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不二
他接著又說,你找找看,在我們這個生命存在中,有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宰呢?你找找看。“如求得其情與不得”,假定你找出來了,好像找到了,有一點影子,或者是找不出來生命的主宰,“無益損乎其真”。莊子說都沒有關系,找到了,對現有生命不會多出來什么,找不到,對現有生命也少不了什么,還是照舊活下去。對于那個真正生命主宰來說,不管你找不找得到它,對它都沒有損益。
這幾句話,等于后世禪宗所講的迷悟不二。開悟了與不開悟一樣,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迷悟不二,不二是沒有兩樣。換句話說,這個生命真宰是不垢不凈,不生不滅,不迷不悟,不多不少,不死也不生,永遠就是這樣。不管你懂不懂得它,它仍是一樣。我們聽了莊子這話很安慰,可是上當了:既然迷悟不二,我何必悟道呢!迷掉也一樣嘛!找這個真宰干什么?為什么又想要懂得它呢?這些理由在什么地方?
下面告訴你,如果找不到的話,“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一有了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有了這個生命,你覺得自己是活著,實際上是活著在等死。你一百歲死,不過等了一百年,八十歲死是等了八十年。你沒有死,活著在干什么?活著在等死!“不亡以待盡”。這是莊子的話,對與不對,我不知道,也許你知道。
剛才我們講到,莊子在述說生命存在的心理生理關系,其中一句很重要:“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接著他說:
這段莊子說,我們現在這個生命,看起來是存在,實際上,說白一點就是活著在等死。如果不這樣講,就是佛學講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生命像水流一樣,不斷地連續起來。佛學這個名稱,在唯識學里頭講得很好聽,不像莊子說的“不亡以待盡”那么露骨。如果我們把這一句話讀通了,活得會有點傷感。但是下面莊子又講了一個現象,我們這個生命活著,“與物相刃相靡”。與外界的萬有,與物質世界的一切,彼此像一把刀一樣,互相在爭斗,互相在克制,也互相在欺騙,也互相在侵害。在侵害的當中,彼此又覺得很享受,所以相刃相靡。
這個道理,中國文化的陰陽家認為,是生克變化,相生相克,也就是后世道家所講,“天地是萬物之盜,人是天地之盜”。道者盜也,就是說,所謂修道的人就是盜,就是小偷、土匪。打坐練功夫呀,練氣功呀,練太極拳呀,煉丹呀,都是把天地的精華偷過來,由父母幫忙,再加上一個我,三個聯合起來,偷了天地的精華,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命。我們覺得現在是存在嗎?莊子說與萬物相刃,像一把刀一樣,彼此對殺爭斗。表面上看起來相靡,互相很好,實際上,我們這個生命,“其行盡如馳”,“行盡”一天天向前走,走向那個盡頭;“如馳”,像馬跑一樣的快。你想把生命停留在年輕階段不向前跑,做不到。生命永遠像馬一樣在跑,“而莫之能止”,停止不了,沒有辦法把生命永遠停留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不亦悲乎!”多可悲哪!這是從消極的方面看。不過你不要聽莊子騙,他并沒有把人生看得那么慘。
這一段,把人生都描寫完了,一輩子忙忙碌碌,做什么呢?“役役”做別人的奴隸,做物質的奴隸,做自己身體的奴隸。我們一天三餐下廚房,做牛排、面包、飯啊,勞苦得要命,就是為這個身體。一下肚子飽了,一下又餓了,然后也為別人做奴隸,為兒女為孫子,終身都在服役。成果在哪里呢?“而不見其成功”,最后啊,一無所成地跑掉了。所以,《易經》坤卦有一句話,“無成有終”。沒有成功,一生看不到成功,但是有沒有結果呢?有結果,總算兒女講起來,當年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怎么樣,總算有一點結果。那么,《易經》還算講好的一面,雖然沒有成功,而有結果的。莊子這里,干脆把內幕都給你拉開了,“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苶然,意即就是這樣的。“疲役”,為生命疲勞到極點,這一輩子做奴役都在疲勞狀態。“而不知其所歸”,結果我們真正的歸宿在哪里?找不到。“可不哀邪!”上面來一句,可不悲乎,這里又來一句,可不哀邪。這個令人聽得雙淚直下,生命的價值被他這一段批駁得一塌糊涂。這個還不算數。
“人謂之不死,奚益?”假定人修道修到了長生不死,又有什么用處呢?多活一萬年,不過多等了一萬年,不亡以待盡。多活一千萬年,不過多等一千萬年。這個形體的生命,畢竟非究竟,不是真道。所以,“人謂之不死,奚益”,一個人活到長命百歲萬歲,活著有什么用呢!
“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莊子說,你活了一百歲的時候啊,那個心情同小孩的心情完全兩樣。我們明天的心情同今天的心情,也都兩樣。今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們這幾個老朋友坐在一起,我就講,老了就是不行,做事心有余力不足,不耐煩。這個不耐煩,就是體能不夠;年輕時,愈煩的事情愈有興趣,格老子,非撞他一下不可,老了撞不動了,就不行了。這就是莊子說的“其形化”,形體變化,“其心與之然”,你的心理隨著體能的影響也變化了。我們現在看花,喝酒跳舞聽歌,絕對不是你十九歲聽歌跳舞那樣;十九歲聽歌跳舞啊,管他唱得好不好,反正那么唱跳就對了。老了就不同,中年又不同,今天同明天又不同。所以,“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所以,你活長了又有什么用呢?長生不老,修個神仙,又值得幾毛錢?這是真正的大悲哀。接著就講:
那么,談起來人太悲哀了。這一段就是禪宗講的“轉語”,莊子講到這里,自己就轉了。莊子說人生啊,就是這樣的莫名其妙,茫茫然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或者是說,只有我自己沒有明白,沒有悟道,是茫茫然莫名其妙的。“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類中也有人找到生命的本來,并不茫茫然的嗎?這樣的人才活得有意義啊!因為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誰找到了生命的真諦呢?這等于禪宗的一個話頭,你去參吧!下面他話頭又轉了說,有些人認為自己開悟了、找到了,有些人認為懂得真理了;世界上所謂宗教、哲學,各有不同,下面是莊子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