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父兄不可辨曲直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猶卒伍之于將帥,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視如朋輩,事事欲論曲直。若父兄言行之失,顯然不可掩,子弟止可和言幾諫。若以曲理而加之子弟,尤當順受,而不當辨。為父兄者又當自省。

今譯

兒子之于父親,弟弟之于兄長,就像軍隊里的兵卒之于將帥,官府中的小吏之于官長,奴婢之于雇主一樣,不可像朋友平輩那樣看待,事事想要爭個是非曲直。如果父兄言行有失,明顯得不可掩蓋,為人子弟的只可和顏悅色地委婉相勸。如果父兄把歪曲道理加在自己身上,為人子弟的尤其應該和順承受,而不應該分辯爭論。為人父兄的,又應當自我反省才行。

簡注

①胥吏:古代掌理案卷、文書的小吏。

②官曹:官吏辦事處所。此指辦事的官長。

實踐要點

古時父子、兄弟之間注重尊卑上下之別,相對而言,子、弟處于在下和被動的一面。今天人們注重人格的平等,人與人之間沒有貴賤等級之別。這是有必要慎重對待的。當然,平等并不意味著抹殺一切差別,長幼先后之別、撫恤養育之恩仍然存在,這并沒有古今中外之別。在這個意義上,父母、兄長的確為尊。古人也說:“門內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斬恩。”家庭的確是一個特殊的場域,總體上,家人之間注重恩情勝過于講道理。我們也可以在這個意義上,同情地理解作者的意思。

此外,即使在古代,也并不主張愚孝。所以《孝經·諫爭章》說:“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在重要和關鍵的情況下,如果不顧事實地一味順承,而不據理力爭,從而使父母陷于不義,這才是真正的不孝。所以我們要在順承和是非之間有所平衡。家人之間雖重恩情,但也不可罔顧義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苍溪县| 乃东县| 普格县| 托克托县| 镇雄县| 岫岩| 滨海县| 南溪县| 池州市| 武宁县| 营山县| 鹰潭市| 和田市| 仪征市| 如皋市| 阿拉善左旗| 洛南县| 师宗县| 扶绥县| 荆门市| 汝南县| 庆城县| 蕉岭县| 辽阳县| 西华县| 吉林市| 图们市| 辽阳市| 化州市| 洛南县| 佛学| 临安市| 临邑县| 同心县| 延津县| 古丈县| 根河市| 宁明县| 德江县|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