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作的初衷并不是為了單純地記錄中國的風土人情,如果僅僅是為了尋找某些令人難忘的風景或者紀念物,普通的旅行者就能做到。我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拍攝這些照片,為接下來進一步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史奠定基礎。所以,我對拍攝對象的選擇也有諸多考量,不僅僅要考慮它們外在的藝術特征和美感,更要考慮它們是否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要兼顧這兩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難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只能采取折中的辦法,但我盡量避免去拍攝那些本身沒有太多研究價值的景觀。換句話說,我并沒有一味地追尋那些通常意義上的美景,而是更多地從文化和歷史的角度來審視我要拍攝的對象。我想讓我的作品能夠傳之久遠。
此外,在宏大的主題和有限的框架之間也有一個根本性的矛盾,我很難在本書的篇幅內展示古中國悠久綿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我要盡可能克制那種滔滔不絕講述的欲望,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對照片的篩選上。長期以來,我行走在中國大地,拍攝了不少景觀建筑,之前已經出版過一部分,但是還有很多照片只能保留起來以待來日之用。在本書中,我挑選出一些此前沒有曝光過的一些素材。
用圖片展示的好處在于意義往往不言自明,并不需要過多的文字解釋,讀者通過看圖就能有所領悟,但我仍然針對圖片做了一些文字說明,這些文本有助于增加對圖像價值的理解,便于讀者了解一些歷史文化背景。不過,我克制了在本書中展開深層次學術討論的沖動,我只是通過文字解讀來增加對這些圖像的閱讀興趣。所以,我希望文字和圖片能夠相得益彰,讓讀者的思緒在中國風景如畫的城鎮、寺廟、花園中徜徉,這就是我作為作者和攝影師最大的樂趣所在。
1936年11月14日
寫于利丁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