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過有效行動建立持久自信
- (澳)路斯·哈里斯
- 2002字
- 2021-06-11 16:10:02
我們都很無知
希望你已經開始明白:我們每個人的腦子里都充滿了不準確的和誤導性的信息。(坦白說,我也曾相信過上面提到過的所有的謬論。)我們很容易相信各種看起來符合“常識”的觀點,而不會停下來去探究它們的來源和正確性。在流行心理學領域尤其如此。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對這些觀點堅信不疑,就會造成各種問題。就像偉大的作家馬克·吐溫說的那樣:“你的麻煩并非來源于未知,而是源于你確信的那些謬論。”在這個前提下,讓我們來迅速審視一下四個常見謬論:恐懼是軟弱的表現;恐懼會損害個人表現;恐懼會拖后腿;自信意味著毫無恐懼。
謬論:恐懼是軟弱的表現
你相信這個觀點嗎?那就讓我來引用一位很難被認為“軟弱”的人的話吧:超級電影巨星休·杰克曼(Hugh Jackman),他擁有令男人和女人都著迷的肌肉。
我總是感覺如果在恐懼面前退卻,那恐懼就會像幽靈一樣永不離去。它會削弱我們的力量。所以,我總是選擇面對那些自己最害怕的事情。
——休·杰克曼
現在,請停止閱讀,用幾秒鐘時間聽聽你腦海中的聲音。
***
你的大腦思維正在說這樣的話來抗議嗎:“說的是沒錯,但是我和他不一樣。我又不是好萊塢電影明星,所以我不應該去害怕。”
如果你的大腦是這樣想的,那也一點都不意外。完全理解我們上一章講的戰逃反應需要時間。事實上,每個正常人在離開舒適區、踏入具有挑戰性的情境時都會經歷戰逃反應。這并非軟弱的表現,而是正常的表現。假設你在冒險、面對挑戰或離開舒適區時,沒有產生戰逃反應,那么有兩種可能性:①你的大腦有嚴重問題;②像詹姆斯·邦德一樣,你是個虛構出來的人。
你舒適區的大小和形狀必然與杰克曼不同,也必然與你的父母、孩子、鄰居家的婆婆/丈母娘的不同。那是必然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論你的舒適區是大是小,事實上,只要你脫離它就會產生戰逃反應。你離開的步伐越大,反應就會越強烈,恐懼感就會越強。再重復一遍:
當你離開舒適區、去冒險、去面對挑戰時,你會感到懼怕。那并非軟弱,而是一個正常人的自然反應。
隨著你繼續閱讀本書,我預期你的舒適區將會擴大。到那時,你可能會以一種更從容的態度去面對那些曾讓你恐懼、焦慮和自我懷疑的情境,并且能更專注地從事所做之事,而非總是和自己的思維、情緒糾纏戰斗。然而,只有踏出舒適區,才能擴大它,而一旦踏出,恐懼就會隨之產生。
謬論:恐懼會損害個人表現
如果你去和幾個頂尖運動員、電影明星、演說家、音樂家或其他舞臺表演者聊聊,就會很快發現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當表演者將自己置于公共視線之內,這毋庸置疑是一場冒險。無論他們多么有才華、多么受粉絲愛戴,或者過去有多么成功,都有可能會在這一次把事情搞砸。事實上,他們正面臨一次真正的挑戰,對他們的技巧和能力的考驗。當一個人在冒險并面臨真正的挑戰時,會經歷什么呢?對了:戰逃反應。
但是,頂尖的演員很少將此反應稱作“恐懼”“焦慮”或“神經緊張”。他們更傾向于稱其為激動、躍躍欲試、興奮或腎上腺素飆升。當使用這些詞,而非“恐懼”或“焦慮”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這個非常重要的真相:
恐懼并非敵人。它是一種可以被駕馭并為己所用的強大能量。
多數頂尖演員天生就知道這點,他們學會了如何將自己的恐懼和焦慮貫注到表演之中,在這樣做的同時,他們的表演質量會提高。這可能聽起來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是,在本書稍后的內容中,你也會學到如何這樣做。
謬論:恐懼會拖后腿
這其實是上面兩個謬論的變體。它的意思是恐懼能夠以某種方式妨礙你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幸運的是,事實并非如此。拖你后腿的并不是恐懼,而是你對待恐懼的態度。越是相信恐懼是“壞的”,在它消失之前不能做想做的事,就越會被困住。事實上,這種認為恐懼是件壞事情的態度不僅會困住我們,還會增強恐懼感:它會導致對恐懼的恐懼、對焦慮的焦慮、對緊張的緊張。(事實上,這種態度對從驚恐障礙到社交恐懼癥等所有常見焦慮障礙都有重要影響。)
我之前提到過頂尖的演員會接納自己的恐懼并將其貫注于表演之中。但是,偶爾也會有些演員相信恐懼是“壞的”,在他們采納這一態度的那一刻,就會“怯場”。突然,恐懼就變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一個重要的障礙、一個要與其斗爭的東西。一般來講,越是掙扎,情況就越糟。簡單的事實就是:
并非恐懼拖人后腿,而是面對恐懼的態度使人陷入困境。
有些演員與恐懼糾結得太厲害了,以至于開始吸毒或取消演出,或者既吸毒又取消演出,并希望能讓恐懼消失,但這是無效的。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說:“你會在每次直面恐懼的經歷中獲得力量、勇氣和自信。真正的危險在于拒絕面對恐懼、害怕直面恐懼。”
謬論:自信意味著毫無恐懼
傳說中,自信的人不會焦慮、不會害怕,但其實并非如此。回頭看下第一、第二個謬論。真實情況是,在面臨挑戰性的情境時,即使是地球上最自信的人也會經歷恐懼。但是,當你知道如何有效處理它時,它就不會破壞你的自信。這告訴我們自信游戲的第二條規則。
規則二:真正的自信并非毫無恐懼,而是轉變與恐懼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