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醫護理
  • 張雅麗主編
  • 1377字
  • 2021-09-01 15:55:15

項目一 藏象學說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案例導入

患者小王,19歲,女大學生。來院就診時面部可見密集的炎性丘疹,頭部部分丘疹化膿,面紅瘙癢,咽癢胸悶,口干煩渴,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浮滑數。

患者主訴:喜食辛辣食物。診斷為痤瘡,試以藏象學說為依據,分析該患者癥狀之間的聯系,并提供生活護理指導。

分析提示

痤瘡易發面部與肺的功能有關,可從肺與形體官竅的關系入手分析患者的癥狀。生活護理可結合患者日常習慣給予對癥指導。

藏象學說是關于人體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理論,主要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關系,以及人體內外環境之間聯系的學說,它是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形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藏象”一詞,出自《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隱藏于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指隱藏于體內的內臟實體及其對外表現出來的生理活動和病理現象。藏象學說的構建與《周易》象的理論和方法頗有淵源。其“以象測藏”的方法,由表及里地將臟腑的生理功能、系統聯系及其與自然界相呼應的規律有機聯系成一個整體,構成了中醫藏象學說的核心內容。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內臟雖然隱藏于體內,但是它的各種變化會在體外表現出一定征象,人們也可以通過觀察這些外在的征象,了解內臟的情況。

藏象學說的形成主要依賴于三個方面:一是來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識?!鹅`樞·經水》中已提及解剖之說,《靈樞·腸胃》及《難經·四十二難》等古醫籍更是詳細描述了人體臟腑的解剖形態、重量、色澤、容積等。藏象學說中的臟腑概念與西醫學中內臟的解剖名稱有差別,但其理論構建是以初始解剖概念為基本依據的。二是通過觀察人體生命活動中生理、病理現象,來研究內臟的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例如因皮膚受涼而感冒,會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因而認識到皮毛、鼻竅和肺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三是長期醫療經驗的總結。如從一些補腎藥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認識中產生了“腎合骨”之說。

藏象學說闡釋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內臟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二是五臟與形體官竅之間的關系,如五臟與五體及五官九竅之間的聯系等;三是臟腑之間的關系。藏象學說以臟腑為基礎,臟腑是內臟的總稱。依據臟腑生理功能特點,可分為臟、腑、奇恒之腑三類。臟即五臟,包括肝、心、脾、肺、腎。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即六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的共同生理特點則受盛和傳化水谷;奇恒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中醫藏象學說與陰陽五行學說一樣,將人體視作一個有機系統,通過維持內外環境的動態平衡達到健康狀態。因此,在學習藏象學說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聯系和整體的觀點。藏象學說中的臟腑并不單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而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著現代解剖生理學中多個臟器的生理功能;而現代解剖生理學中一個臟器的生理功能,則可能分散在藏象學說的某幾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中醫五臟的實質是人體與天地自然相對應的五大功能系統代名詞。唐代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記述了五臟六腑的輕重、大小、長短、闊狹、容量等,并且將五臟、五時(春、夏、長夏、秋、冬)、五方(東、南、中、西、北)、五體(筋、脈、肉、皮、骨髓)等共同納入五行的范疇,說明臟腑器官之間以及與自然界之間的整體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苍梧县| 鹰潭市| 托里县| 普安县| 台东县| 中江县| 辽阳市| 郑州市| 吉隆县| 尚志市| 改则县| 庄浪县| 丹东市| 洪江市| 嵊州市| 彭阳县| 崇州市| 铜山县| 都昌县| 葫芦岛市| 崇仁县| 明光市| 阿拉善右旗| 易门县| 徐水县| 大连市| 鹤岗市| 荣成市| 秦皇岛市| 汨罗市| 方城县| 卓尼县| 彭阳县| 兴宁市| 盱眙县| 米脂县| 竹山县| 深州市| 淮滨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