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平等相待才能真正去愛

◆將“霸權主義”改成“雙邊互動”

◆和孩子成為朋友

◆父母犯錯也要承認錯誤

“我是你爸(媽),你就得聽我的!”

“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哪來那么多話?”

“沒有理由,只因為我是你爸(媽)!”

……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社會的發展,家長制文化的糟粕雖然已被拋棄,可在父母心目中,孩子始終處于“被管”地位,而自己則處于一種居高臨下的“統治者”地位,因此以上一些話經常被一些父母掛在嘴邊。

這種“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在學齡前可能很融洽,因為孩子從小以父母為權威,認為自己是無知的,父母是智慧的象征,“父母吃的鹽比自己吃的米多,父母過的橋比自己走的路多”,自己就該被父母指使和操縱,就該按照父母說的樣子去做,這樣才會讓自己成為有能力、有出息的人,因此,他們認可父母的“心理尺寸”比自己的大。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這個“心理尺寸”的差距逐漸縮小,父母的指使和操縱就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厭煩心理,于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出現“逆反”,致使父母與孩子間火藥味兒十足。

大家想想,父母這種以“大”壓“小”、將自己的意愿完全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行為,與馴獸員訓練貓、狗、老鼠等的行為又有什么差異呢?可孩子畢竟不是貓、狗,孩子是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獨立的人格意識會越來越強,他們需要的是父母與自己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有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發現,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愛育的基礎上的親子關系,會激發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而居高臨下、以“大”壓“小”的教育,則會束縛、壓抑甚至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所以,愛孩子,就要與孩子平等相待。當然,平等相待,不僅是說說而已,還要付諸實施,這就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幾點。

◆將“霸權主義”改成“雙邊互動”

生活中,從表面來看,父母似乎都能與孩子平等對話,但實際上卻是“軟命令”“冷暴力”。例如爸爸媽媽為某事爭論,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孩子的觀點更傾向于某一方時,另一方就會丟出一句警告性的話:“閉嘴,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或者,爸爸或媽媽與孩子爭論某件事,孩子如果說出自己的觀點,那么,爸爸或媽媽便說:“小屁孩兒還沒蘿卜高呢,懂什么?”

這些都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單邊”對話的表現,是父母“居高臨下”式的教育,而最利于孩子成長的親子關系,是平等相待下的“雙邊互動”。

1.尊重孩子的觀點

孩子懂事以后,便開始思考世界,遇到事情后,他們會逐漸產生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說明他們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非常可貴。孩子和父母的世界不同,他們的想法和觀點也許幼稚可笑,但切不可嘲笑或者打斷他們,不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或標準來要求孩子,讓他們繼續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2.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的時候,要給予孩子積極的賞識和尊重,給孩子傾聽的雙耳,最好與孩子能展開討論。這不但能進一步鍛煉孩子的思考及表達能力,還能發現和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從而糾正孩子在成長中存在的一些錯誤思想。

3.改變命令式口吻

與孩子溝通時,父母常常用命令式的口吻,例如,“去把水給我端來”“趕緊去寫作業”“把飯吃完”……雖然孩子可能很愿意去幫爸爸媽媽端水,也愿意在第一時間完成作業,但是就因為聽到這樣的話,沒了動力。如果將“去把水給我端來”改成“幫爸爸(媽媽)端杯水過來好嗎?”或者“能幫爸爸(媽媽)端杯水過來嗎?”孩子會覺得這是受人委托,是保持在平等的角度上的交流,會更愿意去做。

◆和孩子成為朋友

與孩子平等相待,最好的辦法是與孩子成為朋友,讓親子之愛獲得一種精神性的品格,讓孩子也視父母為朋友。例如,生活中不少爸爸媽媽都會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是你最好的朋友,不管遇到什么事兒,都講給爸爸(媽媽)聽,爸爸(媽媽)會幫你。”當然,與孩子做朋友,僅嘴上說說可沒有用,要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感覺到你適合做他的朋友,這就需要父母們注意以下幾點。

1.放下“家長”架勢

孩子需要與父母平等相待,此時父母就要放下“家長”的架勢,將孩子視同正在成型的獨立人格,要給予他信任和尊重。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心懷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態度與孩子商量,但絕不越俎代庖、橫加干涉。

2.睡前與孩子“交交心”

晚上睡覺前是親子交流最好的時間,父母可以躺下來和孩子聊聊天,隨便聊,不用刻意找話題。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會愿意在這一刻跟你聊天,聊他心里想說的話,白天遇到的事情等。此時往往大家都能心平氣和,孩子有哪里做得不好或不對,像朋友一樣聊天似的說出來,孩子更容易接受。

3.與孩子在同一高度說話

孩子總要仰著頭與父母對話,無形中就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欺壓”感,而坐下來或者蹲下來與孩子對話,給孩子一個與他平等的高度,兩個人平視對話,能很好地讓孩子感到被尊重,進而產生一種平等相待感。

4.一心一意陪孩子

因為工作等原因,父母陪孩子的時間可能很少,“量”上沒優勢,就要在“質”上做提升,因此,不管陪伴孩子幾分鐘,還是幾十分鐘,都要一心一意,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不做其他分心的事情。這樣孩子會覺得他對你來說是重要的,會感受到你的愛。

5.接受孩子的情緒

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所以他會有自己的情緒,會發脾氣。不過孩子一旦生氣,往往父母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呵斥,讓孩子更“叛逆”。而恰當的處理方法是接受孩子的情緒,了解原因,然后平復他的心情,再和孩子一起想處理問題的解決辦法。這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你,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進而從你這里獲得支持和幫助。

◆父母犯錯也要承認錯誤

人總會犯錯,父母也一樣,但有些父母為了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即便自己犯了錯也不承認,尤其是當孩子認為父母犯錯時,父母習慣用權威來壓制孩子,剝奪孩子的話語權。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榜樣,自己犯錯不承認,實際上是給孩子做了一個推卸責任、逃避問題的示范,不但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受尊重,還會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因此,父母犯錯也要向孩子說“對不起”。

1.承認錯誤多晚都不怕

父母做錯事情,尤其是冤枉孩子,可能很長時間過去之后,父母才意識到自己錯了,這時候可能有些父母認為事情已經過去很久,沒必要再道歉了,但其實這事兒一直藏在孩子心里。所以,不管多晚,父母錯了就要道歉。

2.道歉態度要誠懇

父母給孩子道歉,誠懇的態度很重要,如果態度不誠懇,孩子會覺得父母虛偽。同時還要說清自己錯在哪里,如果只是道歉,卻不說自己錯在哪里,孩子會分不清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3.不要低估孩子的接納能力

絕大多數孩子都很喜歡原諒別人,很樂于接受他人尤其是父母的意見,所以父母要相信孩子不會跟自己計較,他們會坦誠與自己相待的。

愛孩子,就要給孩子無私的愛,平等相待,給孩子一個輕松自由的成長環境,會讓孩子更優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万年县| 金寨县| 沾化县| 当涂县| 南江县| 西畴县| 郁南县| 张掖市| 青铜峡市| 普兰店市| 九台市| 富裕县| 富宁县| 延庆县| 涟水县| 兴仁县| 枣强县| 郁南县| 汉源县| 雷山县| 长治市| 泰和县| 喜德县| 沙田区| 固安县| 金山区| 新乡市| 泰安市| 望城县| 巴中市| 安丘市| 宝清县| 柞水县| 泾源县| 南雄市| 尉氏县| 汝州市| 大洼县| 乌恰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