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我總是無法說不
- 王艷慧
- 1059字
- 2021-06-02 18:11:24
04 無法說“不”的人,容易被情感綁架
許多人在面對自己不喜歡、不想要的東西時,內心分明是抗拒的,卻因對方的一句“都是為你好”,而默默地咽下了所有,強忍著真實的情感而選擇接受。
路先生很討厭吃生雞蛋,可他的妻子卻總是在早餐時給他準備一顆半熟的煎蛋。他看著黃色的蛋液流在盤子里,就忍不住作嘔,可也知道妻子是好意,不忍拒絕。結婚五年,他就這樣忍了五年。
在一次做心理咨詢時,路先生跟咨詢師說了這件事:“我不敢告訴別人,太丟臉。”咨詢師引導路先生做自由聯想,路先生從妻子做半熟煎蛋的影子中,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他的母親很能干,年輕的時候每天早上要趕著上班,沒有太多時間為他準備早餐,但為了顧及他的營養和健康,就會給他泡一杯牛奶,里面打一顆生雞蛋。直到現在,每次在母親家中住,早餐還是會見到這樣的雞蛋牛奶。
路先生:“那個味道真的難以形容。”
咨詢師:“有沒有嘗試跟母親說,你不喜歡喝這種東西?”
路先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拒絕過,但他確定母親一定會說:“都是為你好。”
就是這一句“都是為你好”,路先生每天強迫自己喝下那充滿腥味的“雞蛋牛奶”,然后胃里一陣陣地作嘔。有時,他也會到學校的廁所嘔吐,但通常吐不出什么東西來,仿佛只是想吐出那一股被束縛的悶氣。
路先生:“我不忍心拒絕,因為那是‘為我好’。如果我拒絕,我媽可能會很難過,還會偷偷地掉眼淚,認為我傷了她的心。”
針對這個問題,咨詢師和路先生專門進行了兩次溝通。后來,他終于鼓起勇氣,嘗試對母親說起這件事:“那個雞蛋牛奶,真的很難喝。”他沒有想到,母親并未生氣,而是很淡定地說:“我也覺得,那牛奶應該不好喝。”
聽到母親這樣回答時,他忍不住激動。母親說,那樣做最方便,而且她覺得很有營養,應該對他比較好。結果,路先生下樓買了一包速溶奶粉,打了一顆生雞蛋,讓母親嘗嘗味道。母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來。
自那以后,“生雞蛋”的問題再沒有出現于路先生和母親之間,而他也學會了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的妻子。那感覺特別美好,路先生和她們一起打敗了那句“都是為你好”,并一起打敗了那個不敢放下情感包袱的自己。
一句“都是為你好”的情感包袱,讓路先生從年少時代一直背負到結婚后,可見它的壓力和負面影響有多大!現實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通常都是身邊親近的人以一種溫柔的霸道,讓我們感受到不容拒絕的軟性要求,當我們被這種情感包袱捆綁時,就如同生活在繭蛹里,痛苦不堪,而又說不出口。
對那些為我們好的人,一定要鼓起勇氣告訴他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敢拒絕,不忍拒絕,換來的不是融洽的關系,而是被隱形的情感包袱造成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