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索爾茲伯里的鐵鐘聲

埃及的金字塔以古老為特色,中國的萬里長城則以綿長著名,而英國的小城市索爾茲伯里則以美景出名。在這座小城里,一排保存良好的木桁架屋佇立在中世紀的街道旁,星期二和星期四上午,廣場上的市集鬧哄哄的,就跟過去七百年來一模一樣。口渴想來一杯啤酒的游客只要腰一彎,就可以進入地板發出吱嘎聲、樓層低矮的酒吧,有典型的英國名字(如“陳年麥酒屋”“國王之首”)、純粹的英國名字(如“馬車和馬匹”“假發與鵝毛筆”),或英國特有的名字(如“野味腰腿肉”)。但索爾茲伯里最吸引人的景點卻是在13世紀建造的宏偉教堂和周圍綠意盎然、寧靜祥和的院子。作家布萊森在《哈!小不列顛》一書中宣告:“我百分之百認為索爾茲伯里大教堂是全英格蘭最美麗的建筑,教堂的院子則是全英格蘭最美麗的空間。”無怪乎畫家康斯特布爾會在對面的河岸架起畫架,捕捉大教堂和四周草地流露出來的寧靜莊嚴。

索爾茲伯里大教堂以許多紀錄出名:123米的高聳尖塔是全英國最高的,院子的面積也最大;目前僅存四份原始版本的大憲章就有一份存放在它的會議廳里;這里收藏的時鐘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而且目前還能運作。時鐘在14世紀末期制作,原本放在教堂的鐘塔里,鐘塔在18世紀時遭到毀壞,這座中世紀的古董鐘被送到儲藏室,接著就被遺忘了。20世紀初期又被人發現,經過整修后放在地面層的北翼長廊上,離大教堂西側的入口不遠,現在仍放在同樣的位置。

在最近一次參觀時,我約了普雷斯特,他的職稱就跟這個城市一樣充滿英國味:他是隸屬索爾茲伯里大教堂教長和參事的守鐘人。伴隨著我們的耳朵聽著似乎有催眠能力的時鐘滴答聲,普雷斯特解釋了鐘上許多零件的重要性。一眼就能看到的部件就是垂直的鐵質齒輪。普雷斯特指出,齒輪利用地心引力的力量轉動:后方的滑輪上掛了兩塊重石,重石落下時的拉扯力量讓繩子從一雙橫向木頭圓柱上松開,轉動其中兩個齒輪(其中一個控制所謂的“時間列車”,另一個則控制時鐘的敲打裝置)。當重石掉到地上,時鐘就需要“上發條”:用一對外形像汽車方向盤的鐵輪把重石吊回原處。

大多數訪客可能都沒注意到時鐘最重要的零件,也就是擒縱器。擒縱器由兩個重要部件組成:叫作“立軸”的垂直軸,和來回擺蕩的水平鐵條,叫作“擺桿”。擺桿兩端吊著兩個小重物,控制時鐘滴答聲的速率。操著一口英格蘭西南部上流社會口音的普雷斯特說:“運作了六百多年的時鐘當然換過一些零件,但這座鐘大致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這套機械和我們心目中的“時鐘”形象相去甚遠。就跟所有的古代裝置一樣,沒有指針也沒有鐘面,只用鳴鐘(現在已經拿掉了)來報時。整座機械放在邊長一米多的方形鐵框盒里,從外面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索爾茲伯里的鐘跟當代的機械鐘一樣,并不特別準確,一天內就有可能快慢多達15分鐘。羅馬人只要用好一點的日晷,基本上在晴天的效果和這也差不多。普雷斯特說:“這座鐘制作出來的時候,一個小時只分成四等份。當時的人還沒有分鐘的概念。”不像今日,我們“戴著時髦的手表,匆忙到分秒必爭。古人守時的概念是最近的一刻鐘或一小時”。

普雷斯特告訴我,雖然確切的起源未定,但據教堂歷史記載,早在1368年,就有雇員負責幫鐘上發條。他說:“我敢大膽地說,這是英國最早出現的時鐘。或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還有更古老的鐘,但我想我們這座鐘一開始就占了上風。”

以教堂出名的小鎮韋爾斯在索爾茲伯里西方60公里處,正好在薛普頓和切達中間,這里也有一口中世紀的鐘。事實上,設計師可能和索爾茲伯里的大鐘的設計者是同一個人,但這兩座鐘的設計理念可說是南轅北轍。

韋爾斯的鐘有華麗的鐘面,精巧地描繪出地球、月亮、太陽和星辰,展現出14世紀大眾心目中色彩繽紛的宇宙(以地球為中心的世界觀后來被哥白尼推翻了,留下來的描繪也非常少)。鐘上有標明小時的指針,在顯示24小時的鐘盤上移動,分鐘的指針應該是在16世紀時加上去的。

除了一天的時刻外,韋爾斯的鐘亦顯示太陰月的日期和月相。還會定時表演:在鐘盤上方,迷你的中世紀比武每一刻鐘上演一次,4名小小的武士騎在馬上繞圈奔馳;每個方向各有兩個人。當他們在轉圈時,一名武士一定會被敵手打倒,不過幾秒鐘后他又會跳回原位,準備面對下一次戰斗。過了這么多個世紀,他已經被打敗3500多萬次了。教堂的數據庫管理師尼爾說:“我們老說他現在應該學會閃躲了,但是他總學不會。”

在14世紀,這兩座鐘是革命性的產物,但未來的發展卻超乎想象。14世紀中期就已經有了真正的“自鳴鐘”(每小時都會響,從1聲到12聲)。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只要能聽到鐘聲就知道現在幾點。制鐘匠開始在機械上安裝鐘盤和指針。事實上,剛開始只有一支顯示小時的針,早期的鐘只要能告訴大家現在大約幾點鐘就夠了。

但時鐘演變得愈來愈可靠、愈來愈準確、愈來愈精密。少數時鐘根本就是耀眼的展示品,成為整個城市的焦點,出現在史特拉斯堡、布拉格、哥本哈根和歐洲其他重要城市的巨型天文鐘就是一例。

不久之后,法院和市政廳開始傳出鐘聲,接著銀行和商店也裝了時鐘。富裕的市民也買鐘放在家里。縮小的時鐘很快就出現了:不用落錘,裝了可以旋緊的彈簧后,時鐘更便于隨身攜帶;16世紀一開始,隨身懷表問世了。過了還不到一百年,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就把表戴在手指上(這只表甚至有個小鬧鈴——指定的時間到了,就會有一支小叉伸出來搔她的指頭),鐘表變成非常普遍的裝置。

伽利略的圖畫說明如何用鐘擺來精確計時。這張圖很有可能由他的兒子文森羅繪制(時間約為1641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高青县| 方城县| 盐亭县| 沁阳市| 涞水县| 来凤县| 河东区| 阳江市| 封开县| 景东| 龙陵县| 连江县| 阿克陶县| 丹江口市| 衡阳县| 滁州市| 固原市| 长阳| 环江| 康保县| 遂宁市| 昌宁县| 秀山| 华安县| 怀安县| 聂拉木县| 长顺县| 江油市| 蒙城县| 正蓝旗| 璧山县| 华阴市| 河源市| 馆陶县| 会泽县| 晋中市| 宜川县| 绥棱县| 濮阳市|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