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化自信融合“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研究

周珊珊 黃 燕 丁瑋姍(1)

一、導言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我國高校都逐步把思政全程、全員、全方位地融合到各門課程的教育教學中。

而信用卡業務管理作為我國信用管理專業選修課,具有專業性強、實務操作性高、與實踐緊密聯系的特征,是一門應用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其教學目的就是通過學習信用卡業務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從根本上掌握信用卡營銷和風險管理的方法和基本流程。信用卡業務管理起源于西方,所以我國信用卡業務的開展時間遠遠晚于歐美發達國家。但由于信用卡有助于提升客戶黏性,各金融機構也都不斷加大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經過近2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的迅速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已經逐步發展成熟,特別是銀聯卡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信用卡業務管理是一門新興課程,全國各財經院校對其教學模式,特別是思政建設都處于摸索和研究階段。信用卡業務管理作為一門金融類偏業務的課程,在課程的講授上可以逐步融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流文化,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二、探索文化自信與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的融合點

文化自信是人民對于自己國家的文化有著堅定信心,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文化自信的發展與一個民族建設發展成正比,我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厚的文化遺產,這是我國文化自信的依賴(鄧楠,2019)。把文化自信理念有機融入高校各項課程的思政教育中,是高校思政教育緊跟時代的一個重要方面,推進文化自信理念深入大學生的價值觀,促進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的實現。強大的文化自信關鍵在于文化建設中吸收外來精髓,去除其中糟粕,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而我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也是在吸收西方的發展經驗逐步探索,在我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到大力發展,到逐步“走出去”全球化的過程,對這一過程的總結和分析,有助于提升我國青年人才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與信用卡業務課程建設的融合點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文化自信與銀聯業務的“走出去”

自2002年3月中國銀聯成立以來,中國銀聯迅速發展。從2013年1月1日起,中國銀聯卡可以在緬甸合作社銀行的ATM機上取款,開始了銀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2014年10月,銀聯國際與蘇里南銀行宣布發行蘇里南首張銀聯卡,從此銀聯走向拉美地區。《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銀聯交易金額占全球銀行卡清算市場份額第一,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75.9億張,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74個國家和地區。分析銀聯卡產業迅速發展背后的中華文化,可以讓學生結合當下的實際來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當代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是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教育當代大學生分析中國迅速發展背后的文化精髓,對理解中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結合我國金融產業“走出去”和銀聯業務“走出去”的案例分析,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并樹立文化自信。

(二)信用卡風險的防范與文化自信

雖然我國的信用卡業務在近20年才迅速發展,但是我國也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結合本國實際的基礎上迅速建立和調整了相關監管措施,在信用卡迅速發展的同時,在信用卡風險防范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頒布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自律監督檢查辦法(試行)的通知》與《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風險防范指引》等文件,使第三方支付行業在加強自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教育當代大學生了解我國信用卡發展的超高速背后,各級政府在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金融穩定的維護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也有助于加強我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背后的中華文化的理解,樹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融入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

(一)通過對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大綱的調整融合文化自信

在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中融入文化自信,首先要根據課程的特征,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作為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學目標的指揮棒,是教師教學目標的依據。而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在制卡、發展、國際化的過程中,無不融合著優秀的中華文化,我們可以在課程設置的綱領性文件中體現出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思政的內容。

(二)通過案例分析融合文化自信

通過對具體的商業銀行具有中國風格的各種城市信用卡、聯名信用卡等的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我國各大商業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特色,讓學生在信用卡業務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對本土文化的崇敬。在信用卡業務案例分析的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傳統文化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三)通過課堂討論提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一方面體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崇敬,另一方面也表現在對外來文化的態度中。文化自信不是漠視或排斥外來文化的價值,而是持有一種開放的批判借鑒的態度,敢于直面外來文化的挑戰并主動做出取舍(馬靖宇,2019)。因此,在信用卡業務管理的課程中,對國際和國內信用卡業務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比較分析,組織學生多方面、多維度地開展討論,啟發學生,從而讓學生在思辨的過程中加深對文化自信的理解。

四、關于文化自信融入信用卡業務管理課程的幾點建議

(一)高校搭建文化教育平臺,提升教師對文化自信的理解層次

當前我們高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既包括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近現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張明,2019),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文化體系。但由于從事金融專業教學的專業教師多是理工科生,可能對人文、歷史、藝術和哲學等方面雖然有一定自己的理解,但是文化素養和積累還不足以支撐教學。因此,一方面,學校可以要求教師自己積極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多層次、多方位地進行文化教育專題培訓和文化專題講座,提升金融專業教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水平和層次,從而更好地融合高校思政教育到專業課程的教育中。

(二)財經高校統一規劃研究文化自信與高校課程思政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世界各國多元意識形態的沖擊。而文化自信可以作為財經類院校較好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對專業特點和專業歷史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研究文化背景,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可以引入大集體智慧,甚至引入外來智囊,站在較高的角度提煉和提升文化自信并融入高校思政課程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因此,財經類高校可以統一規劃研究,運用集體的智慧挖掘更好的教育方法,探討如何更好地將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教育。

參考文獻

[1]鄧楠.高校思政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J].智庫時代,2019(8).

[2]馬靖宇.專業課堂融合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

[3]張明.文化自信與高校“課程思政”的交集與補集[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5).

[4]畢玉江.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推行課程思政的對策建議[J].大學教育,2019(9).

[5]季祿燕.淺談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及防范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2).

[6]張英.“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探索[J].廣東化工,2019(16).

[7]何佳煒.“大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8).


(1)周珊珊,經濟學博士,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講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創新經濟和信用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已在國內外公開及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近20篇,副主編教材1部,合著1本,參編多部。黃燕,經濟學博士,美國陶森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金融、信用管理。近年來在國內外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國際金融學》《銀行監管學》《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等教材。丁瑋姍,本科生,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铅山县| 乌拉特后旗| 洪江市| 定远县| 富裕县| 柘城县| 庄河市| 新丰县| 大理市| 河东区| 南昌县| 合山市| 西乡县| 石河子市| 迁西县| 邯郸县| 汪清县| 临沂市| 连江县| 沁源县| 张掖市| 鹿邑县| 蛟河市| 泾阳县| 湘潭市| 焉耆| 恩平市| 阿鲁科尔沁旗| 陕西省| 灵台县| 科尔| 华容县| 万源市| 盘锦市| 冕宁县| 珲春市| 莒南县| 瑞安市| 华池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