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不焦慮的父母:天賦教育法
- 王佳玫
- 2322字
- 2021-06-10 14:50:26
孩子學唱歌,獨唱合唱怎么選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為了擁有第三把音符鑰匙,梓萌的媽媽從她六歲起就為她報了聲樂班。梓萌音色好、音準強,最為重要的是,她年齡小卻能理解歌曲中蘊含的情感,并飽含感情地歌唱出來。老師認為梓萌有學習歌唱的天賦,對其十分看重。
不過,兩年以來,梓萌一直在學習合唱,梓萌的媽媽對此感到些許遺憾。她認為梓萌十分優秀,卻和一群人站在一起共同演唱,有埋沒才華之嫌。于是,媽媽同梓萌商量,希望她改學獨唱。出乎意料的是,梓萌對這一提議表示拒絕。媽媽對此大為不解,獨唱合唱都是演唱,獨唱還能夠更好地展現自己,梓萌為什么堅持學習合唱呢?
梓萌媽媽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惑,是因為她和大多數家長一樣,認為合唱對歌唱水平的要求低,唱歌水平高的孩子就應該獨唱。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合唱與獨唱大有不同,但區別不在于演唱技法,而在于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合唱與獨唱對孩子的人際智能和音樂智能有不同的要求。
一、人際智能高的孩子適合合唱
合唱與獨唱最大的區別在于,合唱是多人唱,而獨唱是一人唱。獨唱要求唱得像自己,合唱要求唱得像別人。換言之,獨唱要求創造力,合唱則要求孩子喜愛社交,自律能力強,可以與他人很好的配合。
由此可見,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獨唱與合唱的區別并不在于歌唱能力不同,而是在于對人際智能的要求不同。人際智能表現為個人能覺察體驗他人的情緒情感,并做出適當的反應,主要影響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意愿度和融洽程度。
梓萌之所以更喜歡合唱而非獨唱,正是由于她的人際智能較強。合唱是一種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每位演唱者都是合唱團的一部分,這要求演唱者既要與同一聲部的團體保持一致,又要與不同聲部做好配合及協調。
所以將合唱唱好的前提是孩子能夠服從集體,不標新立異、特立獨行。而且出于長期練習的需要,孩子也必須能享受集體配合的感覺,自身也要喜愛交際,這一點在人際智能中的體現為樂觀自在。樂觀自在的孩子開朗活潑,天性合群,喜愛社交且愿意配合集體。
反觀獨唱,它對于人際智能的要求截然不同。獨唱更凸顯演唱者的個人風格,要求演唱者有一定的突破能力,敢于打破常規。學習獨唱的孩子應該具備強烈的自信心,不輕易隨波逐流。同時,獨唱是獨立完成的歌唱方式,所以孩子在練習時必須極為專注。
除此之外,獨唱對演唱者個人能力的要求更高。首先,獨唱的訓練強度更高,需承受的壓力更大,所以對孩子的體能要求更強。其次,獨唱對舞臺表現能力的要求也遠高于合唱,那些善于運用肢體語言,眼神靈動的孩子,更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并帶動觀眾沉浸于音樂氛圍。合唱與獨唱對人際智能的不同要求,如圖1-3所示。

圖1-3 合唱與獨唱對人際智能的不同要求
二、合唱對音樂智能中的音準要求更高
正如前文所說,音樂智能代表孩子對韻律和節奏等的敏感度和掌控能力,會直接影響孩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喜愛程度。無論是獨唱還是合唱,都要求孩子具備較強的音樂智能。
樂感是音樂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首歌曲都包含著特有的情感,它們是音樂的靈魂。樂感強的孩子能敏銳地捕捉到歌曲中的歡快感、憂傷感,并將其呈現出來。這類孩子一聽到音樂旋律,就會變得非常專注,他們和音樂能很好的交流,能被音樂打動,非常適合歌唱。
音樂智能中的辨音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再贅述。天生辨音聽力強,對音準把握精確的孩子,在唱歌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不過,合唱對音準的要求比獨唱更高,因為,合唱是多人一起演唱,各自音部不同,如果孩子的音準不佳,合唱時很容易受其他人影響。
無論是合唱還是獨唱,登臺表演的經歷都會賦予孩子自信與勇氣,音樂是一種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有些音樂甚至有治愈的力量,學會欣賞音樂的確能讓孩子一生受益。但父母在為喜歡唱歌的孩子報聲樂興趣班時,首要仍應考慮孩子更適合選擇合唱還是獨唱。
三、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聲樂興趣班
父母在為孩子報聲樂興趣班之前,應該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孩子的人際智能如何?
選擇獨唱或合唱取決于孩子的人際智能能力,人際智能高的孩子,因善于交際,天性樂觀自在,所以更適合學習合唱,既可以是大合唱,也可以是如同阿卡貝拉[1]的小組表演形式。而善于打破常規,更能專注于自身的孩子則適合學習獨唱。
獨唱的訓練量通常更大,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如果孩子喜歡唱歌和表演但時間和精力有限,那么讓孩子參加既能感受音樂的美好又能享受登臺樂趣的合唱團,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孩子的音樂智能如何?
樂感強的孩子從內心就欣賞音樂,常沉浸其中,自己演唱時也充滿情感,這樣的孩子適合學習聲樂類項目。除樂感外,音樂智能中的音準也需作為考量標準。音準相對較強的孩子不易被他人影響,更適合學習合唱,音準相對較弱的孩子應首先考慮學習獨唱。
與更依賴天賦的樂器類項目不同,聲樂類項目可以作為興趣進行階段性學習,所以即便孩子音樂智能較弱,也可考慮學習聲樂類項目作為業余愛好。
如果孩子的音樂智能強,具有先天優勢,并且父母希望將聲樂作為特長培養時,孩子是否能取得好成績就取決于他的訓練量。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臺上的精彩表演離不開臺下的苦練,看似輕松的聲樂也是如此。
天賦小隨堂
你的孩子適合學習合唱嗎?

針對以上6個特征,請父母仔細觀察孩子,并根據孩子的表現在“測試表”的“是”或“否”欄內畫“√”。
如果你的孩子在音樂智能方面基本符合兩個以上特征,那么你可以為孩子選擇聲樂作為特長方向。
其中,如果孩子同時在人際智能方面基本符合兩個以上特征,則孩子適合選擇合唱,反之可以選擇獨唱。
[1]阿卡貝拉:A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并不應用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