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個故事的演變

這里選出的這個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我自己還在小學里的時候,就在教科書里念到過。內(nèi)容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乞丐要滿了一罐子殘羹剩飯,他就對著這罐子幻想起來:怎樣賣掉這些殘羹剩飯,怎樣買成雞,雞又怎樣下蛋,雞蛋又怎樣孵成雞,雞又換成馬牛羊,終于成了大富翁,娶了太太,生了小孩子。越想越高興,不禁手舞足蹈。在狂歡之余,猛然一抬腳,把罐子踢了個粉碎,這美麗的夢也就完結(jié)了。

以后的教科書里是不是還有這故事,我不大清楚;但二十多年前還在小學里的人讀到的一定不少。我當時讀了,只是覺得好玩,并不知道這個故事的來源,而且連想知道的意思壓根兒都沒有。倘若這也算是一個遺憾的話,我現(xiàn)在就來把這遺憾填補起來。

在過去,這個故事在中國一定很流行,不然也絕對不會跑到小學教科書里去。至于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最流行,現(xiàn)在很難確定。我現(xiàn)在只從幾部舊的詩話和小說里抄出點材料來。吳興韋居安著的《梅磵詩話》里有這樣一段:

東坡詩注云:有一貧士,家惟一甕,夜則守之以寢。一夕,心自惟念:茍得富貴,當以錢若干營田宅,蓄聲妓,而高車大蓋,無不備置。往來于懷,不覺歡適起舞,遂踏破甕。故今俗間指妄想者為甕算。又詩序云:劉幾仲餞飲東坡。中觴,聞笙簫聲,若在云霄間,抑揚往返,粗中音節(jié)。徐察之,出于雙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嘯。食頃乃已。作瓶笙詩記之。劉后村《即事詩》一聯(lián)云:辛苦謀身無甕算,殷勤娛耳有瓶笙。以“甕算”對“瓶笙”,甚的。

江盈科著的《雪濤小說》有一段:

見卵求夜,莊周以為早計。及觀恒人之情,更有早計于莊周者。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曰:“我持此卵,借鄰人伏雞乳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雞。兩年之內(nèi),雞又生雞,可得雞三百,堪易十金。以十金易五牸,牸復(fù)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復(fù)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舉債,三年間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買小妻。我與爾優(yōu)游以終余年,不亦快乎!”妻聞欲買小妻,怫然大怒,以手擊雞卵碎之曰:“毋留禍種!”夫怒,撻其妻,仍質(zhì)于官曰:“立敗我家者,此惡婦也。請誅之!”官司問:“家何在?敗何狀?”其人歷數(shù)自雞卵起至小妻止,官司曰:“如許大家當,壞于惡婦一拳,真可誅!”命烹之。妻號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見烹?”官司曰:“你夫言買妾,亦未然事,奈何見妒?”婦曰:“固然,第除禍欲早耳。”官笑而釋之。噫,茲人之計利,貪心也。其妻之毀卵,妒心也。總之皆妄心也。知其為妄,泊然無嗜,頹然無起,則見在者且屬諸幻,況未來乎?嘻,世之妄意早計希圖非望者,獨一算雞卵之人乎!(見鄭振鐸《中國文學論集》,《寓言的復(fù)興》)

我們看了這兩個故事,或者不能立刻發(fā)現(xiàn)兩者間的共同點。但倘若我們把篇首談到的跑到小學教科書里去的那個故事也拿來比一下,便立刻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三個是屬于同一類型的故事。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蘇東坡詩注》的那個故事只是一個輪廓。為什么那個貧士會對甕發(fā)生幻想呢?甕有什么可以引起人幻想的地方呢?大概甕里也盛著米面或類似的東西,倘若拿來賣掉,就可以換到雞蛋。雞蛋變成雞,雞又可以換到馬牛羊,終于成了大富翁。心里一高興就把甕踢破了。這些是《蘇東坡詩注》故意省掉的呢,還是根本不知道呢?我們不敢說。反正倘若沒有中間這許多東西,這個故事很難講得通。

第二個故事很詳細,中間這些步驟一點都沒有省掉。但開頭照例有的甕或罐子卻不見了。這個市人的幻想就從雞蛋開始,一直到最后被打破的也就是這雞蛋。在這里打破雞蛋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太太。這個故事雖然同這一類故事的原型很接近,但從省略甕或罐子這一點看起來,也總算是代表一個新的發(fā)展。

我現(xiàn)在要問:這個故事是中國產(chǎn)生的嗎?也許有人認為這一問有些太離奇。這個故事流行于中國,時間最少也不會少于一千年,終于走進小學教科書里去,讀到的人不知有多少千萬。為什么會不是中國產(chǎn)生的呢?不但一般人沒有懷疑到它的來源,連文人學士也根本沒有想到它會不是國貨。但事情往往出人意料,這個故事,正如別的國字牌號的東西如國醫(yī)國樂之流,其中也有外來的東西。我現(xiàn)在從兩本梵文的寓言集里把這故事的“祖宗”譯出來。

在提毗俱吒那伽羅城里有一個婆羅門名叫提婆舍磨。在春分的時候他的土盤子里乞滿了大麥片。于是他拿了這盤子在一個擺滿了盤子和罐子的陶器師的小鋪里的一個地方,躺在鋪上在夜里幻想起來:“倘若我賣掉這盛了大麥片的盤子就可以得到十個貝殼,用這錢我可以買盤子和罐子什么的,再拿來賣掉。這樣一次一次賺的錢就可以用來買檳榔葉子做成的衣服,終于弄到百萬家財,然后我就娶四個太太。在她們里面哪一個最美,我也就最愛哪一個。我這些嫉妒成性的太太立刻就打起架來。我非常生氣,就用短棍打起這些太太來。”這樣一想,他立刻站起來,把短棍擲了出去。盤子被打碎了,許多別的瓶子罐子也被打破了。聽到罐子破碎的聲音而跑進來的陶器師把這婆羅門罵了一頓,又將他趕出鋪子去。

所以我說:誰要是空想未來而感到狂喜,他就要自招侮辱,像這個打碎盤子的婆羅門。(見《嘉言集》,《和平篇》,第七個故事)

還有一個故事,內(nèi)容比上面這個詳細,譯文如下:

在某一個地方,有一個婆羅門,名叫娑跋波俱利缽那。他用行乞得來的吃剩下的大麥片填滿了一個罐子,把罐子掛在木栓上,在那下面放了一張床,目不轉(zhuǎn)瞬地看著罐子,在夜里幻想起來:“這個罐子現(xiàn)在填滿了大麥片。倘若遇上儉年,就可以賣到一百塊錢,可以買兩頭山羊。山羊每六個月生產(chǎn)一次,就可以變成一群山羊。山羊又換成牛。我把牛犢子賣掉,牛就換成水牛。水牛再換成母馬,馬又生產(chǎn),我就可以有很多的馬。把這些馬賣掉,就可以得到很多的金子。我要用這些金子買一所有四個大廳的房子。有一個人走進我的房子里來,就把他最美最好的女兒嫁給我。她生一個小孩子,我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作蘇摩舍摩。因為他總喜歡要我抱在膝上左右擺動著玩,我就拿了書躲到馬棚后面的一個地方去念起來。但是蘇摩舍摩立刻看見了我。因為他最喜歡坐在人的膝上讓人左右擺動著玩,就從母親懷里掙扎出來,走到馬群旁邊來找我。我在大怒之余,喊我的老婆:‘來照顧孩子吧!來照顧孩子吧!’但是,她因為忙于家務(wù),沒有聽到,我于是立刻站起來,用腳踢她。”這樣,他就從幻想里走出來,真的用腳踢起來。罐子一下子破了,盛在里面的大麥片也成了一場空。

所以我說道:誰要是空想將來,想一些不可知的事情,他就像蘇摩舍摩的父親,臨了落個一場空。(見《五卷書》第七個故事)

我上面只譯了兩個故事,其實梵文書里記這樣的故事的地方還很多。無論怎樣,我們總可以看出來,印度就是這個故事的老家,正像別的類似的故事的老家也多半在印度一樣。至于它什么時候在印度產(chǎn)生的,恐怕永遠不能確定了。反正一定很早,也許在紀元前幾千年就已經(jīng)有了。在印度本國這故事已經(jīng)有了無數(shù)的演化。后來它又從印度出發(fā)幾乎走遍了世界,譬如在《天方夜譚》里,在法國拉方丹(La Fontaine)的寓言里,在德國格林的童話里都可以找到,它一直深入民間,不僅只在文人學士的著作里留下痕跡。到了中國,它變成我們民間傳說的一部分,文人學士也有記敘,上面從《梅磵詩話》和《雪濤小說》里抄出來的兩段就是好例子。倘若不知道底蘊,有誰會懷疑它的來源呢?

1946年12月2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玛沁县| 玛纳斯县| 康平县| 扎囊县| 连山| 都昌县| 荣成市| 铜梁县| 佛冈县| 布拖县| 北碚区| 汉源县| 曲靖市| 都兰县| 甘泉县| 邯郸市| 阳原县| 伊宁县| 澄城县| 丹江口市| 建平县| 青神县| 桑日县| 江山市| 桃源县| 高安市| 武乡县| 马尔康县| 昆山市| 盈江县| 吴川市| 河曲县| 邵阳县| 河北区| 泰和县| 保亭| 宁陕县| 大城县| 南平市|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