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結語

高帝五年,隨著項羽的兵敗自殺,劉邦完成了形式上的天下統一。之所以說是“形式上的統一”,是因為劉邦雖然被擁立為天子,但天下大部分地區卻控制在異姓諸侯王手中。這些異姓諸侯王擁兵自重,是完全獨立的割據集團。對于他們的領地,劉邦只擁有名分上的所有權,卻不能直接掌控。因此,劉邦為鞏固漢中央優勢地位而制定的種種政策只能施行于漢中央直轄區域與同姓諸侯王國,而無法施加于異姓諸侯王國地區。

高帝初年,“封建侯國以削弱王國”是劉邦為保障漢中央優勢地位、削弱諸侯王國實力的重要舉措,但出于對異姓諸侯王權益的尊重,劉邦的這一政策無法推行于異姓諸侯王國。高帝末年,隨著異姓諸侯王的翦除,全天下都處于天子的掌控之下,劉邦隨即將“封建侯國以削弱王國”的政策推向整個王國地區。惠帝時代,除燕國以外的諸侯王國境內均有侯國分布,侯國地域分布的“王國差異”已經消除,這成為惠帝七年侯國地域分布特征最顯著的變化。

異姓諸侯王國的翦除使劉邦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制定施行于全國的地域控制政策。除了擴大“封建侯國以削弱王國”政策的實行范圍,“犬牙相制”的王國劃界策略的出臺也與這一歷史背景有關。秦始皇統一天下后,為防止割據勢力的形成,在郡界的劃定上采取“犬牙相制”的策略,使地方勢力無法憑借山川之險對抗中央。 周振鶴:《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域劃界的兩大原則——犬牙交錯與山川形便》,收入《學臘一十九》,第73—97頁。“犬牙相制”的政區劃界方法可以使中央政府有效地達到控制地方的目的,但在漢初,劉邦顯然不能對異姓諸侯王國疆域隨意調整。但隨著異姓諸侯王被同姓諸侯王取代,劉邦推行“犬牙相制”政區劃界方案的時機已經成熟。《漢書·文帝紀》載宋昌語:“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謂盤石之宗也。”高帝十二年,將東郡劃入梁國,將潁川郡劃入淮陽國的調整便與這一政策有關。高帝末年,“封建侯國以削弱王國”政策以及王國邊界“犬牙相制”牽制策略在王國范圍內的全面推行可以視作劉邦一系列地域控制構想的實現。

[1] 周振鶴:《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域劃界的兩大原則——犬牙交錯與山川形便》,收入《學臘一十九》,第73—9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寨县| 济南市| 三门县| 黑水县| 满城县| 平湖市| 寿宁县| 夏河县| 马关县| 五华县| 藁城市| 论坛| 南靖县| 苍南县| 香港 | 临江市| 中江县| 平泉县| 阳泉市| 土默特左旗| 香格里拉县| 渑池县| 崇左市| 秦皇岛市| 华阴市| 鄱阳县| 大竹县| 县级市| 廊坊市| 工布江达县| 博乐市| 太原市| 同德县| 会同县| 衡南县| 澄江县| 托克托县| 中卫市| 武功县| 英德市|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