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神
- 郭沫若
- 773字
- 2021-07-30 15:55:29
插圖
◎ 《女神》部分版本書影
◎ 《時事新報·學燈》的刊頭
◎ 1910年春,郭沫若在四川官立高等分設中學堂學習
◎ 1912年,剪掉辮子的郭沫若與小學同學合影(左起:吳尚之、郭沫若、陳衡浦?張其濟、李茂根)
◎ 1914年夏,在日本房州海邊避暑時攝
◎ 1915年秋,入日本岡山第六高等學校醫學部學習
◎ 1919年前后,攝于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郭沫若(右二)與留日學生成立“夏社”,寫文章揭露日本政府的擴張行徑并自費印刷發往國內(左一為徐誦明、右一為夏禹鼎)
◎ 1921年,郭沫若與妻子安娜,兒子和夫、博生合影
◎ 1926年,郭沫若與創造社成員合影(左起:王獨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
◎ 1927年春,北伐軍部分政工人員在南昌合影(前排左二郭沫若、左三朱克靖、 左四李富春, 后排左二李一氓、 左三林伯渠)
◎ 1936年,郭沫若與女兒淑瑀、兒子志鴻合影于須和田寓所
◎ 1937年夏,郭沫若秘密回國抗戰前與家人的合影(左起:安娜、郭沫若、和夫、復生、志鴻、淑瑀、博生)
◎ 郭沫若手跡
◎ 郭沫若籌資復刊廣州《救亡日報》時,曾得到十九路軍團長吳履遜及其弟吳履泰的幫助(左起:吳履遜、于立群、吳履泰、郭沫若)
◎ 郭沫若與《救亡日報》先遣隊成員合影(左起:葉文津、郭沫若、于立群、郁風)
◎ 1938年,郭沫若與黃琪翔(左一)、陳銘樞(左二)、張發奎(右二)、葉挺(右一)攝于武漢新四軍辦事處
◎ 1940年春,重視文物考古的郭沫若與衛聚賢(左)在嘉陵江北岸漢墓發掘現場
◎ 1941年11月16日,慶祝郭沫若五十誕辰暨創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中的合影。文化工作委員會和日本反戰同盟自制巨筆作為生日禮物,上刻有“以清妖孽”四字(左起:石凌鶴、羅髫漁、樂嘉煊、郭沫若、劉仁、馮乃超、郭勞為)
◎ 1945年間,郭沫若在重慶天官府4號的寓所
◎ 1938年郭沫若與于立群結婚后,共同生活了四十年。圖為1948年自香港北上東北解放區前夕與家人合影(左起:世英、郭沫若、漢英、于立群、庶英;膝前左起:民英、平英)
◎ 晚年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