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精進一點點
- 海波編著
- 2128字
- 2021-06-21 18:00:34
別被所謂的規則束縛手腳
無論是思考如何解決碰到的新問題,還是對已熟悉的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徑的探索、嘗試的基礎上,先提出多種新的設想,最后再篩選出最佳的方案。而基于反復思考一類問題所形成的“一定之規”,常常會對這樣的創新思考起一種妨礙和束縛的作用。它會使人陷在舊的思維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因而也就難以產生新的設想。
一個長期習慣于按“一定之規”考慮問題,很少進行創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會把很多本來大不相同的問題,也根據它們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而看成同一類問題,用相同的辦法去解決。這樣,自然就會白費精力。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只會使用錘子的人,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成釘子。”就好像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里可笑的工人那樣,由于一天到晚擰螺絲帽,一切圓的東西,包括衣服上的紐扣和圓形圖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絲帽,他都會用扳手去擰。
人形成思維定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普遍現象。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而要擺脫和突破一種思維定式的束縛,常常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無論是在創新思考的開始,還是在其他某個環節上,當我們的創新思考活動遇到了障礙,陷入了某種困境,難以再繼續想下去的時候,就有必要認真檢查一下:我們的頭腦中是否有了某種思維定式在起束縛作用?我們是否被某種思維定式捆住了手腳?
這個緝私警官的視線完全被那一大捆麥秸吸引了,可以說是受阻于走私者隱藏贓物的定式,而忽略了被推行的自行車。也許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始末,他就會恍然大悟了,這就是思維的逆轉。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如果一味恪守固有的經驗,容易把人的思維引入歧途,也會給生活與事業帶來消極影響。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將會帶來毫無生機的生活局面。常規是束縛創造力的關鍵,能夠贏得精彩人生、創造輝煌事業的人恰恰是少數。曾經有一位社會學者調查后得出結論:凡是能夠成功打破“一定之規”的人,幾乎都贏得了成功。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并沒有錯。但是,當常規已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就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于創新,另辟蹊徑。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化缺點為優點,化弊端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在似乎絕望的困境中找到希望,創造出新的生機,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雖說思維有其規律可循,但打破常規進行思考,本身就是一條特殊的思維規律,是創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特質。一旦學會了打破常規進行思考,就會迎來一片嶄新的天地。藝術大師畢加索曾指出:“創造之前必須先破壞。”破壞什么?傳統觀念和傳統規則。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只有敢于挑戰常規,打破常規,才能有所作為。
人一旦形成了思維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思維定式思考問題,不愿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種思維定式的影響很大。思維定式是阻礙人前進的一條鐵鏈,它使人的思維進入無法前進的死胡同,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被那一條條鐵鏈鎖住時,一定要當機立斷,立即掙開它的捆綁,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就會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
世上的事情有時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只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對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番創新,就能獲得成功。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那些人云亦云的人,只能眼看著別人享受著豐富的財富,而只有打破“一定之規”的人才能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