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7 持股5%的上市公司受監管線

此規則只適用于上市公司,不適用于非上市公司。

1.《證券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上市公司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的,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關于持有期限、賣出時間、賣出數量、賣出方式、信息披露等規定,并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

第四十四條規定:上市公司、股票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公司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第六十三條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達到5%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情形除外。

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達到5%后,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當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情形除外。

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達到5%后,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有表決權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1%,應當在該事實發生的次日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違反第一款、第二款規定買入上市公司有表決權的股份的,在買入后的36個月內,對該超過規定比例部分的股份不得行使表決權。

2.《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編制權益變動報告書,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提交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中國證監會規定的情形除外。

前述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后,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其擁有權益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當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中國證監會規定的情形除外。

前述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后,其擁有權益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1%,應當在該事實發生的次日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違反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買入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的,在買入后的36個月內,對該超過規定比例部分的股份不得行使表決權。

所以,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達5%以上時,在鎖定期內受約束、作為持股較多的股東要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增持或減持都要報告和公告。如果持股低于5%,則不受這些約束。因此,有股東通過離婚分股份等方式規避5%的監管線。

修改后的《證券法》規定,違規買入股票的在36個月內不得行使表決權,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野蠻人”[1]的偷襲。這條規則的原理類似前面介紹的“股權道條款”,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證券法》才有這樣的規定。以前是沒有這樣規定的,比如下面的案例。

3.對違規增持的股東無可奈何

荃銀高科于2010年5月在A股上市,成為“創業板種子行業第一股”,第一大股東張琴和二股東賈桂蘭分別持股8.77%和6.41%,公司股權較為分散,沒有實際控制人,張琴任公司董事長。

2013年5月后限售股解禁,部分股東減持,賈桂蘭買入公司股票,至2013年11月4日合計持股升至11.39%,超越張琴成為第一大股東,但仍然無法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董事長張琴為了掌握公司控制權擬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由戰略投資者受讓部分老股東的股票,并向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完成后戰略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將達到15.21%,成為荃銀高科的第一大股東,并與張琴成為一致行動人而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可荃銀高科向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方案在2014年8月被股東大會否決。

此后,戰略投資者通過受讓老股東的股票等方式增加持股比例,至2014年10月30日持股比例達到7.9%,成為賈桂蘭和張琴之后的第三大股東。

2016年1月至2月間,在沒有和荃銀高科或張琴打招呼的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繼續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合計持股比例達16.61%,超越賈桂蘭和張琴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是,戰略投資者在增持股票達到5%時未及時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也未停止買入荃銀高科的股份,違規增持荃銀高科股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此后,張琴與戰略投資者之間的矛盾爆發,荃銀高科向法院起訴,請求判決戰略投資者違法增持的股份無效并限制其表決權,要求其拋售違法增持的股票收益歸公司所有,并賠償荃銀高科3100萬元。

此案于2017年7月5日在安徽省高級法院開庭審理,荃銀高科的訴求重點在“限制表決權”,當時法院還沒判決。后來荃銀高科發公告說,由于目前對違法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行為的效力及違法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行為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尚無明確法律規定,經綜合考慮,公司于2017年12月28日申請撤訴了。

另一家上市公司ST新梅也曾發生公司控制權爭奪戰。

原控股股東興盛實業一年內從持股超過50%一路減持至11.19%,而新股東上海開南投資在王某的控制下通過多個賬號增持ST新梅。王某控制的賬戶組于2013年10月23日首次持股超過5%以及在2013年11月1日持股達到10.02%時,都未按照《證券法》規定進行報告和披露,直到2014年6月9日才首次披露多方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合計持有ST新梅14.23%的股份,王某因違規增持已被證監局處罰。

隨后興盛實業向法院起訴,要求限制王某等人的股東表決權等,上海的法院判決不支持限制股東的表決權。此后股東間的糾紛持續三年多,直到有第三方接盤ST新梅成為控股股東后,興盛實業撤回上訴申請,興盛實業與上海開南投資的紛爭才終止。

上述兩個要求限制違規增持股東表決權的案例都沒有走到最后程序,后來都撤訴了。

4.持股5%與公司控制權小結

以前法律對能不能限制違規增持股東的表決權并沒有明確規定,法院能否支持仍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修改、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證券法》和2020年3月20日修改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對違規增持限制表決權都做了明確規定,違規增持部分在長達36個月內都沒有表決權。

有了這樣的規定之后,上市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野蠻人”偷襲。

但是,這項規則是針對持股5%以上股東的,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比較粗略。如果上市公司掌握控制權的股東不想被奪權,可結合相關規定設計更有效的規則。

[1] “野蠻人”一詞源于《門口的野蠻人》一書,指的是華爾街的一些私募基金對于其他企業進行惡意收購。這些“野蠻人”本來是公司經營管理圈之外的人,當看好某家公司的時候,就開始通過各種手段持有該公司股份,達到一定比例成為控股股東后,就接管了公司,使原來的股東和經營管理層邊緣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鄂托克旗| 福安市| 石狮市| 嘉峪关市| 台南市| 微博| 黑河市| 通许县| 信丰县| 贡嘎县| 特克斯县| 务川| 宁德市| 扎兰屯市| 寻甸| 连州市| 桂平市| 灵川县| 博罗县| 新乡县| 漳平市| 全椒县| 洮南市| 封开县| 勃利县| 康乐县| 昌乐县| 科技| 龙里县| 新余市| 平定县| 县级市| 丰都县| 张家口市| 绵竹市| 兴隆县| 甘洛县| 大同市| 和田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