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不好意思”:做一個強勢的人
- 李婉卿
- 1364字
- 2021-06-04 18:19:08
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一個人總是“不好意思”,那是因為他自我認同感的缺失。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是其自我認知程度的標準,衡量其情商高低。一個人只有建立了比較充分的自我認同感,才能有效建立自信心和自尊。當然,自信心和自尊是一個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礎。
自我認同感在于關懷自己,關心他人。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也才能真正地接納他人。
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指的是將自身內在的感覺、自我意識以及外部評價等加以綜合,從而對“我是誰”這個問題給予好的回答。當然,這是我們在與他人交往時,把信念和價值觀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去并對自我價值進行評價的過程。這種評價往往來自于在平時生活中對自身的看法。一個人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感覺自己很沒用或很智慧,在某些行為上覺得自己很差或很優秀,他可能很喜歡自己或很討厭自己……諸如此類總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印象和經驗,長時間累積就會成為人們對自己的評價,即自我認同感。
自我認同是一個人對“過去我”“現在我”“將來我”產生內在的連續性,也是一個人“現實自我”“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一致性關系的體現。一個人通過形成自我認同知道自己是誰,在世界上占據什么位置,而且自我認同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肖楠從小很內向,不喜歡與人交流,內心十分敏感,很在意別人的一言一行。有時候別人在他面前大聲笑著走過,他也會以為這是在嘲笑自己。盡管他已經開始慢慢培養自信,比以前稍好一些,但依然顯得自卑。
他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比他年齡稍大一些的人來跟他講話,他便感到臉紅心跳,戰戰兢兢,經常想象著自己在人群面前出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自己的,會不會覺得自己很笨,是不是心里覺得他很沒用。
或許,生活中你跟肖楠一樣,總覺得自己不夠漂亮、幽默,但是這些并不意味著我們比別人差勁。在那些總不好意思的人眼里,似乎自己只有達到某個標準才有資格和權利去做一些事情。實際上,這是一種偏頗的看法,是我們對自己的偏見,也是對他人的偏見。
1.加強自我信念
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有一些負面經歷,比如經常吵架的父母、曾經愛過一個渣男、工作遭遇“瓶頸”。如果當時沒有很好地處理這種負面經歷,便會通過潛意識里內化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然后在心里暗暗生根發芽,導致一個人墜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之中。在這時就需要真心接納那些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美好,通過大腦的重復性訓練幫助你形成記憶,有效地幫助自己完成對曾經不美好的接納,從而提升自我信念。
2.找到真正的自我
一個人之所以自我懷疑、自我認同感低,很大程度上在于錯把外界的標準當作自我價值的衡量標準。所以要提高自我認同感,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客觀地剖析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然后接納真實的自己。
3.不斷充實自己
提升自我認同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畢竟從自我懷疑到自我認同,這本身就是一段反反復復的過程。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擁有長時間的耐心去不斷充實自己,重建強大的內心。當你習慣性自責、忍不住生氣、不懂拒絕時,努力改掉這種長久以來的習慣,換另外一種方式來對待自己。肯定自己,找尋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敢于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