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無意識的口頭禪暴露了什么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提到某個詞語或者某個句子,這就是口頭禪。口頭禪一詞來源于佛教的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裝作有思想。這個詞演變到今天,口頭禪已經完全成為個人習慣用語的意思。而且,按照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口頭禪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它背后隱含著一些心理活動和心理作用。

琪琪是一名剛參加工作的營銷人員,最近,公司給了她一個學習的機會,琪琪知道,抓住這次培訓機會好好學習,將來必定對工作大有益處。

培訓過程涉及一個銷售語言的學習。琪琪是一個靈活且好學的人,所以學習進度非常快,然而,培訓老師張老師發現,琪琪喜歡把“說真的”掛在嘴邊。

這天課后,張老師單獨找來琪琪。

“你對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滿意嗎?”

“挺好的啊,您為什么這么問?”琪琪很好奇。

“那也就是你認為自己很自信嘍?那為什么你很喜歡說‘說真的’這個詞呢?”

“口頭禪而已,這應該不能什么說明問題吧?”

“這你就錯了,一個人的口頭禪是能反映一個人性格特征的,我們千萬不能低估客戶的觀察能力,一個人喜歡說‘說真的’,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他這樣強調,就是為了讓對方相信自己,我想,你應該知道自信對于一個銷售人員來說有多重要吧,你自己底氣不足,又怎么能說服客戶呢?”

“我知道了,謝謝您,張老師,我會盡量改掉這一口頭禪的……”

和故事中的琪琪一樣,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口頭禪,這看似是一種語言習慣,其實是一個人個性的顯現。使用不同口頭禪的人,在性格特征上也是不同的,為此,我們不妨根據不同的口頭禪來對我們身邊的人進行劃分:

1.“據說,聽說”

常使用這一類口頭禪的人,往往有這樣一些特點:他們閱歷比較廣,但往往不夠果斷,因此,為了讓自己的話不至于太過絕對、給自己留有余地,他們便常使用此類口頭禪。

2.“真的,不騙你,說實話”

這種人在說話時擔心聽者會誤解或者懷疑自己,因此,他們便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場。

3.“但是,不過”

這些人說話時滴水不漏,即使發現自己說錯了話,他們也能立即找出一個例外,使用“但是”加以轉折,這也表明他們說話懂得留有余地,從事公共關系的人常有這類口頭語,因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落感。

4.“肯定嘛,必須的”

這類人往往信心十足,理智、果斷,有足夠的說服力,常令人信服。

5.“嗯,這個嘛,啊”

很明顯,這是一些用于語言間歇的詞語,常使用這類口頭禪的人,往往思維反應較慢。當然,一些說話傲慢者也喜歡使用這種口頭語。

6.“可能是吧、或許是吧、大概是吧”

這類人為人謹慎,行事周密,不容易得罪人,因此,人緣不錯,但他們一般不會將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別人。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性脫口而出的口頭禪,其實并不是毫無意義的。口頭禪反映了對某一類情形的反應模式。尤其帶有消極詞匯的口頭禪,對認知和情緒都是一種消極暗示。所以,心理治療師即使肯定別人,也很少說“不錯”等帶有雙重否定的詞匯。

那么,從我們自身講,又該怎樣避免口頭禪為我們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呢?據有關專業人士介紹,三類對人心理健康不利的口頭禪是要避免的:

第一類,“我不行的”、“我怯場的”,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場合,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口頭禪,表面上,這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兩句口頭禪,但卻對我們的心理造成極強的負面強化作用,會導致我們形成自卑感進而不利于目的的達成,更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害。

第二類,摒棄那些能使人產生刻板印象的口頭禪。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所謂刻板印象,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隨著某些社會經驗的積累,會過多地依據這些經驗為人處世、判定他人。這類口頭禪很多,比如,“帥氣的男人一定花心”、“十商九奸!”這些帶有刻板印象的口頭禪會給人們帶來偏見,既不利于人際交往的和諧,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

第三類,則是諸如“湊合著吧”、“沒勁透了”、“活著真沒意思”這些會傳染給他人消極情緒的口頭禪。不拋棄那些口頭禪,則會讓你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可以說,幾乎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常用的口頭禪,或許大家沒有意識到,這些自己根本沒注意到的習慣,已經悄悄地“出賣”了我們。為此,你不妨也從這些角度來好好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邹城市| 兴义市| 罗甸县| 垦利县| 嵩明县| 高州市| 通城县| 册亨县| 南溪县| 岗巴县| 苏尼特左旗| 大化| 和政县| 永靖县| 溆浦县| 沈丘县| 宁国市| 根河市| 弥勒县| 蒙自县| 利津县| 龙南县| 英山县| 泽州县| 蒙山县| 且末县| 廉江市| 门源| 唐河县| 伊金霍洛旗| 永和县| 安阳市| 保山市| 西藏| 唐海县| 临颍县| 乌海市| 福州市| 湖北省|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