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脈象在中醫脈學中的意義

今所謂脈學者,即研究有關脈診的理論、方法及其在診療上所起作用的一種學識,脈象是中醫脈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何謂脈象?無病健康人的脈,謂之平脈,平脈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則脈失其平,就其不平者,才名之以象,即為病脈。一般臨床辨證中所謂脈象,都是指病脈說的,而病脈的脈象即是與平脈相比的差相。

脈象是相對平脈比較而來,所以脈取太過、不及,當為辨脈之大法。古醫籍《內經》《難經》對于診脈均有較詳細的論述,在仲景書中,更以證治實例闡明診法和脈理,脈取太過與不及在書中均有明文,惜讀者不悟也。太過者,謂較平脈為太過也;不及者,謂較平脈為不及也。脈象雖極復雜,概言之無不分屬以上兩大類別。

各種脈象歸納起來,有來自脈動狀況,如數、遲是也;有來自脈體狀況,如大、細是也;有來自血行狀況,如滑、澀是也。此三者和上述脈象的兩大類別,即為脈象生成的源頭。

脈象和癥狀一樣,都是罹病機體異于健康時的一種反應,不過它比一般的癥狀更富于敏感性。舉凡表、里、陰、陽、寒、熱、虛、實諸證,無不應之于脈象,故對于中醫的辨證施治,有其一定的指導作用,這就自然而然地促進了中醫對于脈診的研究與發展。

《內經》、《難經》、仲景書,雖均有脈象名稱,但很少闡述各脈的形象。這是因為在仲景之前,醫家認為這是診病常識,故不加細述。歷來脈書對于脈象的說明,不少出于主觀臆想,往往把一脈說成數象,把數脈混為同形,描述比喻虛玄,使后學無從遵循,因此有論脈之書愈精,令人指下愈亂的惋嘆。但是如果我們從脈象生成的源頭出發,再通過對仲景著作原文的研究分析,就不難掌握仲景脈學的真諦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株洲县| 成都市| 隆安县| 屯昌县| 易门县| 横山县| 红原县| 亳州市| 西林县| 宣威市| 大竹县| 台中县| 汤原县| 望谟县| 河曲县| 墨玉县| 朝阳县| 恩施市| 西林县| 霍邱县| 桐梓县| 阿瓦提县| 若羌县| 甘谷县| 腾冲县| 弥勒县| 万荣县| 上蔡县| 嵊州市| 百色市| 上犹县| 滨海县| 潞城市| 油尖旺区| 平定县| 和平县| 丰顺县| 房山区| 天峻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