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為何是直立行走的

天天和媽媽談完人類的進化歷程后,對人類的身體進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完《動物世界》后,天天就開始纏著爸爸問這問那:“爸,我看電視上的節目,發現很多動物都是四肢著地的,那人為什么會有手有腳、直立行走呢?”

對于兒子的問題,爸爸一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告訴天天:“因為我們人類與動物不同,我們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手與腳分開的必要,而這也是我們與動物最大的區別?!?/p>

在人類起源過程中直立行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直立行走,人類祖先不會朝人類方向發展,它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對于人如何直立起來的這一問題眾說紛紜,從勞動的觀點出發,直立是由于上肢(手)更多地從事操作性活動,從支撐功能中解脫出來,由于上下肢(手腳)分工,人于是直立起來。但現在已知道人類祖先直立的時間先于工具和武器出現的時間。目前已找到人直立的最早證據是在坦桑尼亞的萊托利地區,距今370萬年的層面上發現有明顯屬于直立行走的腳印,而目前所能找到的最粗陋的工具(石器),距今200萬年左右,所以許多學者否定直立行走是為了便于使用工具和投擲武器的看法。

那么人為什么會直立起來呢?有的專家認為,人類祖先當初由森林來到開闊草地活動時,為了警戒猛獸的襲擊,它們不得不在高高的草叢里站立起來,以便及時發現猛獸而躲避,久而久之,人就直立了起來(警戒說)。英國利物浦工學院脊椎動物心理學與進化論講師惠勒在《新科學家》周刊上撰文說,早期人類從森林走向較為開闊的平原時,會遭到陽光強烈的照射和較高氣溫的襲擊,人無法用呼氣的方式來降低體溫,而且巨大而脆弱的大腦會因體溫升高1~2攝氏度而受傷。然而當人站立起來時,體表受陽光照射的面積會大大降少,這是保持頭部涼快很有效的方式。所以他認為直立是源于保持頭部涼快免于中暑,而非為解放手臂之故(保持頭部涼快說)。

還有一種理論頗為特別,即“水生論”認為人的祖先曾一度在水中生活,由此造就了人體一系列特殊的形態與機能,包括直立姿勢在內。這一理論之所以出現,是由于人體有很多形態特征與機能難以用陸上進化方式來解釋,這些特征有:裸露光滑的皮膚,皮下脂肪層很厚;殘存的體毛排列方式是流線型;人類性器官的特殊形狀與位置;人是唯一會哭的動物,且淚水中含有鹽分,等等。故而1960年時,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哈第提出“水生論”,認為在晚中新世或早上新世時,生活在非洲海岸的一群古猿因嚴重干旱而被隔離,為了逃避猛獸的襲擊和便于覓食就轉入水中生活。在生活方式劇烈變化所產生的強大進化壓力下,在相對短的時間內,人類祖先獲得了一系列為現代人類所擁有的前述那些特點。尤其在水中生活為了抬頭在水面上呼吸,同時在水中還要踩水,這就使軀體直立起來。動物適應水中生活最普遍的特征之一是無毛,人體的無毛正是水中生活的結果,由于在水中潛游,殘存的毛發排列方式呈流線型,連人體本身也呈流線型?!八摗睘椴簧賹W者所接受和推崇。澳大利亞曾拍攝過一部“水中嬰兒”的電視片,也用作“水生論”的例證,即那些尚不會走路的嬰兒,在水中卻行動自如,仿佛水中是他們的故鄉一般。

很有趣的是,有些古人類學家認為一些古人類學新發現也為這一學說提供了佐證:20世紀60年代古人類學家曾認為直立行走與大腦袋嬰兒的娩出相抵觸,直立使骨盆的結構難以適應人類大腦袋嬰兒的娩出。以后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一具保存有40%骨骼的阿法種南猿化石——所謂“露西少女”骨架。它距今年代為290萬~320萬年,同時在附近地點找到仿佛是一個家庭成員的南猿殘骸,其中有4個兒童和1個嬰兒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研究表明,其實嬰兒的頭腦并不大,與露西少女骨盆的大小是匹配的。露西骨架的形態特點還表明她是具有直立能力的。那么露西是如何直立起來的呢?這就跟“水生論”聯系了起來,科學家推測,當水棲的猿的后代重新回到陸地上生活時,他們已是裸露皮膚、腦袋小的個體,他們的孩子依附性很強,緊緊依附于母親,需要抱。這樣,露西為了抱孩子,雙腳必須走路,而孩子的父親雙手拿著食物回家時,也需要用雙腳行走,人的直立就這樣形成和完善起來,所以直立行走與抱孩子有關。

“水生論”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理論,很新穎,但需要慎重對待。

知識小鏈接

人類之所以要直立行走,總結起來有兩點原因:首先,生存環境的變化,人類祖先中有極小部分基因突變。其次,直立行走這個功能適應當時的生存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武乡县| 息烽县| 桐乡市| 万源市| 黎平县| 同心县| 祁连县| 揭东县| 洪雅县| 景东| 龙陵县| 晋中市| 大新县| 庄浪县| 乌鲁木齐市| 大荔县| 金华市| 工布江达县| 无棣县| 密山市| 万州区| 卢龙县| 邹平县| 麻城市| 基隆市| 营口市| 临汾市| 松阳县| 邳州市| 启东市| 轮台县| 确山县| 连城县| 荣成市| 湖南省| 樟树市| 麻城市| 同江市| 闸北区|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