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氏世范譯注
- (宋)袁采著 賴區(qū)平譯注
- 946字
- 2021-06-02 16:08:44
1.25 分析財產(chǎn)貴公當
朝廷立法,于分析一事,非不委曲詳悉。然有果是竊眾營私,卻于典賣契①中稱“系妻財置到”,或詭名②置產(chǎn),官中不能盡行根究。又有果是起于貧寒,不因父祖資產(chǎn),自能奮立,營置財業(yè);或雖有祖眾財產(chǎn),不因于眾,別自殖立私產(chǎn),其同宗之人必求分析。至于經(jīng)縣、經(jīng)州、經(jīng)所在官府,累十數(shù)年,各至破蕩而后已。若富者能反思,果是因眾成私,不分與貧者,于心豈無所慊?果是自置財產(chǎn),分與貧者,明則為高義,幽則為陰德,又豈不勝如連年爭訟,妨廢家務,及資備裹糧,與囑托吏胥,賄賂官員之徒費耶?貧者亦宜自思,彼實竊眾,亦由辛苦營運③以至增置,豈可悉分有之?況實彼之私財,而吾欲受之,寧不自愧!茍能知此,則所分雖微,必無爭訟之費也。
今譯
國家立法,對于分家產(chǎn)這一事并非不是周全詳盡,但仍有人明明是從大家里竊取、圖謀私利,卻在財產(chǎn)典賣契約中稱“是妻子陪嫁的私財”,或捏造假名購置產(chǎn)業(yè),官府不能全部徹底追究。又有的人果真是從貧寒中起家,不依靠父親祖父的資產(chǎn),自己能奮斗立業(yè),經(jīng)營置辦產(chǎn)業(yè);有的雖然有祖上共有財產(chǎn),不依靠家眾,另外自己掙錢建立私產(chǎn),而同宗的人卻一定要求分割其財產(chǎn)。以至于鬧到縣、州等各級官府打了幾十年官司,各個都耗盡家財才罷手。如果富者能夠反想一下,果真是依靠家眾而獲得私財,不分些給貧者,難道不會于心有愧嗎?果真是自己置辦的財產(chǎn),分些給貧者,在明里則是高尚正義之舉,在暗里則是積陰德,又豈不是勝過連年爭訟,妨礙荒廢家業(yè),以及徒然花費很多錢財來準備糧食、囑托小吏、賄賂官員嗎?貧者也應該自己想想,他的確從集體家產(chǎn)中竊取,也是因為辛苦經(jīng)營才增置了家產(chǎn),怎么可以將其家產(chǎn)全都分割呢?何況確實是他的私財,而我卻想要接受它,難道自己不會羞愧嗎?如果能這樣,那么即使分到很少,也必定不會有爭訟的耗費了。
簡注
①典賣契:證明典賣的契約文書。典賣:舊指活賣。即出賣時約定期限,到期可備價贖回。與此相對的是“絕賣”:將不動產(chǎn)的所有權賣給別人,永遠不得贖回。
②詭名:捏造假名;化名。
③營運:經(jīng)營,這里是經(jīng)商、做生意。
實踐要點
家產(chǎn)分割,自古至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而其中因為涉及親近的家人和較大的利益,所以常常不容易處理好。作者在這里強調(diào)要公正。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說的公正,不是表面形式意義上的公正,而是考慮到更深層的情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