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探問:弗蘭克爾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 (奧)維克多·E.弗蘭克爾
- 1123字
- 2021-05-19 10:35:28
現代醫學的客觀性與人性
我認為本書中最鮮明有力的內容是弗蘭克爾對醫患關系的評論。通常情況下,當患者因心理危機患上嚴重的精神疾病時,他無法自行恢復“自我能力”。為了發現疾病背后隱藏的意義并恢復已丟失的“自我能力”,患者需要一位優秀的心理醫生。維克多·E.弗蘭克爾在被納粹逮捕與拘禁之前,就已經是一位心理醫生了。當時他還沒有慷慨激烈地批評傳統醫學,但之后,他開始通過寫文章批判現代醫學的本質危機——將患者作為一個“病例”或“患病體”來處理。如果你認為弗蘭克爾的指控早已過時,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時至今日,我依然會聽到我的同事如此稱呼病人,或稱呼其他員工為“工作體”。用弗蘭克爾的話來說,這些表述突出了“醫生對患者的疏離以及對患者的物化程度之深”。當我們閱讀弗蘭克爾的相關文章時,這句話看起來像他想對當今醫學界傳達這樣的信息:“一位優秀的醫生……應當從客觀出發,最終回歸人性?!碑敶蟊娬J為,公民群體有權利以醫學發展程度為由對個人提出要求,比如在一些國家現已成為標準的器官捐贈原則[3]。因此了解弗蘭克爾的觀點將會十分有趣,因為他的讀者能夠從他的觀點出發,重新思考當代的醫學事件,從而進行自我判斷。
對我而言,弗蘭克爾這番動人的演講別有深意,它暗示著任何一位患者都是醫生的映射,因此患者必須在更高的層面被“洞察”清楚。這便是“醫生的人性……首先從患者身上發現了完整的人,然后又喚醒了患者中的人”。多么偉大的一句話!人需要映射與洞察,被命運打擊或罹病多年的人更需要這種映射與洞察,而這種映射與洞察并非僅僅來自醫生,更來自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論是在痛苦中尋找意義并將這種嘗試付諸行動,還是在艱難的環境下找到一種合適的行為方式,都需要他人的幫助。任何一個納粹集中營的囚犯都知道,“在任何地點,都有一個看不見的人在以各種方式觀察他”。弗蘭克爾反復強調“他者存在,他者存在的意義”,因為沒有他者,人類便不可能認識自我、保護自我并直面生命。這說明弗蘭克爾的文章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通過人際交往贏得自我,發展自我,保衛自我,這才是最具現代性的思想3。
我希望本書能吸引更多的對醫學感興趣的讀者,因為可以肯定的是,讀了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作品,你一定會受益終生。
約阿希姆·鮑爾(Joachim Bauer)[4]
柏林,2019年夏
[1]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的醫師,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
[2]德國哲學家、醫生,于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著名學者和人道主義者。
[3]德國相關法規規定,若亡者生前并未拒絕器官捐贈協議,默認亡者同意器官捐贈。
[4]大學醫學教授、內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診療師,也是幾本備受推崇的專業圖書的作者。他從事神經科學的研究多年,目前在柏林生活、任教。