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變通,才可立于不敗之地
在人類前進的歷史長河中,世界日新月異,社會不斷發展,實踐告訴人們: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上的停滯不前,其最終結果都是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保持自己的本色,堅持自己的初衷,固然是一種執著,但人生總是充滿了無數的玄機,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要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中,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而這貨物有時可能就是我們最初所珍視的東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固然可敬,可撿起我們身邊的殘片碎瓦有時也不失為一種靈活。
在漫漫人生路上,懂得變通的人可以隨處找到成功的機會,相比之下,那些不善于變通的人,縱有一身過硬的本領,也會因為不懂得因時因地變通,而無法捕捉和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從而無法成功。甚至有的時候,機會向他迎面走來,他也會視而不見,讓成功與自己擦肩而過。
人總是有其固有的傳統思維。而想擺脫傳統陳舊的思維方式的束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傳統思想觀念像影子一樣深藏在人們的心靈深處,不為人們所察覺,卻又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談舉止和行為方式。這些傳統的思維方式阻礙著你的變通思維的發展,使你行走社會時感覺做很多事都困難重重,感覺成功離你是那么遙遠,但是如果你能轉換思維方向,變通地看待一切,變換你的處事方式,你就會發現,你不再寸步難行,很多事情都能輕而易舉地辦好,成功與你也是前所未有地接近。
變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們活了一輩子都沒有認真地體味、揣摩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都沒有弄明白變通對人生的決定性作用,都不知道怎樣變通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畫上燦爛的一筆。
縱觀古今,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需要在動態變化的世界中走完自己的人生,而成功者大多是敢于變通、善于變通的人。因此說,做事學會變通,就等于擁有了生存之本。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必須思考變通之策。因為,客觀情況在不斷變化,我們必須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習慣性地認為電梯只能安裝在室內,卻想不到電梯也可以安裝在室外,像這樣固守成法、循規蹈矩的人比比皆是。問題不在于他們的技術高低、學識多寡,而在于他們突破不了常規的思維方式。工程師和建筑師被專業常識束縛了,而清潔工的腦子里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思路很開闊,所以才會想出令專家們大跌眼鏡的妙招。
美國的著名人物羅茲曾說過:“生活中最大的成就是不斷地自我改造,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钡拇_,在很多情況下,外物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改變的只能是我們的思想。變通,可以說是我們遇到困難和變化時所能采取的最好方法與手段之一。
會變通的人知道,只有先有一個平臺,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別人才會知道你的能力和才華,只要真有能力就不怕無用武之地。愛爾蘭偉大的思想家喬治·蕭伯納曾經說過:“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睙o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懂得變通,就能走向成功。
任何事情都是處于變化之中的,有些事的發展往往會出乎你的意料,而這對于一個思想僵化、保守的人來說顯然是難以應付的。養成靈活變通的習慣,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