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應季喝湯最養生
- 四季養生湯(美食天下·第2輯)
- 《美食天下》編委會
- 1061字
- 2014-07-03 15:57:43
人體健康與四季氣候的變化是緊密相連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四季交替的自然規律,湯飲養生也要順應氣候變化的規律,選擇相應的湯飲,才能做到科學養生。
1春季湯飲——補陽提神
春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蘇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不斷加大,因而人們總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睡不夠。
所以春季宜選用性情溫和的能補肝益氣、補肺養胃、助腎養精的原料制湯,對消除春困有較好的作用。
春季喝湯宜溫補:初春天氣尚涼,但也不能過多地飲用補陽湯品。此時,人體不需要太多的溫熱食物原料來補充能量。若過多地飲用滋補、肥膩的湯品,加之運動量不足、新陳代謝減緩,會引起體內脂肪堆積。春末暖意融融時,人們往往早早換上夏裝,但在飲食上卻不可貪涼。春季往往溫差較大,中午貪涼,飲用冷的湯品,會引起夜間胃腸不適的癥狀。
2夏季湯飲——生津固表
夏季炎熱,人體多汗,鹽分會隨汗液流失,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學認為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補心。夏天悶熱、潮濕的氣候容易使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減弱。此時宜選用清淡原料制湯,不宜肥甘厚味。
夏季日照充足,紫外線強烈,適當補充維生素E,可以減低陽光對皮膚加速衰老的傷害。適合在夏季制湯的原料有:禽類以鴨肉為佳,蔬菜有番茄、苦瓜、萵苣、芹菜、蓮子、百合、冬瓜等。其中鴨肉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
3秋季湯飲——滋陰潤燥
金秋時節,果蔬最為豐富,適宜調養脾胃、助氣補筋、益腎養元氣。據《千金方·食治》記載:“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養肝氣;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養腎氣。”我國秋季有“貼秋膘”的習俗,那是因為古時前有苦夏后有冬季食物匱乏的情況,而今切不可貪多。制作湯羹時不可肥膩,不可脂肪、熱能含量過高。盡量少選用辛辣刺激的原料制湯,應借助秋季瓜果豐盛時,多添加果蔬在湯羹里,以解“貼秋膘”時造成的油膩,以避免濕熱之氣的堆積。入湯原料以平補為佳,不宜選用大補的原料。
4冬季湯飲——滋補暖身
冬季是最適宜滋補的季節,應養腎助筋、調理腎旺,煮湯時適宜以砂鍋為煮湯工具。此時適當添加果蔬,調節油膩,增加B族維生素的供給,可以減少各類炎癥的發生概率。冬季身體畏冷,除了體質虛寒外,還有可能會機體缺鐵。所以冬季適當飲用富含鐵的滋補湯品,冬季進補也要適可而止,多了容易引起胃肺火盛。
吸收不好者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及口腔黏膜疾患、腎虛、腎炎、痔瘡等。
冬季喝湯不宜無病進補。冬季適宜選用溫和的食物滋補,但不宜盲目進補。滋補湯品不宜每日連續飲用,間隔期間適宜以清淡湯品緩解。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