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脈應與疾病的關系

遠在千百年前,我們的醫學先輩于事實的體驗下,即正確地認識了人體血脈的敏感作用。人身血脈的變化不但反映了機體內在環境的改變,還反映了外部自然界的異動。所以《內經》才有四時色脈的說明。

人如果驚懼則面色蒼白,羞愧則面色潮紅……其有感于血脈之變化,然而這只是一般的精神刺激,實際遠不如疾病在身體所引起的變化。人如果患病,則必致機體正常機能的改變,而此改變當不外乎正常或不正常兩途,超乎正常則謂之太過,不夠正常則謂之不及。超過與不夠的機能改變,即諸多病理的原因,脈應之則顯諸多太過和不及的脈象。如浮、數、實、大、滑……為諸不同原因的太過脈象;而沉、遲、虛、細、澀……為諸不同原因的不及脈象。

太過脈以應有余,不及脈以應不足。太過脈應有余者,謂浮、數、實、大等太過的一類脈,以應陽、熱、實等有余的證;不及脈應不足者,謂沉、遲、虛等不及的一類脈,以應陰、寒、虛等不足的證。這是脈應于病的一般規律,在特殊情況下,太過脈亦應不足,不及脈亦應有余。因為這種特例的存在,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辨證必須脈證合參,不可偏廢。

假如醫者能把握住這些原則,并且清楚地知道每一脈象所反映的實際內容,那么憑脈以診病,也就不是難于理解的一件事了。關于此點,確實需要感謝我們偉大的醫學祖先,給我們積累了豐富而珍貴的經驗,不但對于每脈的所主均有正確翔實的記載,對于脈與脈、脈與證之間,交互錯綜變化下的辨證施治方法,亦均有指示周詳的相關書籍留傳下來。所以一個中醫師,只要他診脈取象正確,并能依法參照所有病證,以求診治之道,那是不會錯誤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乌海市| 若羌县| 乌拉特前旗| 静宁县| 上栗县| 黄石市| 曲松县| 陇川县| 屯留县| 图们市| 大庆市| 密山市| 杨浦区| 浦江县| 承德县| 昌宁县| 罗平县| 田东县| 老河口市| 晋宁县| 自贡市| 新乡市| 桦南县| 西藏| 施甸县| 扬中市| 安新县| 江川县| 青阳县| 沁源县| 祁阳县| 惠安县| 连南| 江陵县| 资中县| 黎城县| 公主岭市| 凭祥市| 乌兰察布市|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