,就到了這邊屋門口。看到屋內的他后,像是有幾分歡樂,翼翅輕拍,足下蹈步。他嚇了一跳,正要躲進身后的草鋪中,那巨獸卻在兩個前翼中間發出細細的聲音來:“別害怕,我是巫十一,巫姑知道我。靈山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大首領,其中巫姑最有靈氣,巫咸本領最高,我是不入流的小幫手,大家開玩笑叫我巫十一。嘿嘿,太好啦,巫姑把你造出來嘍!”
他指著這只巨獸詫異道:“你這……不像啊,找不出五官臉面。”
“因我學藝不精嘛,嘻嘻,天界也只好喚我混沌。當日神族命靈山十巫為神族造怪獸,巫咸以違背天道為由拒絕了。神帝便派了帝子中容到靈山,日日隔崖吹笛幽會,誘拐了巫姑到此。之后就大屠巫族,我是唯一一個逃出來的,只好自毀本體,用巫咸教的秘法造出這混沌形體,才得蒙混到天界。噓,有別的坐騎來了——”
他眼珠一轉,急忙走近混沌,用手輕輕撫摸其背。那匹坐騎探頭看了看,又走開了。巫十一繼續小聲說:“半年前,我好不容易隨神族將士到此,發現果然是巫姑在此育獸。天界日日笙歌,索取無度,對待下界生靈殘忍暴虐,可恨我巫族已被屠滅,獸族則懵懂未開智慧,巫姑便誓要造出新的生靈來。如此甚好,即便她毀了這世界,也不至于毀了先祖女媧的心血。”
巫十一魂靈雖融入了混沌軀體,但畢竟帶些小巫女心性,興奮地打量著他,小聲嘀咕:“頭上鬃毛是黑的,應該金色嘛,金色多帥!嘿,臉部倒是清秀,白了許多。兩條前腿太太……太細了,爪兒也太長,這能干什么?后腿粗多了,咦,只用后腿立著,那你閑著的前腿作甚?嚯嚯,尾巴都不要了,我巫族蛇尾多漂亮啊。這么一看,頭就顯得特別大,能遮風擋雨嗎?這就是巫姑說的智慧?”
他也不閑著,逮著機會就打聽:“難道我本體是巫姑生的?”
“別瞎說!我巫族自古無雄性,只要遇南風裸露形體,自可感風而生,所生仍為雌性。這么說,你是雄性還是雌性?哈哈,讓我看看……”
一個抓,一個躲,偷著絮絮閑話,乍看起來只是兩獸玩鬧罷了。遠處,獸禽魚聲此起彼伏,顯然正在紛紛就擒。一片熱鬧混亂之后,大半天也就過去,巫姑只覷便叮囑巫十一莫靠近宴席,就把這一隊瘟神送走了。
日色漸見柔和,天風漫漫拂來,他走近她身邊,輕聲問道:“那絜鉤其實有古怪?”
“你已知前情?嗯,絜鉤出,瘟疫生,天神概莫能逃。先是顏如桃花,繼而渾身無力,終至咳喘如雷,氣竭而亡。哈哈哈……”巫姑大笑著,眼中卻涌出血淚,顯得凄厲可怖,“欺我哄我,屠族滅族!中容當誅,天界當滅!我要這顛倒的天道,混亂的世界,悉數覆滅!”
他生出畏懼,瑟縮道:“那我能做什么呢?”
她抹去臉上血淚,轉身看他,神色有瘋狂,有譏諷,還有憐憫。修長的手指帶著未干的血跡,撫過他的臉、脖子、肩膀、脊背:“你是這般細弱,有時又會充滿力量;你是這般怯懦,有時也會很勇敢;你是自私的,也懂得用無私團結族群;你是真實的,也懂得如何偽裝自己……我不要你十全十美,也不要你如神界孔武有力,更不要你如獸界無知無識,你有毀滅之心,也有重建之力,你會愛到瘋狂,也會恨到入骨,你是矛盾的,也是變化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后面漸漸化為咒語,微不可聞。
他聽得呆住了。
突然,她尾巴一抖,察覺了什么動靜。推著他回屋道:“在你臥的干草下有塊獸皮,揭開它能看到洞穴,那里直通山腹,可離開此處。帶上獸皮,上面我用草汁畫有一些巫醫之術,可助你生存。速速離開!”
“你呢?同我一起走可好?”他拉住她。
“不,我有所愛呢,他就要來了。高大英武愛食獸的中容,我要和他同生共死,一起化成泥也不分開呢,哈哈哈……”她又在詭異地笑。
他走向干草鋪,發現了她所說的一切。
她捧出一個小鼎,放在祭臺上,里面顯然是又一只即將烹來待客的絜鉤。她理了理衣服頭發,手捧玉器,擺出柔媚的姿勢,她欲待起舞。
他身體已到洞穴里,露出腦袋,遠遠又問了一聲:“我叫什么?”
她扭頭看定他,微微笑道:“人。”
最后一刻,他看見晚霞鋪滿屋外的天空,一道紅一道黃層疊不盡,就像巫十一所說染玉石的白?池被打翻的景象。有龍角天神踩著彩霞而來,果然英武非凡,那將是人的時代到來前,他記憶中最后的天神模樣。
而她,正在曼妙起舞,曼聲吟唱:
混沌開兮,造物化兮。
靈山十巫,以玉事神兮。
高岸谷兮,深谷陵兮。
遇風裸形,感風而生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日居月諸,今夕何夕兮……
原文
《山海經·南山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ū)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lù),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又東四百里,曰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柜山,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zhū),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侖者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饑,可以釋勞,其名曰白?(gāo),可以血玉。
《山海經·西山經》: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泰器之山,觀水出焉。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章莪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陰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晉人郭璞注:質則混沌,神則旁通。自然靈照,聽不以聰。強為之名,號曰帝江。)……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其音如奪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qí tú),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御兇。
《山海經·北山經》:少咸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yà yǔ),其音如嬰兒,是食人。……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
《山海經·東山經》:?(yīn)山,南臨水,東望湖澤……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鉤,見則其國多疫。
《山海經·大荒東經》: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獸、木實,使四鳥:豹、虎、熊、羆。……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尸。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