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氏世范譯注
- (宋)袁采著 賴區平譯注
- 685字
- 2021-06-02 16:08:43
1.21 舅姑當奉承
凡人之子,性行不相遠,而有后母者,獨不為父所喜。父無正室①而有寵婢者亦然。此固父之昵于私愛,然為子者要當一意承順,則天理久而自協。凡人之婦,性行不相遠,而有小姑者,獨不為舅姑所喜。此固舅姑之愛偏,然為兒婦者要當一意承順,則尊長久而自悟。或父或舅姑②終于不察,則為子為婦無可奈何,加敬之外,任之而已。
今譯
大凡人的孩子,性情品行相差不遠,那些后來有了繼母的孩子,獨獨不為父親所喜愛。父親沒有正房而有寵愛的婢妾的,情況也是如此。這固然是由于父親更親昵于所偏愛的孩子,但為人子的總該一心一意承順父母,則長久以后,父子間之天理人倫自然會和諧。大凡人的媳婦,性情品行相差不遠,那些有小姑的,獨獨不為公婆所喜愛。這固然是公婆之愛有所偏私,但做媳婦的總該一心一意承順公婆,則長久以后,公婆作為尊長自然會醒悟。如果父親或公婆最終還是不能明察,那么為人子、為人媳婦的也無可奈何,在恭敬之外,只好任隨他們了。
簡注
①正室:正房,嫡妻。
②舅姑:丈夫之父母,俗稱公婆。
實踐要點
這里主要指出兩種自古以來就不容易協調處理好的家庭關系:一種是有繼母的家庭,父親和前妻孩子之間的關系;一是公婆和媳婦之間的關系。在此,作者著重對晚輩談到三點:
第一,正常情況下,做晚輩的總應該承順長輩,這是基本的人倫要求;
第二,只要自己堅持做好,相信長輩總會看清事實或幡然醒悟;
第三,如果長輩還是沒有改觀,做孩子、做媳婦的,也只能無可奈何,保持基本的恭敬,其他就任隨他們了。
在今天看來,這固然只是更多提到對晚輩的要求,實則做長輩的也應該自我約束、多做反省。當然,無論如何,人與人的相處不應該以怨報怨,何況是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