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社會政策執行與創新研究
- 徐毅成
- 842字
- 2021-06-03 10:35:47
五、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書結構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部分。主要研究社會政策執行研究的緣起、研究意義以及相關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礎上梳理了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闡明了本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
第二章重點分析了我國社會政策體系的形成、發展和深化三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社會政策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最后總結了我國社會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通過對政策執行理論的透視,探尋和研究如何運用相關資源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實踐。同時,探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如何互動推動政策執行。
第四章從政策程序和過程出發,探究了政策執行過程的重要性,并以社會救助政策為個案剖析了地方政府采取的執行策略和創新選擇。
第五章詳細解析了政策執行創新的具體形成機制及創新手段和方式方法,以便構建完善新時代我國社會政策執行創新體系,進而實現治理的現代化。
第六章對全書進行了系統總結,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政策執行和創新力度,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綜合性、整體性、可持續性和高質量發展的社會治理形態,不斷鞏固和提升公民福利,進而邁向和諧、繁榮、美好的新時代。
(二)研究方法
本書在論述過程中,借鑒了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運用了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行政學等相關學科理論,主要研究方法為:
(1)文獻法。文獻法主要是收集文字、符號、圖畫、數字等形式的資料,來分析各種社會現象或社會行為的研究方式。(111)本書運用文獻法收集了中國轉型期政策執行的理論資料,為論述提供了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基本分析框架,通過對相關領域政策執行的解析,梳理政策執行的基本規律和模式,從而為解決政策執行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路徑和方向。
(2)案例分析法。即個案研究,就是通過全面收集整理研究特定個體、組織、現象或者主題對象的相關數據、文本、訪談等資料,分析其產生與發展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因素。相較于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通過具體情境、具體案例研究分析相關因素間的因果機理,從而建立復雜的邏輯關系,如路徑依賴等,有助于研究從實證上升到理論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