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真相:傅海棠演講集
- 傅海棠論述 沈良主編
- 1186字
- 2021-06-03 10:46:39
? 從五萬到十億
大概到了2009年我看到了大蒜的行情,就像剛才主持人介紹的,拿著5萬三個月賺了600萬。再用600萬馬上投資鄭州的棉花期貨,在2009年賺了1000多萬,2010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賺到了1.2個億。2011年沒賺錢,到2012年賺了大約9600萬,2013年打了平手,2014年小虧,到2015年就大虧了,到下半年的時候,就虧得只剩1500萬左右。當時我期貨上有8000萬的資金在賬戶里,做多大豆和棉花,倉位也比較重,感覺要漲,結果都往下跌。棉花從1.2萬多開始買,往下打,虧了800點左右,空頭氛圍太重了,有些人不怕死,前赴后繼地跳火坑,價格這么低了,還要做空,沒有辦法,打不過他們就跑了。做多大豆,雖然減產,但國家短期大量低價拋儲,原本4000拋儲變成3000拋儲,結果期貨受其影響也跌了。棉花大豆一虧,錢就變少了,8000萬到了4000萬,一下子虧了一半。后來4000萬又進行抄底,做鐵礦、螺紋等,又虧了2000多萬,還剩1000多萬,連續多次的累計回撤了80%,這時候的錢虧得有點重了。
雖然我的學歷水平不高,但是這個賬我會算,回撤80%。你別看錢虧得不少,但是我底氣越來越足。別人問,錢虧那么多,你高興什么?我高興是因為這些東西跌得都快不要錢了,白給,那賺錢就是一定的。焦炭都跌到580元/噸,動力煤跌到280元/噸,棉花跌到9600元/噸,螺紋鋼跌到1600元/噸,很多品種就是不要錢了,我一看快不要錢,你敢不要錢我就敢收,照單全收,賺錢的機會就來了。于是就出現了2016年翻天覆地的行情。隨便抓一個品種都是百分之幾百,過去跌了幾年的行情,三個月就漲回來了。我操作了豆粕、棉花、黑色、天膠、玻璃等,我做的品種比較多。第一個賺到了錢,馬上又發現另一個品種的機會,做了馬上漲,做完換另一個品種的時候,那個品種又馬上漲。這樣1500萬賺了近10個億。
其實,我做得還不夠好,為什么說不夠好?最大的一個失誤就是在國家出了煤礦挖煤限制,出了一年330個工作日減少到276個工作日的政策,我沒有足夠重視這一點。如果重視起來,盈利遠遠不止這個數,可能還要大幾倍。因為當時我對這個事沒有重點去考察,我還是有點疑慮,國家說276,不見得有人執行,結果就是執行了。
2016年最強行情是黑色系,不說螺紋和鐵礦,焦煤、焦炭、動力煤,330個工作日,雖然價格一直下跌,虧得煤礦半年發不出工資,但庫存越來越少,后來就搞276個工作日,價格明顯要暴漲,供求決定價格,這個行情是最好確定的。330天,沒見多的煤放在哪兒,搞個276天,明顯要短缺。
2016年取暖季節來的時候,煤短缺嚴重,價格瘋漲,發改委就及時地放開了工作日限制,還限制企業漲價。第一次開會,沒有人聽。第二次開會,也無所謂。第三次開會,價格開始往下跌,國家的政策起作用了。有人說發改委說了不算,肯定說了算。我是相信國家的,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放空了動力煤,一過670元/噸、680元/噸就放空。當然是國家說了算,你要相信國家。動力煤價格一定會下去,最后就下去了。所以做期貨一定要關注國家的政策。做期貨第一是相信老天,第二是相信國家,第三是看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